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运用
2015-11-30胡正平
胡正平
随着河南西峡“三疑三探”在实践中产生的令人瞩目的教学效果,我县“三疑三探”的学习运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关注,同时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学工作的重心,因此在“三疑三探”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与传统课堂相比,“三疑三探”课型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集中表现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传统课堂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汲取知识是被动的。而当前的学生,更加大胆好动、活泼开朗,自主意识强烈,自尊心与荣辱感普遍增强,但与此同时心浮气躁,自制力差,兴趣不能持久。在学生心理的作用下,归还学生学习主动权,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学习显得弥足重要并且十分紧迫。
一、扩大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在课堂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进来,扩大其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以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高效性。
1.扩大学生参与的广度
扩大学生参与的广度要体现在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尽可能地使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例如,在设疑自探环节中,教学目标的出现要立足于每位学生全面掌握目标内容。可以采用“集体诵读法”,通过集体眼观、口诵、耳听来了解学习目标,使学生全面掌握教学目标。另外,在集体诵读后,通过集体“寻找关键词法”来寻找教学目标的关键词,加深学生对教学目标实质的理解。这一步,也为下一步学生设疑打下了
基础。
在解疑合探环节,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作用,尤其重视学困生,在小组讨论解题过程中,做到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在全班小组讨论完成80%后,展示分工表,非展示的其他组学生一定要继续讨论、探索问题,避免非展示学生无所事事,开
小差。
2.扩大学生参与的深度
扩大学生参与的深度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每个环节都需要不断挖掘学生的参与深度,然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学生的参与深度化就显得尤其重要。
导入时可利用故事情节引入,多媒体播放音乐、图片、视频来引起学生共鸣,并在此过程中,将学生融入课堂。故事情节引入,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谈谈想法;播放音乐导入,可以在音乐播放的同时,让学生跟随音乐大声跟唱;播放图片、视频导入,可以在图片、视频结束后让学生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以使学生深入融入课堂。在导入环节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多方位调动身体各个感官,提高积极性。
二、教学语言的学生角度化
在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立足于学生视角,使学生更易于进入学习状态,树立课堂主人翁意识。
1.教学目标设置的可行性
在设疑自探环节,教师应根据需要出示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课堂学习。在这里,对学生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时,应将“教学目标”改为“学习目标”,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
在设置学习目标时,为使学生准确把握目标要求,学习目标的语言需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使学生在具体学习时有着力点,忌空洞、繁冗。
2.教师语言措辞的恰当选择
教师的语言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实现学生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下自主学习,积极大胆地创新探索,教师要注意语速和措辞,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安全而热烈的
气场。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多使用肯定、鼓励的话语,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并不意味着姑息学生的错误,对于有异议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
三、树立小组的团队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把学生看成独立个体的同时,更要把学生看成一个个小组团体。使小组同学既是互相学习的盟友,又是彼此竞争的对手。在一项任务的共同学习中,彼此监督,共同进步。
首先,小组团队理念可以落实到基础知识自测环节。例如,在语文基础字词的学习中,可让学生将字形、字音的检测落实到纸面,由组内同学互判,最终各小组比拼并评出最优小组。达到组内、组间全面竞赛评比,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进步。
其次,教师小组意识的语言表现。在课堂上,教师针对的不再是学生个体,而是团队。可用“哪个小组来回答这个问题?”“给这个小组加2分”“小组同学帮助完成”等,来增强学生的小组意识,以及小组荣誉感。
再次,小组的团队理念体现在小组加分上。在课堂上,各小组的表现直接以加分的形式体现在黑板上,使各组分数、各组表现更加直观。
小组同学内部可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编号。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按照①、②和③来编号,回答问题时,几号学生回答,相应加几分,以督促优等生帮助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三疑三探”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实现并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需要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克服困难,相信最终将实现课堂的优质化、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宋彦红.“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交际,2014(12).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