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

2015-11-30朱名成张建国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子女农村学校

朱名成 张建国

“少年强则国强”,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学生,他们作为教育对象中特殊的群体,其教育问题影響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留守学生是弱势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相对缺失,导致这一特殊群体在性格、学习、性格、安全意识等各方面有别于正常家庭的孩子。表现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对人冷漠;逆反心理较强,常常和长辈、老师对着干;学习习惯差,贪玩,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厌学情绪严重,有逃学辍学现象;不思进取,缺乏明确的人生理想;安全意识较差,不能遵守学校纪律。

一、留守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1.父母亲情的缺失。对父母亲情的渴望,是留守学生的本能。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缺少父母在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差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以致出现各种不健康的心理。

2.家庭教育的匮乏。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对子女缺少管教,而家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起着重要的作用。失去父母教育的孩子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我行我素。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有学校和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可是回到家便没有人管了,导致很多不良习气在这些留守生身上滋生、漫延、疯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很多问题。

3.“隔代教育”“代管教育”的不足。农村留守学生大多数托付给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为看管,他们年龄大了,本身文化素质较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留守学生物质上的满足,而且大多数老年人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就可以了,对孩子的心理状况、学习、品德、交际根本不过问。也有一部分留守生托付给叔、伯、姨代为管理,或是交给社会托管机构。作为临时监护人,他们有很多顾虑,一是不是亲生子女,无法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来严格管教他们;二是社会托管机构也不可能代替父母来认真行使他们的监护教育权。这很容易形成他们的任性、逆

反等。

4.学校教育的不力。由于留守学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老师由于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重他们的叛逆心理。再加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问题儿童”难以管理,造成一些老师对他们失去信心,干脆把责任又推给孩子父母,对他们放任不管。

农村留守学生已引起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目前,国家、社会等各方面已经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兴建农民工子弟学校,鼓励农民工子女进入务工地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政策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环境问题。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使留守学生不再“留守”,而是跟随父母,无论在何地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解决策略

1.留守学生的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家长出外务工是为了创造更幸福的家庭生活,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所以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孩子、事业、家庭都要兼顾,尽量给子女一个完整的家庭,给他们良好的家教,因此,家庭中至少要留一方来陪护子女,配合学校、社会共同做好子女的教育。

2.矫正他们的心理障碍。学校和老师对农村留守学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学校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学生动态管理档案,指导班级加强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如建立留守学生家长的档案: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等;掌握留守学生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基本情况。根据这些第一手材料,定期定人与留守学生交流思想。利用思品课、班会、晨会活动加强与留守学生的互动,鼓励、表扬他们,引导他们乐观、积极地对待人生。班级开展活动时,引导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尤其要鼓励帮助留守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利用计算机课程、校讯通工程组织留守学生与他们的父母进行定期的视频或电话沟通交流,适时让他们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表现等。

3.让留守学生自身努力,外因要通过内因才会真正发挥作用。留守学生自身也应认识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化解的方法。引导留守学生从小树立理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知识去改变命运”。利用农民工打工放假的机会,深入到每一个留守生家中,加强和留守生父母的沟通,探讨孩子的教育,让他们当孩子面讲述他们打工的经历,收入的状况等。也可以利用暑假组织留守生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让留守学生在父母工作的地方亲自感受生活,感受亲情,以弥补他们心灵的缺憾。

4.全社会要共同努力,为留守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关爱留守学生,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当地政府应把留守学生列入帮扶对象,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问题,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努力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网吧、游戏厅等应加强自律,为未成年人更为留守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的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教育面临的一个大挑战。只要全社会行动起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留守生”一词会随着中国梦的实现而消失,每一个孩子都会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陶永林.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Z1).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子女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学校推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