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竞技体操运动员损伤和预防对策的研究①

2015-12-01泸州市业余体校四川泸州646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0期
关键词:竞技体操运动量体操

王 瑶(泸州市业余体校 四川泸州 646000)



关于竞技体操运动员损伤和预防对策的研究①

王瑶
(泸州市业余体校四川泸州646000)

如今,我国竞技体操技术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有着越来越大的动作难度,增加了训练负荷,缩短了训练周期,虽然很早可以看到成绩,但是运动损伤问题却比较容易出现。轻伤会对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比赛造成影响,严重的话运动员整个运动生涯就会提前结束。因此,该文研究了竞技体操运动员的损伤原因,然后探讨了预防对策,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竞技体操预防对策运动损伤体操运动员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0.014

根据国际体操联合会的相关规定,运动员16岁才可以参与到奥运会比赛中,为了与这一规定所适应,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便促使运动员寿命得到延长。调查表明,如今体操运动员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年龄偏小问题,职业生涯较短。其中,运动员的伤病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运动寿命,我国很多体操运动员都是因为伤病问题的出现,导致了提早退役。因此,为了促使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得到延长,就需要预防体操运动员的损伤问题。

1 竞技体操运动员损伤原因

1.1年龄较小

调查表明,如今体操运动员在很小的年龄就开始接受专业化训练,大部分都在4~6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肌肉关节、韧带等不够成熟,且没有完全实现骨骼发育;教练没有科学的安排运动量,就容易损伤到幼儿的软骨、骨膜软组织。如果无法在早期治愈这些损伤,对于运动员的后期训练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遭到缩短。

1.2身体素质跟不上基本功

基本素质和基本技术是运动员的主要基本功,在体操运动员早期训练中,基本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大部分体操运动员早期都在地方业余体校进行训练。部分业余体校教练员没有合理的安排运动员早期基本素质训练,没有合理安排运动量,超出了运动员的生理负担,那么就可能会损伤到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还有就是在进入训练之前,没有进行准备活动,要知道准备活动可以促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得到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得到强化,而如果不进行准备活动,运动损伤问题就容易出现。

1.3生理心理状态

运动员没有较高质量的睡眠休息,在疲劳状态下进行训练,部分动作比较难,损伤问题就容易出现。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情绪过度兴奋或者失落,也容易出现损伤问题;体操运动员如果没有较好的自我保护能力,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也容易出现。

1.4教练员方面的因素

在竞技体操训练中,教练员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较高的水平,没有科学安排运动量等,都容易发生损伤问题。研究发现,很多损伤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就在于运动员没有充分认识预防运动员损伤的重要性,部分教练没有将安全教育深入开展下去,没有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运用到运动训练和比赛当中,这样就时常有运动损伤出现于体操训练中。教练员没有正当的保护助力,或者没有熟练的技术,运动员损伤问题也容易出现。

1.5外部环境因素

在竞技体操运动中,还需要科学防范外部环境,避免损伤的出现。如,不合理规范的安装摆放训练机械,不够牢固,在不妥当的位置放置等;运动员没有将防护用具科学佩戴身上,在运动时,穿了不规范的服装或者鞋袜;以及场地比较湿滑,天气比较炎热等,都可能会导致损伤问题的出现。

2 竞技体操运动员的预防对策

2.1年龄问题的预防对策

对于年龄较小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运动量;教练员要区别对待不同的运动员,将因材施教的原则给贯彻落实下去,禁止统一训练,这样就避免过大运动量导致损伤问题的出现。

2.2基本训练中的预防对策

对训练计划科学安排;教练员在对训练计划、训练负荷进行安排时,需要将运动员的年龄、身体状况、技术水平等因素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对计划方案科学安排。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逐渐加大运动负荷,循序渐进,并且着重训练运动员的一些容易损伤部位或者薄弱部位,对训练强度和重复练习充分重视,差别训练。同时,为了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是否适应训练,需要科学监测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依据测试数据,教练员对运动量科学调整,完善训练体系,避免出现过度训练问题,损伤问题出现几率也可以得到降低。对准备活动充分重视,通过准备活动的良好开展,运动员血液循环得到加快,心肺系统可以更好的适应运动,肌肉粘滞度得到了降低。要充分考虑训练的内容、运动员具体状况来安排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内容,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损伤问题。

2.3运动员自身因素的预防对策

要做好素质训练工作,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只有这样,运动员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方可以得到有效提高;还需要专门性训练运动员容易受伤部位,避免损伤问题的出现。在运动员心理训练方面,心理训练主要是为了某专项运动能顺利完成,需要的心理因素以及心理状态的调节办法,这样在训练或者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可以正常或者超常发挥身体、技术水平。一个较高水平的体操运动员,可以对运动表象精确敏锐的感知和把握,集中注意力,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精神。而这些方面的形成,少年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就需要大力训练和培养。此外,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要对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力培养,促使其掌握正确有效的保护方法,将一系列安全措施运用到训练当中。

2.4教练员预防对策

对于体操教练员来讲,统筹规划着训练工作的进行;因此,体操教练员就需要积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拓展知识面,创新思维,科学训练;对负荷量合理安排,因材施教,对训练计划差异性制定,丰富训练方法,避免过于单调;同时,要大力培养体操教练员的损伤防范意识,避免主观原因导致运动员身体损伤的出现;这样对于教练员的要求,运动员方可以大胆执行。

2.5外部环境

在训练之前,需要对训练场地认真检查,及时处理那些出现问题的器械设备,避免因为器材问题导致身体损伤事故的发生。运动员自己要将个人防护用具准备好,降低损伤现象的发生率。

如果运动员出现了损伤问题,需要对受伤部位以及伤势情况

科学分析,然后及时将准确的治疗方法给运用过来;将支持带防护运用到训练当中,实践研究表明,它可以有效恢复伤病,避免二次创伤的出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也能够得到显著延长。做完运动之后,需要将恢复治疗给开展下去,将针对性的恢复手段给运用过来,如借助于理疗、按摩等,可以放松肌肉;同时,冰敷运动员,避免增加肌肉渗出液体;借助于恢复手段的开展,还可以对运动损伤问题有效预防。

2.6疲劳性运动损伤的预防要从小抓起

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退役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都有伤病率,并且现役运动员也很多都有伤病。针对这个问题,各地体育管理部门和教练员就需要正确认识体操训练,要注重运动员的身体和长远发展,不能为了早期成绩导致疲劳性运动损伤问题的出现,否则就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竞技体操运动中,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体操运动员很容易有损伤问题出现,这些损伤轻则影响到正常的训练和比赛,重则危及运动生涯;针对这种情况,该文简要分析了竞技体操运动员的损伤原因,包括训练环境、教练员、训练员自身等诸多方面,然后逐一提出应对措施,希望能对竞技体操训练提供一些指导意见,避免出现运动员损伤事故。

[1]李格.浅谈竞技体操运动员的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J].武魂,2013,2(10):123-125.

[2]李新奇,黄辉.竞技体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机制与防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0):555-557.

[3]曹淼孙.体操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5(10):33-35.

G807.4

A

2095-2813(2015)10(c)-0012-02

①王瑶(1976,1—),女,泸州人,本科,中级教练,研究方向:竞技体操。

猜你喜欢

竞技体操运动量体操
东京奥运会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态势研究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青少年竞技体操的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
竞技体操在我国学校开展的策略研究
四川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及对策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