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一体化发展新机遇搭建立体化信息服务平台
——《燕赵都市报》拓宽报道思路的若干思考

2015-12-01张劭瑜赵海江

中国记者 2015年9期
关键词:燕赵都市报服务平台

□ 文/张劭瑜 赵海江

把握一体化发展新机遇搭建立体化信息服务平台
——《燕赵都市报》拓宽报道思路的若干思考

□ 文/张劭瑜 赵海江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河北历来为京畿重地,从地域上环京抱津,无论是地缘还是社会文化传承,都与京津地区有着天然的“一体化”优势。

《燕赵都市报》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都市类媒体,在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就拓宽报道思路、扩大服务对象、抓住发展机遇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初步尝试。

一、深刻理解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内涵,真正掌握好一体化条件下的新闻报道新要求新规律,明确今后的报道重点和方向。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谈到,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河北的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以此为基础,作为河北最具活力的都市类媒体应该掌握好几大报道方向。

1.以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为指向,做好绿色京津冀报道。北京、天津从地缘层面被河北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唐山、沧州等六个设区市环绕,可以说京津与河北共饮一瓢水、同吸一口气,河北环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京津地区的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从舆论导向层面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可以有效促进生态河北建设,可以为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产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可以为河北在淘汰落后产能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厘清困惑、维护思想稳定。

一是做生态环境建设的“动员家”。发挥都市类媒体从小处着眼、以点带面的特点,通过鲜活个体的具体生活生产细节,反映河北在“两屏四带两网”建设中加强生态建设,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恢复重要洼淀生态功能等做出的重要部署,如以在“华北之肺”白洋淀区域经营农家院、游船等旅游相关产业人群在一体化条件下,反映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旅游治理给他们的经营和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等。

二是做淘汰落后产能的“明白纸”。河北是钢铁大省、资源大省,钢铁产量和煤炭消耗量高居全国前列。但多年来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产能虽高科技含量不高、消耗虽高效益效率不高,成为困扰河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难题。都市类媒体通过解读政府相关政策,采写企业转型淘汰落后产能后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采写“壮士断腕”后倒逼企业和周边区域千方百计转方式、调结构,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给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三是做可持续发展的“参谋部”。利用地缘优势,将京津发达地区科技含量高、生态效益好的项目和经验介绍给河北;对接河北地域相对广大、发展潜力较强的自身优势,通过报道寻找京津冀地区合作的契合点,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民生经营提供经验。

2.以创新驱动为指导,打造活力京津冀主题报道新方向。河北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缺心少肺”的经济社会格局,人才不少,留住的不多;品牌不少,总部在河北的不多,去哪里了?大多被北京天津的人才和品牌高地吸走了。究其原因,就是河北创新氛围和活力还不足。在这种背景下,都市类媒体可通过大力报道河北政策环境、投资环境、人文环境,通过亲情牌、家乡牌召唤在外打拼的河北人才和品牌回乡创业创新;通过介绍河北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面,吸引北京天津地区的高端品牌和项目来河北落户、两地的人才来河北安居。以此为基础,努力形成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创新活力新格局的舆论宣传氛围。

3.以正视地区差异为基础,努力形成和谐京津冀宣传新局面。河北是首都的“护城河”,维护省内社会稳定是大局,是保证京津冀地区整体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清醒认识河北与京津之间的地区差异,努力缩小这种差异,同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稳定、促民生的前提,有几方面问题需要都市类的媒体去认真关注。

(1)通过具体实例大力宣传在社会保障方面京津冀三地出台的本地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接续办法,发行符合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三省市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经办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的重要举措。

(2)大力宣传在医疗卫生方面三省市打通合作壁垒的有益尝试。如不久前《燕赵都市报》刊发的北京市与河北省就燕达国际医院合作项目签署协议,以合作办医和专科扶植的方式,由北京朝阳医院对河北燕达国际医院医疗管理和学科建设进行整体支持,共同探索解决医师异地执业、医保结算等难题的报道,成为京冀两地医疗体系合作建设的一个亮点。

(3)大力宣传在教育合作领域三省市的具体探索。如河北省6所交通职业学校纳入北京交通职教集团,破除了京津冀交通人才培养的地域限制,成立了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等。

养老、医疗、教育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以“民生立报”为宗旨的《燕赵都市报》从细节着手,应该在这些领域三地一体化进程的舆论宣传中有所作为。

二、搭建立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向河北受众发布京津地区实用信息。

媒体融合成为当下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集群转型的基本方向和要求,作为市场触觉最为敏锐的都市类媒体,《燕赵都市报》在媒体融合的基础上,通过报纸、网络、移动媒体平台等多种形式,搭建立体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平台,满足河北受众和政府部门获取京津地区实用信息的需求。

以河北省会石家庄为例,乘坐高铁赴京时间已经缩短为一个小时左右,交通时间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得京石两市居民生活“双城记”变成现实。也为河北的都市类媒体利用全媒体方式搭建几大服务平台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要求。

