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公体篮球课的教学效能——以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例

2015-12-01丁文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0期
关键词:持球传接球双手

丁文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2)

篮球运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中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力,使其在体育选修课中深受学生喜爱。随着新体育课程理念的实施,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经验和能力的不同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感悟各有所异,从而出现了体育课堂教学的低效化、形式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育者即将解决的问题,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掌握基本技术动作的根本保障。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不同专业的公共体育篮球选修课学生100名作为调查对象,以这些学生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课程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图书馆和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中查阅了最新发表的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效能方面的相关文献20余篇,结合现状进行整理分析;观察法对篮球公选课的学生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现状进行观察分析;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篮球公选课需要独特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指在体育运动的基本部分前,调整克服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和预防运动损伤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身体练习。有效的准备活动是一节体育课成功的基础,它不仅能提高机体和肌肉的热度弹性,改善肌肉及关节的灵活性,而且能使学习者精神饱满,朝气蓬勃,对完成技术动作的力度、幅度,对整个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对于身体对抗激烈的篮球运动而言,身体素质是能否打好篮球的基础,身体素质中的协调能力是篮球水平提高层次的重要素质能力,将协调能力的练习贯穿于准备活动中是必要的。协调性的体现需要身体各发力肌群相互配合,时机、方向、速度及发力的平衡性、节奏感之间达到最佳的状态。篮球教学中的协调性训练方法很多,如围绕篮球场边线左右跳步练习、侧向两脚前后交叉跑动练习、后踢腿练习、单脚支撑飞鸟练习、髋关节的内外旋转练习、变向滑步练习、左脚内曲用右手碰接右脚内曲左手碰,体前体后交叉练习、抛球向前后跑向前接球等等。将这些发展协调性的练习方式发展成为游戏的形式,制定并讲解出清晰明朗的游戏规则及要求,强调分组的形式以及队伍调动过程中的要求游戏的注意事项等分别融入到篮球选修课的准备活动中去,在准备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发言,加强语言上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选择一些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音乐加以配合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更是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发展协调性的运用能力的良好途径。准备活动中采用各式各样的协调性练习方式,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及内容,对提高篮球课的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提高篮球技术水平的必经途径。

2.2 有效讲解、标准示范、提高效率

体育教学中最直观的教学形式就是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示范动作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直观的技术动作表象,对技术动作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不自觉的想去模仿,使学生由内向外的学习感油然而生。讲解语言的生动、简明、富有启发性,示范动作的舒展、优美可以产生一种吸引力和诱惑力,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增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欲望。就讲解而言,以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例,应重点讲解技术动作的要领,在学生模仿欲望最强烈的时候以精辟、简洁、易记得语言讲解出传接球技术动作的要领。比如持球:五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八字持球两侧。不如传球:让学生牢记蹬、伸、压、翻、拨。蹬是指前后站立后脚的蹬地发力,伸是指手臂的伸展,压是指大拇指用力向下压,然后翻手腕,最后拨指出球。动作完成的难点在于技术要点完成的协调能力,发力顺序及动作的连贯性。接球:重心前移,伸臂迎球,曲肘缓冲持球于腹部。学生就能理解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要点,教师再结合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学生很快就能学会双手传球的动作。这样有效的讲解,促进了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2.3 练习方法的多样化

练习方法的多样化在体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篮球教学中,不断变换传球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强化课的效果。特别是在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单一的练习形式已经很能满足学生的练习欲望,许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运动技能时,比较兴奋,有一种新鲜感,但整节课都用一种方法练习,学生就难以找到新的乐趣,自让而然就会产生惰性,就会产生厌倦感。所以要使学生练习的热情能够延续,那教师就得在练习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思考和组织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大多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课上,教师们担心出现错误和风险,队伍组织都相对比较简单,一般都采用四排横队,两两相对的队形相互传接球,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简单的练习方式最多能维持学生八分钟的练习热度,很快学生就队形不整,做练习有气无力,感到枯燥乏味,兴趣消磨。在练习中,选择几种练习方式交叉练习,适当运用小组比赛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分组学习,逐一检查,表扬做的好的同学,出列示范加以鼓励。如分组传接球接力比赛:分两组,各组在相距4米的直线上分左右两边站立,排头将球传至另一排头后跑到对面排尾排队,以此进行。规定传球个数,最先完成的胜。这样既改变了传球的同伴,又提高了学生注意力和课堂的练习密度。

2.4 反馈效应

反馈就是不断收集学生的表现和想法,找出解决对策。加强课堂上的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说话,把自己的理解讲出来,教师收集反馈信息加以归纳总结,给予解答。通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强化课堂效率。双手胸前传接球反馈的核心技术误点有:一是持球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持球不稳,应加强对持球手型的练习,对掌心空出,持球部位进行强调,加强对正确动作的观察。二是两肘关节外展,造成的手腕僵硬,发力不均,慢动作示范,体会手腕用力的好处。三是传出的球没有旋转,是拇指下压的用力出现了问题,及时讲明拇指下压,拨指让球后旋的道理,提供正确的示范和动作的图示,让学生自己体会,给学生一定的悟的空间。四是学生在接球时双手合球,很难接住快速中的球,提示错误动作,两手手指朝前,两手没有形成半圆,迎球时手指紧张僵硬。让学生多做自抛自接球练习,养成张手,手指朝上,伸臂、迎球和及时屈肘迎臂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或是进行实际教学过程和教学学案的对比,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和学生进行一些交流询问一些有关篮球教学的问题,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还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了解学生的想法。通过核心问题的提示,学生找到了反馈的方向和问题的所在,并通过有效的指导纠正了错误动作,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 结语

在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课堂教学中准备活动的选择应融趣味、情景及协调柔韧为一体,基本部分的教学练习方式应采用组合式,多种方式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练习热度。注重每个练习的细节,不同的练习方法上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创新理念。高效的教学课堂是需要不断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结合学生特点总结提炼出来的,要创建一个更加实用,高效,科学的篮球课堂仍然是需要教师不断地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深化对知识概念的教学,进行不断的整合和调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促进公体篮球教学的高效性。

[1]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谢雪平.常规式游戏式情景式三类准备活动案例分析[J].体育教学,2012(9):52-53.

[3]张海平.常态课篮球运球和传球的教学技巧解析[J].体育教学,2011(3):18-19.

[4]沙磊斌.精心设计环节提高课堂实效——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课堂简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4(5):46-47.

猜你喜欢

持球传接球双手
洗好双手七步走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向上帝借一双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严防死守”
“双手”挽留
如何快速学会篮球“三步上篮”
脚内侧快速传接球教学设计
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案例分析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