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2015-12-01王小泽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5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资源

王小泽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地方高校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王小泽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民族民间体育是我国体育文化发展至今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人民丰富社会精神和物质生活、增强彼此间交流的重要途径。湘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但由于体育观念落后、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足以及地域环境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利用和更好的开发。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地区高校的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优势、体育课程的资源利用等进行调查。分析表明,湘西地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不足,存在着信息获取渠道窄、开发体育课程没有匹配教材、教学内容开发项目少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地方高校 民族民间体育 课程资源 开发研究

1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性思考

民族民间体育是伴随着人类体育活动的出现而适时产生的,没有高度的系统化,被大多数人群所所接受的,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受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民间各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体育活动。是各民族在长期的文化生活中,根据自身的历史积累和独特的体育文化的建立,体现各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各民族特有的社会形态。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都是当地地区根据自身所独有的地理环境、人文特征、文化结构等所形成的符合人民需求的体育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有它所独具的内涵。民族民间体育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极为常见,例如荡秋千、打陀螺、踩高跷、霸王鞭、打苗鼓、舞龙舞狮等。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个领域都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机遇。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中,最常见的是对于课程教材的更新换代。然而,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应试教育无法适应各个民族的不同需求,这就导致不同地区特有的丰富资源无法发挥其本身巨大的作用,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无法适应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步伐;其次,现代的体育课程被篮球、乒乓球、排球、足球、网球等体育项目所覆盖,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空间被制约和限制,得不到更好的利用;而由于城市化的渗透,民族民间体育的传承形式受到了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开辟新的途径来满足当地的需求,而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主要途径之一。民族民间体育进入学校的举措,从教育的角度讲,丰富了课堂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了解当地文化的内涵和真谛,排解学生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压力,使其健康发展,而且能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从社会的角度讲,为民族民间体育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它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形式,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最根本体现;同时为我们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考。

2 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

2.1 充实课堂内容,改进课堂机制

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机构之一,承载着文化输出和文化保护的作用。对民族民间体育的整合利用,不仅实现了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为课堂提供了新的教学元素,丰富了教学的开展形式。

2.2 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增进学生对于体育的体验

调查表明,目前高校课程内容缺乏趣味、竞技性强、重复性高,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民间体育中的踢毽子、舞狮等,不仅可以愉悦身心,具有趣味性,同时因为其新颖的课程形式,使之具有很强的游戏性。挑选具有一定难度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合理地完成课程内容,在整个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完成任务后带来的克服困难后的满足感,增进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体验,进而上升到对于人生的认识,进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以及对于社会本质的认识。

2.3 全球化趋势以及社会发展影响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存在形式

民族民间体育的开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农村以及边区,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的逐渐渗透,生活习惯和周边环境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要开辟新的道路以求发展。把民间体育文化引入高校教育,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具体表现。

2.4 传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

民族民间体育如今已成为社会体育文化最有活力和前途的形式之一。将其引入高校教育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观念,同时也是对于民间体育另一种形式的保护与创新,是保护民族本土体育文化的一种重要力量。

2.5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集体主义精神

民族民间体育源于大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高校中民间体育的广泛开展,有助于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知,对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操具有引导意义。

3 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3.1 民间体育课程人力资源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得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相关人员都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开展是由教师进行引导与展开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教师对所需开发课程的认识深度与掌握情况是进行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体育教学中的多面性以及复杂性要求教师要具有更加专业的知识素养。湘西地区高校教师并没有把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与素养投注到对新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上。

教学开发面对的直接对象是学生。在这个高速信息化的时代,学生的眼界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针对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以及个人喜好,合理地进行课程开发,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喜好因素在哪里。

3.2 民间体育课程信息资源

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不仅需要教师、学生和社会的通力协作,还需要教学信息的支撑。先进的、及时的信息资源不仅可以提供更加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能通过实践获得更适应学生的教学经验。民族民间体育有其本身的传承方式,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民族民间体育的优势。

3.3 民间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目前湘西地区高校开展较多的体育教学项目仍然是现代体育为主,没有合理、充分的利用本地丰富的民间体育资源,使得大多优秀的体育项目闲置;同时,课程缺乏针对性和导向性,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欲望。在湘西地区高校开设的课程中,目前开发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有踩高跷、舞狮、苗鼓等,但其所开设的体育课程辐射范围并不广,只有少部分班级参与其中。

3.4 自然地理环境资源

自然环境优美,多山、多水、多树是湘西地区的自然特征。学校虽然建有篮球、足球场,有篮、排、足球等体育设施和场地,但也符合开展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开发民族民间体育课程,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育课程内容,还能有效地增强学生速度、灵敏、力量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完全可替代很多现代体育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增加了业余活动的选择,促使他们主动进行体育锻炼。

利用当地自然地理资源进行对体育课程的开发是缓解经济压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更是具有特殊的课程价值和意义。以学校为牵头,教师带领学生走入自然,因地制宜的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

3.5 民族民间体育课程物力资源

教材是对一门课程的总结与诠释,是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产生联系的纽带。好的教材不仅能指导教师更进一步系统地进行教学,同时可以指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程的要点,获取知识。目前湘西地区高校中民族民间课程的教材较少,缺少对于此类型教材的整合和编著。

场地设施和器材是保证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物质基础,是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能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没有适合民族民间体育开展的物质条件,课程的创新也将成为空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湘西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校的经济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数量和开放条件基本上符合体育教学的需求。

4 针对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4.1 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民族民间体育进行整合编入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要使教师了解掌握进行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法,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理论素质和教师个人能力。可以通过听取报告会、进行教师间的交流研讨、与其他学校交流经验等方式来实现。

4.2 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使所受教育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建立符合他们身体情况、心理情况和年龄特征的课程,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4.3 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复杂性,并且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安排合适的课程量,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对所学内容进一步加深学习,教师对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加以指正,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学习形成对民间体育项目的清晰的认知。

4.4 学校、政府部门加大对课程开发的经济输入

对于新的民间体育课程的研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课程的开发、研究,教材的编写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同时,体育器材直接制约着体育课程的开展,充足、全新的器材供给,不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对学校硬件实力的一种直接展示。另外可以通过购入、利用周围资源制作,改造场地等形式实现。以坚实的资金力量为保障,是对课程开发最有力的支撑。

4.5 与地方优秀体育文化传统相结合

在开发的过程中,进行创新的同时,要因时因地的与地方优秀文化相结合,挑选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项目充实到体育课程资源中。在对课程进行选择的同时,选取的内容应当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程度,在对新课程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随时根据情况更新课程的基本理论。同时,可以对优秀体育文化进行整合,以期达到更高的教学质量。经过重组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教学中要体现出挑战性、适应性和健康性,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其中。

4.6 扩宽信息获取的渠道

多形式获取民间体育信息的资源,多方面收集促进改进教学的信息。现代社会网络已成为信息交换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学会如何从网络信息中捕捉自身所需的教学点,编写入授课教案,并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

[1]刘志斌.教育资源的开发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与科学, 2012(2):83,118-120.

[2]徐金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1(10):53,62.

[3]熊静梅.农村中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08.

[4]马永通.山东高校民族民间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0(5):124-126,135.

G853/857

:A

:2095-2813(2015)09(a)-008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085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资源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改革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次仁罗布小说的民族民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