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状况及启示
2015-12-01赖锦松余卫平
赖锦松 余卫平
(1.广东培正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830;2.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系一个民族的未来,更关系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计。最新监测结论显示中国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1],不少研究证实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意识、体育活动、膳食营养、生活习惯、心理等诸多方面出现问题[2],其实中国的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同样问题不少,急需引起重视。美、日都是发达国家,美国拥有发达的学校体育管理,日本作为中国邻邦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它们对学生体质的研究起步早,积累了丰富的体质测试管理经验,尤其在制度、组织、服务三方面形成了特色,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理论分析等方法,从以上三方面对美日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状况进行研究,旨在能带给我们启示。
1 美、日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制度
1.1 美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制度建设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体育强国,十分重视学生体质研究与管理,早在1885 年,美国健康、体育、娱乐(与舞蹈)联合会(AAHPER/AAHPERD)成立后,就开始关注并研究学生体质。20 世纪50 年代因克劳斯和普鲁登的一篇反映当下青年体质不佳的文章震惊全美,总统由此开始关注学生体质,1956 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组建成立“青年体质总统委员会”,开始专门研究学生体质问题,此后历届总统都对增强学生体质提出新内容,并不断发展委员会的职能,先后更名为“体质总统委员会”、“体质与运动总统委员会”、“体质、运动与营养总统委员会”[3],任命体育明星为委员会主席并制定一系列增强学生体质的制度。
1958 年开始美国逐步在全国范围推行学生体质测试(Youth Fitness Test,YFT)全国标准(norm)手册,70 年代政府在《第九教育修正案》基础上通过《业余体育法》,80 年代推行“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测试”、“总统挑战计划”制度,1985 年大学年龄段的健康相关体质测试开始推广,90 年代提出“最佳体适能概念”,形成多种体质测试系统并存的格局,此后的20 年里学生体质标准和测试系统开始加速演变。
2012 年YFT 成立一个全国性学生体质促进协作项目“总统青少年体质计划”(President’s Youth Fitness Program),并随即启用FITNESSGRAM 体能评价和统计报告联合的网络软件管理系统[4],除测试指标由以往5 项变成13 项(可选项)外,还将体质测试向体力活动转变,除对普通大学生进行体质测量外,还对特殊(弱势)群体的大学生进行体质测量,称为Brockport Physical Fitness Test(BPFT),并建立针对不同残疾学生的体质测试项目和评价标准体系,使其既是与健康相关的全覆盖体质测试,也是一项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活动,并通过国家体质测试挑战、总统体质测试挑战等激励与奖励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1.2 日本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制度建设
日本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据记载早在100 多年前就有青少年体质状况的资料,1897 年制定《学生身体体检章程》,可见日本学生体质测试管理起步很早。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的复苏更加重视学生体质健康,1947 年颁布的《学校教育法施行规制》就明确指出建立学籍薄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操行与健康,1958 年通过《学校保健法》、1961 年颁布《体育振兴法》,使学生体质测试有了法律依据,从1967 年开始全国性的体力测试活动[5],在日本“体力”相当于我国“体质”的概念[6],测试对象包括大中小学生,经过多年的研究调整,在学校逐步实行“体力和运动能力测试”制度。
随着经济的腾飞,国民体质的变化,运动医学科学的发展,2000 年在《体育振兴法》基础上颁布《体育振兴基本计划》,针对“学生体力下降趋势”的现象专门提出了详细的实施措施和步骤,并开始实行“新体力测试”制度,将测试系统分为新体力测试和运动适应能力测试两部分,实行每年定期体质测试、抽样调查并公布,2005 年后逐步完善相关保健法制、健全体育政策法规、制定针对性综合措施等,2012 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根据《体育基本法》制定《体育基本计划》,提出今后日本体育政策的具体方向,以及今后10 年提高学生体质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日本学生体质的提高[7]。
日本大学生的体质测试制度在20 世纪60 年代被明确,当时内容就有:运动能力测试(共5 项),体力诊断测试(共7 项),测试项目各有侧重点。1999年以后日本开始实行“新体力测试”,项目为8 项,20 岁前和20 岁后的测试项目有所不同。大学生体质测试面向全国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的全体学生,体质测试直接由文部科学省直接管理。政府还建立了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的应用制度,内容包括:及时提供相关健康指导服务、用于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等。
2 美、日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组织
2.1 美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组织形式
美国学生体质测试的组织管理萌芽于20 世纪50 年代,如今经过演变的美国学生体质测试系统以健康素质为主,体现了针对性强和科学理论丰富的特点,其内容涵盖有氧耐力、肌肉力量/耐力、身体成分、柔韧性4 部分13 个项目。对于大学生体质测试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体质、运动与营养总统委员会”(PCPFS)也仅仅是一个协调机构,其体质测试管理系统的开发则由社会团体组织提供,如:以美国健康、体育、娱乐与舞蹈联合会开发的青少年体质测试指标体系(AAHPER YFT)、以Cooper 有氧研究中心(CIAR)为首开发的健康相关体质测试(HRPFT)体系,1977 年德克萨斯州开发的体质测试管理系统为全美最早,至于选用哪个测试管理系统都是由各州教育主管部门自主确定,学校免费使用测试管理系统,但负责组织测试的体育教师都熟练掌握测试方法,并会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做好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和沟通工作。
