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评价研究

2015-12-01丁超勋

创新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型河南省科技

丁超勋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河南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评价研究

丁超勋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本文立足于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现状,选定影响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主要指标,对河南省及其他主要发达省份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进行比较;建立了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状况的演进示意图;提出了完善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评价;因子分析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保障,完善的基础条件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1]。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建立应在全社会营造出有利于创新和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和支持系统[2]。这些环境是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成长的基础保障,也是满足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有了这些才能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型人才,防止其外流。

目前,科技创新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河南省发展的重要瓶颈。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和发达省份相比,具有高层次人才短缺,年龄结构老化,地区分布不均衡等深层次问题。基于此,对河南省及其他主要发达省份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进行比较评价,在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得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评价结果,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改善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1 科技创新人才研究的代表性文献综述

科技创新人才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崔颖(2012)认为:科技创新人才作为竞争和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而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影响科技人才作用发挥的根本因素[4]。陈俊(2012)认为:加快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河南省全面实现人才强省战略、推进创新型河南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人才的发展与其环境关系紧密,张海燕(2012)认为: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建设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6];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建立应在全社会营造出有利于创新和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和支持系统[7]。人才发展环境也受到其他学者的重视,马卫寰(2011)认为:要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强化高端人才智力的柔性引进力度,营造来去自由的开放空间[8]。

虽然许多学者深知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并且也明白发展环境对科技创新人才所起的作用,但是从目前已知文献中发现,针对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研究较少;缺乏针对河南省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现状的相关分析,以及科学性的建议和对策。

2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现状及其比较

科技创新人才是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迅速发展的核心力量。世界超级大国的形成,中国、印度等国的崛起与科技创新人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是一个日益崛起的大国,对科技创新人才更应高度重视。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未来十年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首先是培养建设创新性科技人才队伍。

河南省是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大省,也汇聚着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从制定出台的《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可以看出,河南省正在努力变人口压力为人口资源优势。随着各项吸引人才政策的出台,将改善科技创新人才生存的环境,增加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机会。

高等学校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场所,所以高等学校的数量对一个地区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河南省高等学校的数量自2004年以来也在不断增加,由2004年的82所增加到了2013年的127所;高等学校毕业生在2013年也增加到45万多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5%,这说明河南省有较大规模的人力资源存量基础。从2004年以来,有R&D(研究和发展)活动的单位数也在增加,截至2013年底已经达到2 051个,相比2004年的1 000个增加两倍多,这样便为河南省的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也可更大程度的吸收国内外人才。同时这也反映了河南省近几年对研究和发展的日益重视。与此同时,近些年河南省三种专利的申请量也是迅猛增长,2004年河南省的三种专利发明量为5 786项,到了2013年,其数量达到了55 920项,这说明了河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省际比较中,笔者选择了影响河南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三个主要指标分别与江苏省、浙江省进行比较。数据皆来源于各省份的统计年鉴。

首先,高等学校数量。由于科技人才资源主要来源于高校的输出,因此一个省份的高等学校数量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评价该省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从2004-2013年河南省和浙江省的高校数在极缓慢地上升。截至2013年,河南省有127所,浙江省有106所,而江苏省一直遥遥领先,并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截至2013年有801所。这表明,近年来河南省科技人力资源力量日益壮大,但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科技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稍有差距。

其次,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由于河南省的经济实力与部分发达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投入到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有效资金也不及发达省份。

第三,河南省所具有的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规模看,河南在总人力资源规模上名列前茅,仅次于广东,人才资源居第四位。但从河南所具有的人力资源的质量看,当前现状不容乐观,高级人才资源在总人力资源当中所占的比重较低。河南省人才科技创新力的综合实力整体较弱。

3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河南省的自身发展状况和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设置了27个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

3.2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模型

为了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研究的科学性,河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评价体系中的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于近些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因子分析是将研究对象的多个相关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河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体系,所涉及的变量众多,并且指标彼此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用的是SPSS进行的因子分析,其分析原理及步骤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本文选取了河南省有关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指标的10年时间序列作为样本,对河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使用SPSS19.0计量软件进行计算,按照因子分析原理,首先自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方差累计贡献率。

前三个特征值根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7.808%,大于95%的累计方差比例。故可以用F1、F2、 F3三个主因子代表原来的28个指标评价河南省的科技创新型的发展环境。为了便于对提取的主成分进行解释,将原始的成分矩阵进行方差最大的正交旋转。

