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①
2015-12-01毕海
毕海
(海拉尔区第一职业学校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①
毕海
(海拉尔区第一职业学校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促使新课程目标也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这样对于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发展趋势下的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要在思想上进行教育,更要身体力行,从行动上接受教育。而体育课程的开设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点,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尤其是高中体育的教学,在社会各界已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出创新。
高中体育 分类教学模式 实践 途径
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在这一目标下,要充分重视学生体育方面的发展。高中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通过教师硬性地安排一些活动,这种情况下虽说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身体,但对于长期处于高考压力下的高中只是微不足道的,高中生没有任何体育学习的兴趣可言,而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没有很好地重视高中生的个体差异,老师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这样导致体育课堂缺乏趣味,容易出现尴尬的局面。随着教学新课标的推进,高中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对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成为重要目标。
1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分类教学,就是在充分遵循课程新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尤其是男女之间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分类教学,要合理的选取适合学生们的运动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使得学生消除畏惧心理,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中,适度缓解他们的压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之外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培养他们强健的体魄。体育教学中这种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地展现高中体育深刻的教育意义,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
2 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中实践的有效途径
2.1 做好体育教学内容的细化工作,突出分类教学模式的优点
体育教学要想更好地为学生们所接受,首先要做好体育教学内容的细化工作,使得分类教学模式的优点更好地彰显,这样才能促进分类教学模式的深化。高中的学习具有高强度、节奏快且十分乏味等诸多特点,而体育课又是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之外用以放松自我的唯一选择,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在体育理论的教授方面远远多于教学实践方面,教师更多的是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注重于体育实践,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一个通病,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体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降低。为了很好地改善这一状况,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多加强体育的实践活动,根据自己学生的体质、能力等综合因素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实现教学各个目标的分解进行,在实践过程中找到最适合学生锻炼的体育活动,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学生充分融入到体育活动中,才能更好地获得身体和思想上的放松,在这种体育活动中,学生能够真正锻炼自己的身体,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全面的提升[2]。
在这基础上,也要格外注意由于学生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对于体育学习方面的爱好和兴趣也不尽相同,在运动项目选择方面也就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天生爱好篮球,而有的学生却只对足球感兴趣;而对于男女同学间因其生理上的不同,体育项目活动的选择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男同学喜欢运动型的运动,比如篮球、足球等,他们认为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女同学则比较喜欢像羽毛球、跳绳、踢毽等这些项目。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设适合不同学生人群的课程,这不仅要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更要体现在体育实践活动中,这样才能极大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按照自己所爱好的项目做出合理的选择,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统一规制的局限。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师要示范正确的运动要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运动也要合理适当的讲解,这样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这样学生可以很大程度上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的习惯。高中体育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他们体育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学习其他的课程。体育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各个的综合发展极为有利。因此,要合理地开展高中体育的分类教学,这样才能够帮助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2.2 多元化的分类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教学形式和知识内容丰富多样。在新课标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方面多样的影响下,分类教学模式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供保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只是为了对付考试而开设体育课程的学生,这种课堂的教学主要形式是教师进行讲解而学生适其模仿,这样的情况学生根本不能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甚至还有可能被忽略,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理念意识极为模糊。而新目标改革下,高中体育分类教学形式模式的引进,在教学形式上注重学生对高中体育教学知识和体育活动的培养,从而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够做到自主性的学习,积极参与到高中体育知识的学习中去,这样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更加乐于体育知识的学习。高中课程的学习强度大,而且及其乏味,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也只是为了课程考试而准备的,学生日常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跟书本、试卷以及参考书打交道,学生没有任何娱乐性的活动,而对于高中体育的学习也是如此。
由于教学新目标的改革,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为高中课堂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高中体育的教学形式也逐渐多元化。对于高中体育的教学也可以借助现代化设备,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使得教学素材更加多样化、具体化,对于课堂也增添了许多趣味,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可以缓解高强度学习所带来的压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学生的兴趣。高中体育的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也可以开办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分组竞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之间可以增进情感和提高配合度,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加乐于学习体育知识。在实际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学生间的拔河比赛,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协作,增进他们的情感;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他们的身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认识到体育知识学习的重要。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模式教学形式的变化,使得体育教学课堂逐步的丰富多彩,对于体育教师的特长技能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样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更容易起到带头作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推动着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的热情,体育教学活动也得到充分的发展[3]。
2.3 改善体育考核制度,实现高中体育中的分类教学
改变传统的体育考核制度,建立新制度下的考核体系,从而实现高中体育中的分类教学。传统体育考核体系是规定统一的体育项目,这种硬性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统一考核的体育项目是有些学生所不擅长的体育科目,对于自己所专长的体育项目却没有规划到考核中。例如,有的学生擅长跳绳,而却在跳远方面表现极差,但跳远这个项目却是考核项目,跳绳却没有被列入考核范围,这样学生一旦跳远成绩不理想,很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这种考核制度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极为不利的,这些学生可能就仅仅因为要考核的项目不擅长从而失去了体育学习的兴趣。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切身感受,可以在设置一些基本考核项的同时开设学生自选项目的考核,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利于他们个性的突显。
对于项目考核时间方面而言,传统考核模式都是固定统一考试时间,这样做虽说便于管理、安排,但忽略了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对于那些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能达到相关标准;而那些基础差的学生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使得他们压力倍增,根本无法正常发挥,从而产生体育学习的畏惧心理。因此,要合理改变考核时间,可以根据学生所擅长的项目采取时间自定的方式,这样可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有助于他们对体育知识的学习。
3 结语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有效培养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兴趣,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极为有利,同时分类教学模式是新目标改革下的发展趋势,未来教育更加会应用分类教学模式。
[1]肖健欢.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156.
[2]公彦国,杨焕峰.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47.
[3]郝志洁.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J].新课程(中旬),2013(3):19.
[4]张文骥.探讨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案[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6):99.
[5]陈跃.浅析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学时代,2013 (21):184.
[6]李浩.浅谈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J].新课程学习(中),2014 (4):91.
G807
:A
:2095-2813(2015)09(a)-006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066
毕海(1980—),男,汉,山西宁武人,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