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回归自然的意义

2015-12-01闫学荣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5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少数民族武术

闫学荣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2)

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回归自然的意义

闫学荣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2)

该文以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未来发展趋势,本着引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回归自然的目的,运用专家访谈、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就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回归自然,走进村寨的可行性分析与积极意义,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贵州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回归自然 意义 发展建议

当今社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其文化内涵丰富,组织形式多样化,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15年8月中旬顺利闭幕,代表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稳定而长远。贵州的10多个世居少数民族中,以苗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等居多,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也是独具特色,具有高的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目前我国研究大多在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的挖掘等方面,而提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回归自然的研究尚少,具有较高的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1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带有其民族专属个性的特色体育项目,其渊源、发展都与其民族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传承也是代代相传。贵州民族结构是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含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地形复杂、偏僻,经济落后的山区,交通相对堵塞,信息传播相对封闭、滞后,造成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传播与发展困难,这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地域性特色突出的一大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把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对于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持续升温,广大体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深入挖掘与研究,大大加快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步伐,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了较稳定的竞赛和传承模式,例如,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及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站在国家级和省级比赛平台上的两大盛宴,共设置珍珠球、龙舟、秋千、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武术、马术等10多个竞赛项目和100多项表演项目,2015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鄂尔多斯顺利闭幕,表明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更高的平台健康、稳步发展。然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无论在资源开发、项目保护、信息传播、赛事组织上均存在地域失调,偏远民族地区民族体育资源开发欠缺,发展与传播滞后,城区和民族区场地设施相差悬殊,出现民族区本土传统项目欠发展而城区不规范发展的现象。将民族体育带回民族区发展势在必行。

2 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回归村寨的意义

(1)民族地区污染小,空气好,民族体育回归村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

剑河县政府办大力宣传剑河有效资源,以“休闲剑河作为第一名片”的旅游形象定位,让游客感受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力求打造中国一流、贵州唯一的5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和“山水剑河·美丽乡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以“办节”来“活县”,形成了“苗族水鼓舞”“革东飞歌”“苗族剪纸”等旅游文化名片,近两年雷公山山地自行车赛和斗牛赛举办频繁,打造环境优美、生态秀美、民族文化丰富的农村旅游品牌。贵州清镇以武术产业促旅游文化转型升级,每天清晨,无论是在公共广场、小区院落,还是学校、部队,总会看到居民、学生、部队官兵集中习练武术的场景,这是打造武术之乡武术“六进”活动。这是清镇市近年来把武术纳入社会文明建设、推动全民健身之后,呈现出的一道独特风景线。2009年以来,依托武术运动打造“运动养身、休闲避暑”的旅游文化品牌,开展了系列武术活动,在推广全民健身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市武术爱好者已达8万余人。据史料记载,清镇的武术项目也是不断发展的,以拳术、棒术、弓箭、赛马、摔跤等在民间较为常见,典型代表有流长的芦棍拳舞和清镇小拳,还有动作惊险、技艺超群,被称为绝技的上刀梯、过火海等。该市以一系列的武术节会及赛事活动为龙头,弘扬了传统武术文化,推动了全民健身,吸引了全国广大武术爱好者前来参会、参赛、观摩。自2012年起,清镇市围绕“运动养身、休闲避暑”的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中华武术文化,从表演、技击上、个人修养、养生文化方面,使武术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实现共赢。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走进民族区将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及项目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体育赛事是一个体育项目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体育项目推广、宣传的最好时机,体育赛事举行的规模直接影响了该项目的后期开展。贵州思南是贵州省主要少数民族聚集地,乌江的天然环境决定了其发展龙舟项目的天然优势,每年的全国龙舟赛在这里举行。2015年第四届乌江龙舟节“思丰杯”龙舟赛取得圆满成功,为思南的龙舟品牌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2015年9月23日,在思南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思南(全国)舞龙大赛传统龙展演,来自黔西南州、松桃、万山等地的8支表演队及县内各乡镇组织的34支队伍同台展演,为思南民族文化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3 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回归发展的主要瓶颈和发展思路

(1)民族区的人们体育意识薄弱,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不足,大多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大型赛事应在城市进行开展、推广,而偏远的农村,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属于后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设施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经济发展策略。首先,虽然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生活方式等的落后,这里的树林茂密,原始生态保护得很好,同样自然资源的原生态也形成了奇特的景观,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2)民族区信息传播滞后,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以公路为主,铁路,水路,空路为辅的交通网络,大量运用新兴技术,克服自然环境的困难,继续扩大通信网络的覆盖面,让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加强与外界的交流,让外界更好地了解该地区,让信息更加畅通,让该地区的闭塞彻底地得到转变。

(3)人才欠缺是民族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关键瓶颈,需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完善的人才管理相关制度,吸引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优化少数民族干部结构,建立一支德才兼备能够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复杂情况的干部队伍。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贵州经济实力薄弱,而政府是市场主导,发挥少数民族各地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给予民族区组织、承办各式各类的传统体育活动的机会,借少数民族民俗、重要节日及大型赛事打造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品牌赛事,为民族区的传统体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回归制造政策保证。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要保持原有个性,保证“原汁原味”,必须立足群众,扎根自然生活,走回归自然的道路势在必行。

[1]刘少英,田祖国,吴永海,等.湘、鄂、渝、黔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152-154.

[2]谢山,段永华.布依族、苗族传统体育[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8.

[3]戴文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向[J].体育科学,1997(1):33-35.

[4]钟海平,田祖国.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0-7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Guizhou Province

Yan Xuerong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iyang Guizhou 550002,China)

The Guizhou national minority tradition sport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on the status of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Based on further research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with the purpose of guide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return to nature, the use of expert interviews,field survey method,case analysis method,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the status of Guizhou Province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ev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events to return to nature, into the village of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positive significance,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path

Guizhou;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Return to nature;Significance;Development suggestion

G80

:A

:2095-2813(2015)09(b)-0000-00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183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少数民族武术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