在美国,针对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没有强制性要求,一切从学生需求出发,体质健康测试的相关内容完全融入到了身体教育、健康教育中,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参加身体活动的健康生活态度与运动习惯[8]。在体质测试过程中,每项测试只测一次,无补测,目的是促使大学生认真对待每一项测试。系统生成的测试成绩学校不公开,体育教师也不会在课堂或公开场合评价,目的是维护学生的隐私、自尊和自信,体质评价不鼓励达到优等,而是鼓励达到健康水平,体质测试只作为学生自我体质评价的指标和自我健康管理的依据。至于测试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都是由开发测试管理系统的社会团体完成,其分析报告可作为评定体质奖的依据,也可直接反映给国家、州、学校,成为政府、学校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2.2 日本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组织形式
日本学生体质测试的组织管理始于19 世纪末,1888 年就开始实施每年一次的学生体格体力检测[9],20 世纪60 年代学生体质测试的组织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日本大学生体质测试实行一年一测,时间在每年的5-10 月份,除握力、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反复横跨相同外,20 岁前还有50 m 跑、立定跳远、反复横跨、投手球、持久跑(男1500m、女1000m)和20m 往返跑,其中持久跑和20m 往返跑任选一项,20 岁后大学生的体力测定取消了50m 跑、投手球和持久跑(男1500m、女1000m)等项目,增加了快步走(男1500 m、女1000 m),作为评价有氧耐力的指标[10],此外被测学生填写问卷也是测试内容之一。
日本的文部科学省是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最高机构,工作流程包括:研制并选用体质测试系统、颁布学生体质测试文件、定期抽样收集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每年定期公布结果、以及制定必要的干预措施等。而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具体组织管理则由所在高校承担,新体力测量中降低了对测量条件和器材的要求,强调简便易行,学校的相关组织工作主要包括:选用测试仪器、选择测试环境和测试办法、组织人员进行大学生体力测试和问卷作答、收集上报数据等。体育教师认真学习测试指标和方法,并通过课堂组织教育和指导学生加强锻炼,为大学生参加测试做好充分准备。测试结束后,大学生个人都会得到两个评价(体力评价和健康评价)。结合每年文部科学省公布的全国大学生体力水平报告,各高校也会组织分析本校学生体质状况,公布本校各项测定指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大学生也可对照各项数据分析比较与自我评价[11]。此外各高校还会结合本校大学生体质状况及时研究提出干预措施。
3 美、日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服务
3.1 美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服务举措
美国的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始终重视相关服务,具体举措有:
一是重在宣传教育,美国的大学生体质测试首先会通过总统示范、社区服务、家庭引导、大众传媒、体育赞助等方式广泛宣传[12],使大学生认识到健康体质的重要性,其次是测试内容会充分融入到健康教育中,指导教师会在测试前指导学生做好测试准备或锻炼,以及在测试后结合学生测试的信息给出个体体质状况分析及评价,让学生懂得通过体质测试了解自身体质状况,并获得增强体质的健身方法和处方。
二是重在社会组织参与,大学生体质项目的推行离不开强大的社会组织体系的技术支持,包括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AAU)、美国健康、体育、娱乐、舞蹈联盟(AAHPERD)、库珀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总统委员会健康、体育和营养(PCFSN)、美国人体运动出版社(Human Kinetics)等都是学生体质项目的合作组织,他们分别制定用于发展学生体育活动的一系列计划、《学生体育及格测验标准》,并为项目的开展提供技术、科研、信息、资料、数据、指导和实施提供帮助,此外国家奥委会也会通过学校体育致力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水平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积极的锻炼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疾病的预防等。
三是重在全覆盖多功能服务,美国学生体质测试系统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已经关注到了包涵特殊群体的全体学生,目前的测试系统已完全可提供给所有大学生使用,并且增强了服务功能,将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相结合进行数据分析、个体体质变化的跟踪与监控、大数据横向纵向的各类分析报告等[13]。
四是重在信息反馈,测试管理系统会在大学生测试结束后,为每一位学生生成两份体质健康测试报告,一份给学生本人,反映出是否在绿色区域(即健康区域),若在该区域说明已形成良好的身体活动习惯,若在红色区域则会提出个性化的健身办法,另一份给学生家长,内容包括身体活动、饮食建议以及各项测试指标的说明,让家长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3.2 日本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服务举措
做好服务是日本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具体举措有:
一是重在宣传教育,首先文部科学省的官网上有专门介绍与测试相关的手册、测试的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测试结果等,旨在增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并提供一些详细的、可以指导实践的信息;其次是专门开设了提高学生体力及运动能力的网站,内容涉及增强学生体力的方法和相关信息;其三是日本的大学体育课程注重运动、健康、体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效促进了大学生主动了解自身体质,自觉地参加到体育运动中[14],从而认真对待体质测试。
二是重在社会参与,包括:体育协会参与开发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一些非营利组织参与培训专门的体质健康测试人员并进行相关调查与数据分析,厚生劳动省参与制定相关健康标准并实施健康促进计划,社区积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条件等,形成了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责权利机制,确保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是重在信息反馈,首先日本文部科学省每年定期公布抽样调查的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各类平均值及分析报告,其具体的分析结果也会装订成册分发到各相关部门;其次各省、市、高校会结合全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高校会结合分析报告制订新学年的体育工作重点;其三大学生在体测后,会及时得到个人成绩报告和健身处方,促进个人加强体育锻炼。
