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教学思考
2015-11-30李敏
李敏
为什么我这节课堂拖沓?为什么我完不成本节的教学任务?为什么我把握不住学生的思路和课堂时间?
这是教学效率问题。用挖得深,落实得细来找理由,绝对不可以。数量毕竟决定质量。
本节教学,深感几点可以完善:
1.想一想本文先后写了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哪几个情节?哪个是重点写的?
紧接着要提示学生:我们理课文思路学过哪些方法?那在本文也是否管用呢?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学会抓总起句找思路,会更容易更准确了。
2.感情朗读肖像描写的句子,说说贝多芬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用一两个词概括。
此问不妨改为:用文中的一两个词概括。或者提前引一句:贝多芬,一个名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鲜花、荣誉、掌声;一个音乐家,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么浪漫,而是 。这样学生就可以短时到位。
3.学生抓词语理解肖像描写的句子含义时,老师挑重点(按学生思路)一两个词引导理解到位即可,其他的可以改为:你从纳鞋底也看出他的痛苦了?也看出他的不屈服了?(暗示学生归类进行)
这样避免啰嗦、繁琐。
4.分析完肖像描写的句子后,要归纳总结:肖像描写可以从身高、两肩、衣服、手、臉、头发、眼睛、鼻子、夏颏等描写。并归纳写作顺序。
5.总结学法时,别太刻意。首先让学生发自内心谈感受,谈读出了什么。然后老师说:“看,这位同学会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看,这位同学能联系上下文……”一旦刻意套学法,学生就亦步亦趋了。
6.感情朗读指导很重要,要穿插在学生理解句子含义中。
7.练习理解句子含义时,一定要给够时间,让学生落实到笔上。在书上画出关键词,写上“理解”。这才是真的到位了。
总之,不要认为学生说得不好,就老师抢说。越抢越乱越糟。老师要稳住气,一个学生说的不行,就再找一个。在比较中让学生找差距;一经发现学生上点路了,就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上路。相信学生才行。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