APP下载

大学生健康体质教育模式改革对策研究①

2015-12-01龚婉敏项建民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5期
关键词:体质改革大学生

龚婉敏 项建民

(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江西上饶 334000)

大学生健康体质教育模式改革对策研究①

龚婉敏 项建民

(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江西上饶 334000)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健康体质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健康体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发展。当前,大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还比较差,必须要切实的开展健康体质教育,不过现阶段的健康体质教育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实际教学作用的发挥,该文在介绍健康体质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健康体质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对策,从而促进健康体质教育科学的发展。

健康体质教育模式 重要性 弊端 改革对策

健康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只有体质健康,才能保证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其健康体质水平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提升大学生健康体质水平的健康体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提升教育的效果,就需要切实的解决当前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对于健康体质教育模式改革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健康体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大学校园内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课余时间选择在寝室里上网玩游戏、交朋友等,外出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样一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体质水平越来越低[3]。大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之后,体育课就变为选修课,很少有学生主动选修体育课,再加上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比较差,从而导致自身的健康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此外,很多学生的饮食不规律、不健康,生活习惯不科学,最终导致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不仅仅包含身体健康,还包含心理健康。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越来越高,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由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集中表现就是焦虑、自卑、烦躁、孤独、忧郁等,心理上的不健康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另外,大学生对于健康的认识还比较片面,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简单的认为,健康就是体质好,没有病痛。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体质好仅仅是健康的一个方面,还需要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身心健康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由于大学生认识的片面性,导致大学生并不重视自身的体质健康发展。

鉴于上面的阐述,高校开展健康体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健康体质教育,不仅可以强健大学生的体魄,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思想,进而真正的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2 当前健康体质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指导思想不完善

当前,高校健康体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还比较落后,过分注重技能、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并未充分的重视,从而影响了健康体质教育作用的发挥。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学生反复的进行练习,同时,一些健康活动也被呆板的练习所取代,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减弱,影响了教育效果,不仅未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能力也未得到培养。

2.2 忽视健身知识的传授

实际上,健康体质教育并不是直接的身体锻炼,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并不能完全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健康体质教育主要是传授健身知识、健身技能,进而帮助学生养成长期健身的意识[5]。不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未充分的重视健身知识的传授,只是注重健身技能的传授,不断地让学生重复健身技能,导致学生参与健康体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变差,影响了教育实际作用的发挥。另外,由于缺乏健身知识的传授,学生对健康体质教育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学生未充分的认识其重要性,下课之后,学生就不会再主动的进行锻炼,失去了健康体质教育开展的目的。

2.3 教学内容与方法落后

健康体质教育属于体育教育中的一部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均沿用传统的技术教学,从而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也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健康体质教育的兴趣。近年来,尽管高校对健康体质教育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的不彻底,教学中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依然比较深,教学模式依然比较呆板,从而导致健康体质教育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

2.4 考核评价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考核的方法多为考试,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与坏,尽管已经实行了改革,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比较大,健康体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方法比较单一,以技能和技术的掌握情况作为考核成绩,从而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样一来,即使学生掌握了比较好的技术与技能,但是其体质情况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好转,导致考核评价失去了意义,并无实质性的作用。同时,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方法也使得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受挫,对于终身健身意识的培养十分不利[1]。

3 健康体质教育模式改革的对策

3.1 加大健康体质的宣传力度

高校在进行健康体质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大健康体质的宣传力度,在进行宣传时,高校的各个部门都应该积极地参与进去,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健康体质的真正含义以及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三个一”思想。所谓“三个一”,是指树立一种健康理念,掌握一种运动技能,培养一种运行习惯[2]。经过“三个一”思想的引导,大学生能够树立起主动锻炼的观念,从而利用学到的健身知识进行体育锻炼,进而逐渐的增强自身体质,同时形成健康的心理意识。

3.2 转变健康体质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学效果的保证,因此,在进行改革时,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思想来展开健康体质教育,并以此教育观念为依据,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从而显著的提升教育效果。对于课程结构,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坚持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提升考核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健身意识的培养,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达到身心发展的目的。在实现健康体质时,可以从4个方面来进行,分别为心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通过全面的教育,提升学生参与健康体质教育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锻炼方法,最终促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及心理。

3.3 提高学生整体的健康体质水平

高校还应建立起大学生健康体质指导中心,并汇集各个部门的优势资源,组建一支专业化的指导队伍,对大学生的健康体质进行测试,进而有针对性的展开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健康体质水平。同时,通过健康体质中心的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体质观念,进而促使大学生主动的提升自身的健康体质水平。指导中心在对大学生的体质测试完成之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归类、分析,以便于准确的掌握学生的体质状况,同时,将体质状况结果以表格的形式打印出来张贴,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健康体质水平,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锻炼。

3.4 形成“人人参与健身”的氛围

健康体质教育作用的发挥还需要大学生积极的配合,因此,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体质观念,在主观上主动的克服各种阻碍锻炼的因素,从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4]。高校要注重健身氛围的营造,为大学生健身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大学生自身要尽量的克服心理上的懒惰思想,主动的参与到健身锻炼中,并逐渐的增加锻炼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在网络游戏中的时间,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最终提升自身的健康体质水平。

4 结语

高校开展健康体质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强健学生的体魄,并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意识,从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不过,高校的健康体质教育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大,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健康体质教育作用的发挥,为此,高校进行了健康体质教育改革,通过宣传健康体质重要性、转变教育观念等措施来提升健康体质教育效果,最终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并帮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观念。

[1]马连鹏.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5(2):122-125.

[2]于向.影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6):135-137,159.

[3]李振斌,马连鹏.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107-110.

[4]韩喆.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材改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3(3):88-93.

[5]江月兰,张建雄,骆风.广东省大学生健康状况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2(2):93-96.

G807.4

:A

:2095-2813(2015)09(a)-024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249

江西省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3TY06),项目名称:“大学生健康体质课内外教育模式改革对策研究”。

龚婉敏(1961—),女,汉,江苏常州人,本科,教授,体育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健美操、社会体育学、体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体质改革大学生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改革之路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改革备忘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