四是重在干预措施,首先日本文部科学省会结合每年的测试结果和公布报告,颁布健康战略措施,支持各类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高校体育协调发展,帮助大学生实现体育生活方式[15];其次各高校会积极结合本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干预措施,并通过体育课、课外活动、以及校际间的体育交流等进行实施;其三结合学生体质状况,各体育协会每年都组织开展大学生体育比赛和活动,以此推动大学生增强体力。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4.1.1 制度建设方面,美国的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制度由总统发起,围绕总统建议和《业余体育法》面向全体学生研发完善的体质测试管理系统;日本的大学生体质监测管理制度建立在《体育保健法》和《体育振兴法》基础上,围绕增强学生体力建立和完善测试管理系统。
4.1.2 组织形式方面,美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组织形式由各州指定,管理系统由社会参与提供,组织过程松散,注重身体开发与引导、个性指导与训练、尊重隐私与自尊、倡导健康体质;日本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组织形式由文部科学省指定,高校承担测试工作,组织强调简便易行,注重测前环境选择与准备、测中方法操作与流程、测后数据收集与分析。
4.1.3 服务举措方面,美日都注重宣传教育、社会参与、信息反馈,美国更突出:全社会宣传与学校教育结合,社会团体组织参与实施,多功能全覆盖服务,信息反馈学生和家长;日本更突出:网络宣传与学校教育结合,社团参与服务,及时公开反馈信息,制定与落实干预措施。
4.2 启示
4.2.1 加快法制建设,落实政策措施
我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制度建设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法律建设起步于九十年代,如今基本建成相关法律制度,但还很不完善。美日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加快法制建设,法制是落实管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在法律上必须体现强制性,理清社会、学校、社区、家庭、学生参与角色,在制度上要做到充分论证与全面覆盖,这里的全覆盖包括:体格健全、体质特性和体格存在缺陷的全体学生,健全真正体现指标、方案和标准的价值和实效性;二是落实政策措施,围绕省部级以上政策,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要认真制定实施方案,认真履行职责和落实政策措施,严把质量关和严惩弄虚作假,重视效果验收,促进高校科学管理和大学生真正受益。
4.2.2 规范组织过程,力求科学严谨
我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最高组织机构是教育部,监督机构是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执行机构是高校,但相互间的职能并不清晰,组织效果不足。美日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规范组织过程,要明确各机构职能,尤其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做监督和监控的主力,加强对高校在测试前标准化的要求和准备,包括标准化培训、环境、仪器设备等,测中规范化流程;二是力求科学严谨,主要是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力求测试方法科学、讲解指导到位、数据真实权威。
4.2.3 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指导干预
我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的服务与干预是比较弱势的环节,虽然也做了些宣传教育、测试指导等,但还不到位。美日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提升服务水平,主要是在测试管理中充分利用好社会、社区、学校的网络媒体、手机终端服务等宣传作用,规范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教育,建立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度,倡导社会参与服务,增强服务意识与改善服务态度;二是强化指导干预,主要是重视结果公布、分析、比较、反馈、咨询,强化落实指导,加强有针对的干预措施的研制与实施。
[1]杨文轩.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1,18(5):1-3.
[2]杨则宜.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3):397-400.
[3]李红娟,王正珍,罗曦娟.美国青少年体质测定系统的演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6(10):51-58.
[4]许明思.中美青少年体质评定系统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30(5):81-85.
[5]于可红,母顺碧.中国、美国、日本体质研究比较[J].体育科学,2004,24(7):51-54.
[6]刘新华.日本体力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实施[J].体育科学,2005,25(10):48-52.
[7]倪灵子,于可红.美国、日本学生体质测试的演进与发展[J].浙江体育科学,2015,37(1):56-60.
[8]张宝强.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美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举措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0,17(3):52-56.
[9]尚大鹏.日本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的历史变化[J].体育教学,2011(7):51-53.
[10]姜志明,吴昊.中日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标准的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5):111-113.
[11]周进国,周爱光,王梦,等.中日青少年体质监测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2):37-40.
[12]杜海燕,肖林鹏.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现状与启示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9):1-6.
[13]岳建军,阎智力,季浏,等.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体系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3(7):35-39.
[14]谭希颖,王正,曹平.中日大学生对体育教学及运动与健康认识的差异[J].体育学刊,2001(1):85-86.
[15]周爱光,陆作生.中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08,1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