通过旋转成分矩阵可以发现,主因子F1在变量X2(R&D机构数)、X3(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X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X6(项目课题经费内部支出)、X7(经费外部支出R&D)、X8(经费内部支出R&D)、X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X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13(教育投资)、X1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组织投资)、X15(工业投资)、X16(水利、环境、公共管理业投资)、X17(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X18(有效发明专利数)、X19(发表科技论文)、X20(项目数R&D)、X22(三种专利授权量合计)、X24(有R&D活动单位数)、X25(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X26(科技活动人员)、X27(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X2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共22个变量上有较大的系数。这些变量主要包括了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体系的规模性指标和若干宏观性指标,可以概括为“科技创新型人才基础环境促进因子”。

主因子F2在变量X1(高等学校数量)、X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X11(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投资)、X21(期刊出版数)、X23(三种专利申请量合计)上有较高的系数,可以概括为“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潜力促进因子”。

主因子F3在变量X12(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上有较高的系数,可以概括为“科技创新型人才信息发展环境促进因子”。

使用主因子F1、F2、F3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分别为0.877、0.060、0.042),可以得到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指标的序列值的计算公式为:

F=0.877*F1+0.06*F2+0.042*F3

最后得到综合评价序列值变动曲线如图1。

从综合评价序列图1可以看出:2004-2013年,河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9年以前,整体效果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在2009-2011年突然变得比较缓慢,增长幅度较小;2011年后显现出较快速的平稳上升的趋势。

3.3 评价结果阐释

针对河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整体的综合评价序列值在2009年至2011年表现出缓慢上升的演进趋势,而2011年以后出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科技投入是衡量一个地方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必要保障。现阶段河南省基础研究的投入起伏较大,所占R&D经费比重有回落现象。2008年河南省基础研究经费只有14 289万元,低于2006年和2007年,所占比重1.15%,是近十年来的最低值,该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项指标仅占R&D经费的7.2%。这是河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整体的综合评价序列值在2009年至2011年表现出缓慢上升的演进趋势的原因。

此外,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也是影响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序列值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快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省”战略,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推进创新型河南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等部门决定深入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随着此工程的深入实施,各级政府,教育局以及各大企业都逐渐的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战略。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度重视教育人才工作,教育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结构逐步优化,专业能力持续增强,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在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该工程也促进了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经费的支出。所以2011年后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整体的综合评价序列值显现出快速的平稳上升的趋势。

4 完善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进一步加大科技和研发资金的投入。目前,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关键是对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项目实施的投入不足。国际经验表明,科技投入的力度直接制约着科技发展战略的执行。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科技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财政带头增加科技投入的作用,使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使科技投入水平同建立创新型河南的要求相适应。

完善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潜力的各项激励政策。提供优质的科技创新型发展环境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和长期留住科技创新型人才。要留住科技人才,必须遵循科技人才的价值规律。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可采取长期薪酬激励、股票期权激励、项目提成激励、设立津贴激励和事业情感激励相结合的办法。

优化科技创新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基础环境。河南省现行的为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的发展环境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并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在科技人才的竞争中,只有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才能引进所需的顶尖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是一个综合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环境、学术氛围环境、社会服务及保障环境、科研环境以及科技教育发展环境等众多环境。河南省应该优化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以促进河南的科技发展及经济发展。

[1]叶尚志.人才学兴起三十年回忆—兼记人才开发杂志社创办24周年[J].人才开发,2009(8):4.

[2]蒋铁柱,杨亚琴.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J].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6):5-14.

[3]陈军旗,等.十堰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9(4):73-77.

[4]崔颖.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河南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83-87.

[5]陈俊.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河南科技,2012(13):36-39.

[6]张海燕.创新人才成长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0):132-135.

[7]张海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环境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基础,2013(11):144-147.

[8]马卫寰.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对河南的启示[J].创新研究,2011(3):56-59.

[9]吴江.尽快完成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J].中国行政管理,2011(3):11-16.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Hen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Ding Chaoxun
(ManagementCollege,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Luoyang Henan 471023)

Based on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 in Henan province,the paper compares the developmentenvironment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between Henan province and othermain developed provinces through selectingthemain indicators thateffecting the developmentenvironmentofHen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The paperalso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onducts empirical research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 development.The papershows an evolution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evelopmentenvironmentof Hen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and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scientific and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 in Henan provinc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Development Environment;Evaluation;Factor Analysis

G642

A

1671-0037(2015)12-38-4

2015-10-26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15A630062);河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科研基金(2015SQN004)。

丁超勋(1988-),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科技管理、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创新型河南省科技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送伞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科技助我来看云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科技在线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