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之“集众人之智,筑学习之梁”

2015-11-30林祥贤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生词用法高效课堂

林祥贤

“高效课堂”(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t classroom)顾名思义就是要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要做到这一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因此,分析我们的“学情”(learning characteristics)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按理讲,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效率自然应该得到大大提升,可事实并非如此,随之而来的是学习习惯的急剧恶化,贪图玩乐之风盛行,随时随地手机上网、玩游戏,甚至不分课内外。如何将学生的心思拉回到课堂便成了当务之急。老师要做的不是使学校与社会相脱离,而是应当在认清这样一个社会发展的阶段后,找出他们的优点,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教育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变了,课堂不变怎么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呢?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机构构筑(grouping)

挑出班级英语基础较好和对英语学习热情较高的学生按平衡编组的原则先定好组长和副组长人选;其他成员依个人意向向相关组长报名。每个小组原则上不能超过十个人。学生上课按小组分组区域就座。这样就提升了每个小组成员的集体争优意识和集体合作意识。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发每个小组成员的特长,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置不同职务,从而使每位成员各施其长,不断提升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对课堂上踊跃发言的学生小组内实名记录,现场赏分并由小组负责人逐一做好登记。每两周到一个月统计一次。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优势和差距一目了然。这既可以对小组间的差距做一对比,又可以对学生个体的表现有更客观的把握。

二、课堂组织(class organization)

长期以来,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听众或观众的角色。做笔记、回答问题等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因此,在这个学期,我按课堂的内容变化,给予学生不同的表现空间。在此,我就词汇学习和解题能力两方面做了以下几点阐述:

1.在上词汇课的时候,重点就是发音和用法这两块。以往发音教学多是老师教、学生念的形式。现在我把它变为课前学生通过互助学习,将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聆听找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activity[?覸k′tIvItI]这个词。先叫一个学生念,往往将重音念成[?覸k′tIvItI]。但我不急于纠正,而是教其他学生辨别,同时尝试不同音节上重度的读法,最后给出标准答案。经过近半个学期的努力,我发现,学生对辨音的兴趣大增,成就感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所以,我要求学生在听力(listening)、单选(multiple choice)、完形填空(cloze)、短文填词(blank-filling)等题目中做到事后零生词。只有不断对这些类型中的生词进行清扫,最终才能对句子的理解游刃有余。同时,对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中出现的生词可以有选择地记忆,不用囫囵吞枣,贪大求全。

2.在词的用法(vocabulary usage)讲解课上,我事先让学生自行准备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当小老师,其他学生当纠错员,我当点评老师。比如,prefer这个词用法比较复杂。我事先教学生通过字典和参考书等材料总结出prefer在高中阶段比较典型的用法,然后在课堂上由不同组的学生进行展示,再对比各组的差异,评出较好的一到两组。我发现,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不断增强,增强了对知识分类和辨别重难点的能力。这样就避免了老师“填鸭式”的教学(cramming)。学生课堂不再是“等装”,而是先尝试自己先“装”,他人再充实的良性循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对参考书“重难点”(key and difficult points)的认识也比较有兴趣,做题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3.在阅读课和完形填空等全篇理解的课堂上。要求学生选择要有理有据,不得随意乱猜。通过提问来考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避免学生乱填,蒙混过关的现象。对好的句子,我们要求学生能翻译,能分析“句子结构”(sentence structure),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对前后联络比较强的,也可通过提问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将问题抛给学生,老师引路。学生也逐渐摆脱了机械地听、麻木地听的

现象。

4.在单选题的讲解上,除了利用第三点办法外还要增强学生对语法知识点的辨别能力和延伸能力。抢答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的选择是随机性、盲目性的,没有真正看懂题目考什么,甚至根本没看懂意思。这都是致命伤,需要加以杜绝。当努力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完美展示自己的时候,其他学生也逐渐有了羡慕心理和不甘示弱的心态。这种好胜心的激发对学习能力的提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后记(postscript)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学生超乎想象的创造

力,特别是在其登记方式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各项评价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体现的是他们对“创新课堂”(innovating classroom)的渴望和期待。当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也集中体现了以下问题:学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其中。若能采用小班制教学,效果必然要好很多,同时也会减少组织管理带来的分心。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也是一个大问题。这种组织结构方式对有志于提升英语水平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对于无心学习英语的人来说却难以产生影响。

“高效课堂”之“高效”的实现任重而道远!(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but I will never stop exploring.)

参考文献:

张雪.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路径探析[J].青春岁月,2012(06).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生词用法高效课堂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作”与“做”的用法
特殊用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撞车”、“撞衫”及其流行中的三种用法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