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高校健美操专业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①
2015-12-01王铃
王铃
(重庆文理学院联系 重庆 402160)
微课程在高校健美操专业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①
王铃
(重庆文理学院联系 重庆 402160)
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社会逐步的信息化,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冗长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已经让我们有点“审美疲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微课程”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微课程作为一种高效和省时教学和学习方法,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了解和认同,可是“微课程”在大学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相对较少。该文研究“微课程”在大学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大学 健美操 微课程 实践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社会逐步走向信息化,微信、微视频、微博、微商的出现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微课程”的产生更是对我国学校教育课程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微课程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给学生明确的概念,促使学生能自我探索,收集资料;提供给学生适当的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自我测评,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健美操微课程资源的制作与开发都离不开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等,是一个相对微缩版的课程体系。微课程的出现让学生的学习有了非常大的自主权。
1 微课程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中的运用形式
课前赏析与自学。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力、美的运动项目。它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因此把健美操微课程教学的资源形象生动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在课前建立完整的表象,基本了解下次课所上具体内容。这个方法尤其对初学者的自主学习基本动作有促进作用,并且对有一定健美操基础的同学自主学习成套动作提供了帮助。例如:在健美操基本步伐学习时,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示范为辅,讲解为主。虽然分解动作的讲解能够重点强调,但在分解示范和完整示范时,有些学生可能在当时学会了,可出来课堂又忘记了;有些学生可能因为站的位置不好,没有看清楚老师示范的动作。因此,把重点教学动作用多媒体的形式制作成微课程上传到学校资源网站上,让学生们共享资源、在线学习。这种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总的来说,微课程就是将老师所教授的课程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让学生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反复观看学习。
课中针对性分析讲解。以前简单的“PPT”技术不再是微课程的唯一选择,讲课式和情景剧式的出现丰富了微课程的制作形式。形式愉快、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精炼、内涵丰富是微课程的特点。健美操优美的技术动作、简明的文字介绍、生动的语言解说,针对性强的插入式教学课件的运用能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浓烈。例如:健美操成套动作分段学习时,就可以把分段动作中的技术动作分解成单一动作,逐个动作进行分析讲解,镜面和背面示范相结合。当然教师还是课堂的主体,随堂的讲解示范和分组练习,纠正个别错误也是必不可少的。健美操的比赛规则和裁判规则用微课程的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更容易掌握核心内容。
课后自我锻炼巩固练习。微视频是对重点、难点或是某个知识点的解释与延伸,是常规课程的有益补充。教师可以将在课堂上学生们的练习情况或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录制下来,制作成微课视频,为学生课后自我纠正与巩固练习提供材料。例如:在健美操基本步伐交叉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容易将第一拍的脚后跟着地做成前脚掌着地,教师可以将学生们练习过程中出现的的问题拍摄下来,制作成微视频,提供给学生们课后观看,让学生们能仔细观察自己出现的问题,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达到课后巩固练习的效果。
2 高校健美操专业微课程的构建
高校健美操专业微课程的构建是建立在健美操传统教学基础上的,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灵活多样的微课程形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主,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书本教材是单一的纸质载体,是一个严谨的知识体系,它使用学术性语言客观介绍学科知识,它针对的是所有使用该教材的学生。而微课程可以灵活的、有针对性地运用数字化的移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因材施教,与学生形成互动,这是书本教材做不到的。
2.1 教学的设计
微课程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局限在对某个“知识点”的内容讲授、完整演示、答疑、反复练习、教学反馈等教学环节上,而是覆盖
了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它以整合课堂教学或在线教育应用为基础,并将教学(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必不可少的课程要素包含其中。微课程最好是以最简明的方法去表达核心的内容,越简单越好。区分教学的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再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设计出5~10 min的微课程(国外脑科学有数据证明,学生在刚开始上课时的前十分钟注意力最集中,10 min之后就会慢慢降下来了,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内容不做改变,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会一直很低,直到下课的时候才会兴奋,因此微课程的设计最好不要超过10 min)。比如;健美操套路分段教学时,针对该分段动作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把标准规范动作和错误动作(易错动作)视频制作成精短的微课程,上传到学校资源网站上,让学生们共享资源、在线学习,使得学生能直观的发现自己动作技术的不足。通过类似的教学设计,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自我练习、自我纠正与对知识的思考。这对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积极作用。
2.2 教学视频的制作
短小而精悍的微缩视频就是微课程的主要载体,当然它也可以是以任何媒体形式出现的微内容,比如:音频文件、文本内容、软件格式、Flash动画等。健美操课程是以动作技术为主的课程,我们一般将理论知识穿插进技术课程。因此教学视频是健美操微课程最常用的一种手段。教学设计确定之后,就开始微课程教学视频的制作。就是将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讲解活动的录制和PPT的演示过程进行有效结合,或是将国内外优秀健美操运动员的比赛视频与PPT的演示过程进行有效结合。我们将录制的健美操表演或是比赛视频运用现代的先进计算机技术和教育技术进行后期加工,加入简明的文字介绍和生动的语言解说,这样丰富了视频的内容,也完善了视频的表达形式。通过的健美操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优美的、充满活力的气氛中直观地了解与掌握健美操的技术动作要领和理论知识。
3 结语
对于高校的一线健美操教师来说,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和技术的应用是一道不容易跨过去的坎。近几年日本东芝公司独辟蹊径,设计开发了东芝玲珑微课制作系统,为微课设计开发提良好的硬件保障和系统环境。微课程的优点是可以随时随地网上在线自主学习,内容精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由于内容不够系统,微课程制作方式多以手机(摄像机)录制课堂教学片段为主,这样的形式不够多样不够鲜活,不适合学校长期教学形式,只能作为该课程的教学辅助的一种手段。微课程是教学改革和学习模式创新的产物,它可以应用于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创新性教学模式,这能促进和提高教学的质量,也能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发展。在国外,微课程对教育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各种网络教育平台的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移动学习都迅速发展,并且体现出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但在我们国内高校微课程的发展还正处于起步阶段,健美操微课程更是新兴课程,由于教师们各自的时间和自身阅历的限制,没有办法完成大规模微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因此健美操微课程的发展还需要各高校的健美操教师们一起努力。
[1]黄燕青.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 2013,12(16).
[2]刘杨钺.MOOC传统型大学面临的新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06-26(2).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程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of the Micro Curriculum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Wang L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Contact,Chongqing,402160,China)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mart phones, social progress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also will accelerate the pace of life, lengthy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styles have made us a little "fatigued."In this context,a"micro-curriculum"This easy and fast way of learning.Micro course as an efficient and time-saving method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has begun to be more and more teachers are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but relatively few "micro Course"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 of use.In this paper, "micro-course"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Aerobics Course.
University;Aerobics;Micro courses;Practice
G831.3
:A
:2095-2813(2015)09(a)-006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064
王铃(1984,4—),女,汉,重庆永川人,大学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