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技能教学为前提的小学体育投掷课教学思考①

2015-12-01邱好妮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江苏南京210019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法动作技能

邱好妮(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江苏南京 210019)

学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尚未完全发育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活泼好动,但大多数的小学生自身的自制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需要老师及时地进行恰当的引导与监督。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与学习、创造以及自主锻炼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该文章要是以小学体育投掷课为例,来详细地探讨如何创建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实践技能。

1 确立教学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学目标与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为主要的指导思想,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快乐健身、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在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时,要通过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在自主与合作的氛围中活动与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具体到体育投掷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的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投掷的要领,深入地领会其中动作要领并熟练地掌握,通过在“玩中学、玩中练”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投掷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2 分析了解学清,找准技能教学起点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未知与好奇,大多数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兴趣范围广泛,但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制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一些学生由于体质问题导致其基本活动能力较弱,身体缺乏一定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因此,在具体的体育投掷课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性,还要了解清楚每一个学生的体质以及运动经历,注重引导与启发。比如,在学习上步双手前抛实心球一课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过小,而实心球的重量过大,在练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将球举过头顶的时候,肘关节不能充分地展开,导致了整个动作的变形,无法达到学习的要求与效果,甚至还会对学生的安全问题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师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对象,分析了解学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老师可以用软排来代替实心球进行抛掷的练习,软排的重量是实心球重量的一半,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投掷时由于臂力与腰腹力量不够而发生动作变形的现象,学生用软排进行投掷,老师很容易对学生动作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纠正,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投掷技巧与动作要领。由此看来,在进行体育课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学清以及教材进行分析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准技能教学的起点,使教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创新教学方法,创建趣味活力课堂

要在以往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与创新,为了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老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消除传统教学枯燥呆板的弊端,将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运用到体育投掷教学中去,创建出生动有趣且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得到了身心的放松。在进行体育投掷教学之前,老师需要先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以往惯用的热身模式一般为跑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兴趣性,老师可以将惯用的跑步热身改为动感跳绳运动,老师可以播放一些热情动感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节奏进行花样跳绳,充分地活动全身。

3.1 游戏教学法

第一种方法是游戏教学法,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开放性、娱乐性、教育性、适应性等特点,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在进行游戏设计时,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仅要包含所学知识技能的要点,还需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在放松愉悦学生身心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比如老师在教授上步投掷这一课时,若单纯地讲授该投掷方法的动作要领,这样会很难使学生们快速地领会并掌握,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将愤怒的小鸟这一游戏融入到投掷教学中。具体来说,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并模仿愤怒的小鸟游戏里面的动作,用双手持球比作弹弓的皮筋,最初先在原地进行双手前抛动作的练习,然后老师为学生示范能够抛得更远的动作要领,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之后,老师可以对具体的动作进行讲解教授,并组织学生进行对练,练习过后分小组进行愤怒的小鸟游戏比赛,在学生熟悉的游戏音乐中进行比赛,不仅锻炼了他们实际抛掷的技能,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

3.2 情景教学法

第二种方法是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充分地吸引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以此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快地理解并掌握知识技能。情景教学法一般会作为课堂有效导入的一种手段,老师在进行情景的具体设置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材的内容灵活地进行变换,采用多样性、活跃性的形式使学生对其产生强烈的新鲜感与兴趣感,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在投掷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羽毛球作为投掷器材,用羽毛球场创建一个解放军投掷手榴弹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模仿投掷手榴弹这个场景之前,老师要把投掷的要领以及每一个动作细节讲解清楚,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老师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在示范动作同时向学生提问相关知识要领。在示范归纳完要点之后,进行解放军手榴弹投掷的情景模拟,在模拟过程中,老师可以及时指出学生动作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更正。通过以上这两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还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3.3 小组合作教学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自发性、自主性地进行学习锻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加强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能加强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提高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比如,老师设计一个“消灭四害”的比赛,即用沙包代替球,在地面摆上老鼠、蚊子、蟑螂、苍蝇等一些害虫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抛掷沙包的形式来“消灭四害”,首先是进行分组,三人为一组,以抛掷的最远最准者为获胜方。在比赛前老师把原地侧向投掷轻物的动作要领讲解清楚,以便保证投掷的准确性,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每个小组为了能够获取胜利而对投掷的技术要领进行讨论交流,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综合。比赛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与自评,每组之间对比赛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对于优秀的学生要重点提出表扬,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应给予鼓励与激励。通过整个过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投掷的技术要领,而且还了解了关于“四害”的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小组合作教学法,鼓励了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及意见,而且大大加强了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与义务感,也使学生们适应社会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进一步得到锻炼与提高。

4 结语

新课程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基础上,体会到运动的趣味性与活力,达到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与教训,不断地改进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为中心,创建出充满活力与趣味的体育课堂,让学生能够感觉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

[1]宋丽杰.投掷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课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创新导报,2013(27):130.

[2]蒙卫.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小学体育课《投掷》教学案例分析[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13).

[3]程文娟.有关DIY理念下小学体育投掷教学中的器材开发和实践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4).

[4]黄文生.运用教学策略,让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活力[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7):89.

[5]张志宇.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有效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246.

猜你喜欢

教学法动作技能
高级技能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动作描写要具体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画唇技能轻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