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高中生恋爱
2015-11-30赵春霞赵子嵩
赵春霞 赵子嵩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恋爱已相当普遍,成不争的事实,且出现普遍化、低龄化、公开化的趋势,“爱情”已成为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高中生恋爱,大家都知道大禹及其父治水,说不能堵,只能引,这思路很好,是正确的,也说明我们不再粗暴、冷静了。问题是面对具体的恋爱学生,这引水的渠道在哪儿开?从何处下手?在滔天的洪水中怎么开凿?这就得根据具体情况和对象,真正“因材施教”,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了。
——以逸待劳。恋爱中的男女总是寻找独处的机会,他们精心地创造机会,你暗中安排一些和他们关系好的同学去搅和,假装不知参与他们的行动,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圈子,总之尽量和他们一起活动,在合适的机会让同学做做思想工作,提醒他们自然處置,不越规矩,正如有一个高中生说的:“恋爱可谈,但是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而这个更多的要靠同辈同学、朋友的开导,而不是上个时代的成年人。”这招适合于开始不久的恋爱学生。
——声东击西。表面上批评他们学习倒退,作业粗心,情绪不稳、低落,叫他们写检查反思。目的当然不用明言,这适应于那些刚刚萌动,还没走到一起的,平时表现相对不错的学生。
——以毒攻毒。对付那些本来就很勉强、随意,又花心、性格差异大,都有些强势的刚起步的学生。在班级放心安排他们坐同桌,在集体活动中大胆把他们分为一组,这样过不了多久,他们不打架就谢天谢地了,还能教育别人。
——擒贼擒王。对那些一方进攻很强势,一方又有点犹豫和勉强的,重点打击进攻一方,安抚“弱者”,在弱者处矮化追求者。
——欲擒故纵,挑拨离间。应对那些根深蒂固又无所顾忌、骄傲爱显摆者,采取各个击破策略,隔离谈话但不挑明的策略,分开说他们的优点、前途,若无其事地说某某长相、品格,修养、前途怎么怎么。这有点残酷和不地道,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给女生适当的心理辅导,特别是自尊自爱和可能造成的危害方面。
……
还有很多,恕不一一列举,这有点像“三十六计”了。不过不妨把“三十六计”拿来用用,《孙子兵法》是前人的智慧,为何不读不用?战场、商场、官场、情场,在这会儿看目的一样,都是战胜别人。
我们要尊重生命,尊重人性,尊重每个个体,这样做当然有些残酷,但人与低等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生是有计划,有长远打算的,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使命,不同的努力重点。至于别人说的那些“理想教育法”“责任教育法”“品格修养说服教育”“情感教育”等等,都是京剧里武生耍的花枪,没功力——现在的孩子,好话听得太多了,这类教育说教时时都有,还会听吗?还有效吗?即便听了也会是言不由衷,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尤其是感情问题,有时候连他们自己也无法自拔。
还有一种说法值得商榷——引导好了,高中生恋爱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也就是所谓的比翼双飞。不能绝对否定,但这种期待的失败概率不会低于90%,用家乡话说“念书是个上坡子营生”,人都有惰性和贪图享受的一面,向着这个方向引导,恐怕就会使他们言行不一。即便他们也希望这样,怕也难发乎情而止于“理”,所以还是尽量不抱希望、不要用得好。
以上这些都是对学校、家长和当事人而言的,有些就事论事的局限性,与长远的发展比,有点“暂得的偷生”,为应对燃眉之急之策,像消防员一样地到处扑扑火。请问,面对青少年的情感泛滥,个人、社会又该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观,有长效收益,还得从净化社会环境,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入手。但人类的观念和某种社会风气的形成或改变,不是一时半会可完成的。要改变高中生,甚至初中生恋爱的这种不良风气和现状,更是一个持久而艰巨的社会性工程,非一个个体、学校或者社会团体可就,套句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理就在这儿。但是年轻人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行走在大街小巷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比较大,也许这就是大人影响坏了孩子,孩子又反过来影响整个社会,这样下去,真是可拍的事情,好在近几年来提倡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道”等都是为改变这种不良社会风气吹响的号角,是民族振兴、重塑优秀民族品德、重拾优良传统的开始,是改变人们价值观念的起步,它需要各界仁人志士和媒体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且要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但愿我们都能为民族振兴、民族精神的崛起出点力,架把柴。这把柴不费力:管好自己,有点爱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一切安好!
孔子《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大家都还是注意形象,关注第一“戒”吧!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