1.搭建交通信息服务平台。高铁作为目前城际最为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从北京到功能疏解区保定不过半个小时,到邯郸也在两小时之内。利用燕赵都市报全媒体平台,通过报纸每日刊登列车时刻,手机客户端和官微即时推送列车时刻变化和提供网络订票、移动支付等功能,极大方便城际之间工作生活人群往来需求;通过发布各城市天气情况、市内交通即时信息、公共交通乘坐指南等,满足受众对商务往来、自驾旅游等的交通信息需求。

2.搭建休闲旅游服务平台。河北是旅游资源大省,以交通信息服务为基础,通过燕赵都市报(网)现有的旅游周刊、微信公共号等为河北地区受众提供京津地区休闲度假的旅游目的地服务;以《燕赵都市报》强大的本地品牌影响力寻求合作,为京津地区受众提供河北当地的景区介绍,门票、食宿等优惠产品,一方面可以做强燕赵都市报品牌在京津冀地区的影响力,一方面可以为本省旅游文化产业吸引更多的商机和客源,产生更大的效益。

3.搭建求职就业服务平台。京津两地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较好、机会众多,但同时竞争也更加激烈、人才门槛也更高;另一方面河北沿海经济崛起方兴未艾、求贤若渴。过去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人力资源分配的不均和浪费。燕赵都市报系可通过自身的人力资源板块为三地人才搭建求职就业服务平台,在部分非首都功能疏解到河北后,产业流动带来的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可成为下一步燕赵都市报系信息服务的一个重点。

4.搭建健康教育服务平台。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一个重点,北京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将会大量进入河北区域。这在惠及河北人的同时,也对燕赵都市报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燕赵都市报现有的健康周刊、教育周刊及其所属新媒体产品,一方面可以为刚刚进入河北的北京健康教育机构提供品牌宣传和功能介绍;一方面可以为河北受众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教育资源的选择与消费,做到短期双赢。

三、深耕本地资源,在与京津地区媒体竞争中发现新的发展机遇,以更加精细的媒体产品彰显本土优势。

《燕赵都市报》自出现在河北大地起,一不是河北最早的社会生活类媒体,二更不是河北最早的报纸,但其迅速成为河北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就是抓住了“本土化”这一抓手。无论是“敲门征订、入户投递”让读报成为普通市民阅读习惯,还是“民生立报”让内容成为广大读者的吸附基础,《燕赵都市报》深耕“本土”的媒体品牌优势、社区服务优势、区域营销优势都是在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总体强壮”的京津地区同类媒体若想进入河北市场所不具备的。

1.媒体品牌资源优势。《燕赵都市报》创刊20年来,其独创的“哑铃型”报纸、“金银铜”版理念等等造就了在河北区域内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世界品牌实验室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燕赵都市报》品牌价值达40.62亿元。进入河北市场首选《燕赵都市报》成为省内外商家的共识。影响力来源于媒体产品质量:“感动河北年度人物评选”“福彩助学”“快乐操场”“有事找都市报”等栏目造就了《燕赵都市报》的公信力和吸附力;强大的策划能力使其在重大时事节点能够推出重磅系列报道。这些共同形成了品牌影响力,这一品牌一是可以成为一体化条件下吸收京津地区先进媒体经验和寻求区域媒体合作的基础;二是成为三地增量商家新进河北市场广告投放和与媒体寻求项目合作的基础。

2.社区服务优势。《燕赵都市报》自创刊起就自然地走了一条深耕本土、扎根社区,“做小记者、小编辑,为小老百姓服务”的社区服务之路。深耕本土,《燕赵都市报》除在省会石家庄、唐秦两市、保定等地有了深耕当地媒体市场的地方版外,在其余七个设区市都有驻当地的记者,每天攫取最新鲜的当地新闻和服务资讯;扎根社区,依托遍布全省的自办发行网络,兴办了“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配业务,一手拖着上门征订的发行业务,一手拖着柴米油盐的生活服务。同时,利用现有的地方版和驻市新闻采编资源,经常举办各种进社区的服务活动:爱心捐助进社区、文化娱乐进社区、为您帮办进社区等,都可以成为为三地一体化后功能分解形成的新的社区居民工作生活提供服务的现成经验。

3.区域营销优势。《燕赵都市报》早已有之的京津冀区域内“一张报纸投入、十三城市回报”,在新的媒体融合条件下也应相应转变为“一传媒集群投入、十三城市回报”。北京天津两地因历史和地域影响,很多工作生活在两地的河北人很关注故乡的发展变化,他们也影响着周围其他人对河北的认知兴趣。这就成为了具有区域营销经验的燕赵都市报媒体集群在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营销三地的重要优势条件。京津两地媒体进入河北需要面对的是11个不同的地级市场,需要耗费巨量成本,而燕赵都市报以成熟的区域营销经验,与京津地区媒体在竞争中寻求合作,无疑是最经济的选择。

(作者分别是:《燕赵都市报》总编室主任、副主任)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燕赵都市报服务平台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决胜脱贫攻坚的燕赵答卷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慷慨悲歌话燕赵
水黑燕赵
燕赵英杰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