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县级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2015-11-30廖洪文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信息

廖洪文

摘 要: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图书馆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县级图书馆人才队伍基础差、低子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现实不容乐观,发展方向迫在眉睫。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发展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图书馆是国家所有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前沿阵地,而作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基层的“县级馆”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只有我们的县级馆真正跟得上发展脚步,才能真正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此,本文就针对目前县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提出建议。

一、县级图书馆现状分析

1.经费欠缺,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事业单位中的消费型单位,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才能维持和发展。但由于我国多数县级经济基础薄弱,政府重经济建设及城镇建设的热情,轻文化建设的发展,对公共图书馆虽有经费投入,但杯水车薪,导致经费严重短缺。许多县级馆因经费的不足而馆舍设施简陋,馆藏单一陈旧、技术服务手段落后,设施设备添置不足,难以补充新的图书,将就着用,凑合着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满足不了读者及开展业务的正常需求,从而使得借阅人气下降,馆内只见工作人员,不见读者的现象。由此阻碍了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的正常发挥。

2.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一是从现阶段多数县级来看,公共图书馆均属股级单位,而馆长大多由主管部门在本系统内部人员中委任,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水平和先进管理能力,对图书馆的功能、理念、服务手段、管理方式等思想路不清晰,认为只要守住了现有设施设备并看住了人,就是管理,只要没出大事故,就是成绩,上级划拨经费就开展工作,听天由命,靠天吃饭思想突出,不求主动,不寻突破,少创新开拓精神,从思想上阻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二是图书馆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养老单位”,从外单位调入享受清闲的多,即使偶尔面向社会招考,被录用人员也大多与图书馆相关专业不符,进而导致学历结构参差不齐,专业毕业人员稀少,业务、服务素质普遍偏低,占着专业的岗,干着业余的事,被派出学习也仅仅是重在参与,走走过场,真正热爱本职工作的人少,使得县级馆人员业务、服务等综合素质能力偏低成为普遍现象。

3.服务对象范围及服务面狭窄。长期以来,由于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单一,缺乏创新,停留在借与阅的传统服务模式,无所作为,远远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使得广大群众逐渐淡化了图书馆概念及利用图书馆的意识。服务对象转变为以老年读者占据绝大多数,中青年及在校学生则少有涉足的现象。久而久之人们在需要查阅资料时首先想到的是网络和书店,而忽略了图书馆的存在。加之设备陈旧,现代化条件不完善,还停留在搬运工,卫生保洁员的工作状态,从而导致服务不能覆盖到乡镇,仅能服务到县城效区以内,效区以外的社会成员则享受不到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对象范围受到了限制,致使许多书自上架后一直无人问津,直至风化变旧。

综上所述,从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对象、方式、范围和人员结构等方面来看,县级馆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加快县级图书馆发展的几点对策

1.多渠道筹措资金,摆脱资金不足的困境。资金的缺乏是县级馆事业发展的瓶颈,必须要多渠道筹措资金,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县级馆均属于地方行政办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文化设施,地方政府领导要加强重视,增加财政预算,足额拨付专项资金;二是要加强对接省、市文化部门,积极争取文化项目资金、专项资金。三是要主动协调上级对口帮扶单位以资金或赠送设施设备的形式加大帮扶力度;四是积极加强对外宣传,发动社会各界自愿对图书馆的捐款;五是牢牢把握读者需求,精打细算,合理利用有限的经费,有计划地进行书籍的购买,以保障馆内季季有新书,年年有新资源。六是开展独有信息有偿服务,以此分担图书馆日常支出费用。

2.调整人员结构,提高馆员综合服务素质。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的管理人员队伍是县级馆事业长足发展的必然要求,办好高质量的图书馆必然要有高质量的领导干部:一是领导干部要切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加强馆际交流,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明白干什么,该怎么干的问题。二是注重开展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及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继续教育、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报告、提升现有学历水平、参与项目研究等其它形式,改变馆员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及服务态度。三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开展与发达地区图书馆的交流,带动图书馆整体素质的提高。四是有计划地引进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专业人才,按一定条件向应届毕业生、社会公开招考的形式,录用脱颖而出的人才,逐步实现“专家治馆”。五是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按岗定薪的工资分配制度,打破绩效工资平均分配制,多方面调动激发馆员的工作能动性和工作热情,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以此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3.优化服务方式,在服务能力上下功夫。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公共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借借还还的藏书室。图书馆应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建立和创新服务模式,一是利用图书管理软件进行馆蔵资源的流通编目、流通等等,开展日常工作流程。建立读者需求反馈机制,通过反馈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将捕捉到的信息用以掌握图书流通、读者需求偏好等第一手信息,为图书采购,读者服务收集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从而使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效率可以得到改善。二是整合网络资源,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服务,将互联网上的电子信息资源选择性地加以整合,录入图书馆资源库,使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在圖书馆网络化服务中充分体现,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综合开发与信息服务。三是建立图书馆网页,使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来访问图书馆库服务器,实现编目、流通和其它信息共享,让读者足不出户便可通过网络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四是建立图书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定时发布图书馆信息及推荐优秀图书、期刊。五是在偏远乡镇建立流动图书室,通过流动图书车把书籍送往较偏远地区,为广大群众投身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保障。

三、结语

总之,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图书馆要始终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大力加强人员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转变观念,深化干部人事制度,争取社会各方面资金支持,改善办馆条件,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益,积极促成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取于借鉴国内外图书馆先进管理理念,敢于摸索出一条切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天地,才能获得显著的发展,使公共图书馆更快更稳健。

参考文献:

[1]张秀敏.谈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信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