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思于巧 文质彬彬
2015-11-30孙曦静
摘 要:高效作文讲评摒弃了常规作文讲评中教师一人独评的做法,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的接收者变为主动的探寻者,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结合实际对中职高效作文讲评课加以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作文;讲评课
作文讲评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软肋,很多教师都很困惑。而高效作文讲评是针对传统作文讲评而提出的,它摒弃了常规作文讲评中教师一人独评的做法,走出了作文评程长、老师艰辛、学生无所谓的讲评慢轨道,使讲评跃上一个新台阶。让作文讲评课高效的关键是怎样在讲评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由被动的接收者变为主动的探寻者,每堂课上做到有所得,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
高效作文讲评的核心,是带动学生参与其中。而要进行高效作文讲评,真正使学生参与进来,也并非易事。首先,教师要实现自我的角色转换。其次,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有参与的动机和能力。所以,此种讲评看似简单,其实需要智慧操作,系统安排。绝不能只“放手”而不“牵手”,那么,如何做到事半功倍、有条不紊地高效讲评呢?本人就以一次考试作文讲评课的经验,谈一点自己的见解,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上讲评课的时候,我努力尝试着从如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研析
“研析”,就是好的语段、好的学生作文、好的文章从内容和写作方法等角度进行评论与赏析,从而挖掘文本深处的奥秘,体会文章艺术之妙。对学生提出“研析”的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积累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赏析,养成理性阅读的习惯,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浅阅读。“研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赏析理解的能力,而且也是“写”的前提,能“研析”出其妙,才能应用其妙。
二、体悟
清人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也有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悟,就是指在阅读中不做冷漠的旁观者,而是用“心”去阅读,体会文本中传递的情感,充实自己的人生体验,并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观照文本,获得超越文本的更深的感悟。
作文贵在感发,那么感发的前提就是体悟,只有情郁于中,缘事而发,言语之思才能雅致流畅,至情至性。正如季先生所追求的散文境界那样:“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含,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性,有韵律感,似谱乐曲,往复回还……”
体悟,是一种媒介,它可以使阅读的各种体验达到超越时空的融合,从而实现认识上的升华。要求学生及时地写下这些感悟,既是引导阅读时要用心参与,又使这些点点滴滴、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得以保留,它们也许是以后某一篇文章的星星之火,也许可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步步燎原。
如,学完余光中《乡愁》一文,我引导学生用“乡愁体”来写一段关于母爱的片段。
小时候,母爱是一碗暖暖的汤圆,母亲静静看着,我美美吃着。
小学时,母爱是一盏亮亮的台灯,母亲灯旁削苹果,我灯下写作业。
中学时,母爱是一条蜿蜒的电话线,母亲在家,我在宿舍。
现在啊,母爱是许多沉沉的包裹,母亲门口翘首,我文案伏头。
通过体悟,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将这种风格引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
三、模仿
“仿”,是在“析”和“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表达,将“研析”得到收获应用于写作,给“体悟”后的思想披上一件美丽的羽衣,使阅读真正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让学生有感而发,而且是自发的表达。
作文评点中的“模仿”只是一种学习、练习的途径,可以只仿某一点,如一种精巧的结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体,乃至一种形象的修辞,一句独特的表达,甚至是一个准确的词,只要能将文本中的精华应用到自己的表达中,便是不小的收获。长期坚持,便能笔底生花。
让我们来欣赏一篇学生的作文:
就这样慢慢長大
春天,野外。风柔柔地吹,柳条悠悠地闪。明媚的春阳照在身上,暖在心里。烂漫的春花,啁啾的小鸟,透着春的秀美,也透着春的活力。枝头上的小鸟欢快地开着演唱会……女儿高兴得又蹦又跳,指这指那:“爸爸,爸爸,你快看,柳条发芽了,小草也从土里钻出来了,还有小鸟,小鸟也飞回来了……”爸爸指着天空说道:“孩子,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女儿沉默了。爸爸指着小鸟说道:“是生命!这些都是鲜活的生命!你瞧,它们多快乐啊,孩子,记住,生命的价值就是这种快乐。”女儿眨着大眼睛。
夏天,野外。艳阳高照,把大地烤得滚烫滚烫。一阵南风吹过,小麦闪起了金色的浪花,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女儿兴奋地对爸爸说道:“爸爸,我听到知了在唱歌,你看树叶好绿好绿……”爸爸缓缓说道:“孩子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是生命。”女儿坚定地说。“是啊,是生命,你瞧,天气这么热,大树仍挺拔地屹立在那儿,知了不断地练习着歌唱,它们多坚强,孩子,生命的意义在于坚强啊!”女儿挠了挠头。
秋天,野外。树叶都变黄了,一片一片地飘落在地上,小鸟也飞走了,只留下满地落叶。女儿失望地说道:“鸟儿飞走了,树叶也凋落了。”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道:“孩子,你听过这样一句诗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树叶落了,但它们并不就是躺在地上。它们把自己献给了树根,来年的春天,大树会更绿,花儿会更红。记住,生命是需要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的。”女儿眼里闪着泪光。
冬天,野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这片白茫茫的雪地上,飞鸟尽,走兽藏,女儿无力地说道:“爸爸,你看,什么都没有了。”父亲看了看女儿说道:“孩子,你看这天,刚才还是旭日东升,转眼间就成繁星满天,然而明天的清晨又会升起一轮金黄的太阳,人们常说的春光易逝就是这个理。记住,生命的意义在于永恒。”女儿使劲地点头。
爸爸,女儿我想对你说:“你是我生命中的良师益友,是你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你浇灌了我那贫乏的思想,是你让我健康地成长……”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我就是这样在你的言传身教中慢慢长大。
评析:小作者从一年四季中解读世界、感悟成长:春天,感受生命的快乐;夏天,感悟生命的坚强;秋天,认识生命需要奉献;冬天,领会生命的永恒。在考生的生花妙笔下,一位慈爱、睿智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经过多次“研析—体悟—模仿”的示范性作文讲评课后,学生也就学会了关注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在自己作文时能把握住审题的方向。只有在作文时找到适情合理、能够恰如其分记叙事件表现自我的话语,才能攻其一处不遗余力,由实而虚思考话语背后深层次的人生命题,才能把握文章之旨、文章之质。
作文讲评,最忌空、粗,言中无文,言而无的。而要因人而异,因学情而变通。一定要有针对性,可以点面结合,自评互评结合,集体修改与个人修改相结合;老师指导与学生修改相结合;篇评与段评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中知法,在评中悟道,在悟中模仿,从而快速提升作文水平。高效作文讲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文责意识,使其不再轻易地信手涂鸦,把难题交给老师,同时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作文走上时代的快车道。作为教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行文至此,不免心有所动——文之巧,巧于思;文之精进,贵于构思;文质彬彬,非一日之功,我希望怀揣着赤子之心,琢磨切磋,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艾祥美.高效作文讲评课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09).
[2]姚毅.提高作文讲评课实效性的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1(02).
作者简介:孙曦静,女,1969年1月出生,浙江黄岩人,大学本科,职称:中学高级,就职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作文讲评。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