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让的力量

2015-12-01李昌森

中华魂 2015年1期
关键词:群羊容人张英

文/李昌森

礼让的力量

文/李昌森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历史上有不少关于礼让的故事。

东汉时期出了个有名的“瘦羊博士”。有一年年底,皇帝下诏赐给京城太学府博士一人一只活羊过年。可当一大群羊赶进来时,众博士傻眼了:这些大小、肥瘦不一的羊该如何分是好?有人提议把羊都宰杀后,肥瘦搭配,人手一份。有的说这么做太麻烦,这么一大群羊杀到何日是了,不如抓阄,全凭运气。可有的觉得抓阄不够风度,有辱斯文,七嘴八舌也没找到好法子。这时,一向沉默寡言

的甄宇站出来说:“还是每人牵一只吧,我先来。”说完他第一个走进羊群。众人个个瞪大了眼睛:这家伙捷足先登、抢得先机,定会挑只又大又肥的,这样下去,不是越到后来越吃亏?可出乎意料的是,甄宇在羊群里挑来挑去,却牵了头又小又瘦的。见此情形,大家都学着他的样儿,牵只小的就走人。剩下的人再也不好意思计较,相互谦让着牵着羊回家了。

这就是礼让的力量,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在相互礼让中得以解决。此事很快传开来,人们都夸甄宇是礼让的典范,“瘦羊博士”的美称也名扬天下。

礼让是种境界,也是种素养。安徽凤阳小岗村是全国搞包产到户“第一个吃螃蟹”的村。躲过政治风险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土地如何分到户。土地有肥有瘦、有远有近,怎么分都难以摆平。18户人家,18块土地,村委会决定,军烈属、老弱病残先挑,普通农户再挑,剩下来的归村干部。当家的礼让三先,还有什么难题不好解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了这种礼让,有了这种素养,何愁没有好的党群关系?

说到礼让,最服人的要数“让一让,六尺巷”。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突然接到从老家桐城寄来的家书,说家中正在整修房屋,正逢邻居家也在扩建庭院。结果两家为邻界地皮发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差点动起手来。朝中有这么大的官,还不好好压压对方的气焰。张英看完信后却坦然一笑,马上回了一首短诗:“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之后,茅塞顿开。是呀,为了咫尺之地,邻里反目成仇,既伤了和气,又气坏自己,得不偿失,便主动退后三尺。邻居见状,也主动退后三尺。流芳千古的六尺巷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论语》言:“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礼让是一个民族不可缺少的高尚品质。以北京的交通秩序为例,到处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如大家上下车都争先恐后、抢道抢位,必然秩序混乱。大家应当明白,越是拥挤,速度越慢,越是冲动,效率越低。相互礼让,既方便别人,也方便自己。

人活在世,要有志气有骨气,但更要有一颗包容大度的心,不应为一点蝇头小利、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弄得面红耳赤,争得不可开交。能让人处且让人,能容人处且容人。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让人各方圆。平常生活中,人与人因某些利益关系而有所磨擦,争胜好斗、互不相让,则有可能两败俱伤。朋友间礼让,情深谊又长,反之则剑拔弩又张;同事间礼让,人和事业旺,反之则祸端暗中藏;邻里间礼让,邻比远亲强,反之则反目难舒畅……我们应把礼让融入到平常生活之中。

猜你喜欢

群羊容人张英
深秋
减字木兰花·乙亥清秋
艺术百家 张英
山村春晓
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
有容乃大:学术期刊编辑成长之道
头羊
原文
西行
羊 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