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桥”以及汉语推广的国际经验

2015-11-30梁桂华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梁桂华

摘 要:“汉语热”的兴起,让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学习汉语。 可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汉语推广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作者从汉语国际推广的角度谈谈有关的国际经验——以英国英语推广为例。来从中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来完善汉语推广这一事业。

关键词:汉语推广;英语推广;“汉语桥”

“汉语桥”全称是:电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该比赛最初始于2001年,是由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主办的,邀请世界各个国家的学生报名参加比赛的形式的活动。其创建的宗旨是展示汉语学习水平、激发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增强对中国的了解,为交流与合作搭建友谊之桥。“汉语桥”项目的第一个活动始于2002年,随着不断发展和完善,“汉语桥”的活动日渐丰富、多元,已经成为“中国汉办”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文化交流的一个知名品牌。其具体包括,“汉语桥——中文比赛”、“汉语桥——夏令营”、“汉语桥——外国中小学校长访华之旅”等三项主题活动。截止目前,大学生中文比赛继中央四套后由湖南卫视给予电视呈现;中学生中文比赛已成功举办七届,20多个国家的数百名中学生受邀来到中国,分享自己学习汉语的快乐心情和丰富成果;在华留学生中文比赛吸引了4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在华留学生。“汉语桥”这样的涉及各方面的文化活动项目在世界上世界而言都是唯一的,世界上没有出现过较全面的此类文化推广活动。所以作者只能从汉语国际推广的角度谈谈有关的国际经验——以英国英语推广为例。来从中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来完善汉语推广这一事业。

一、设置专门的语言推广机构

英国的英国文化协会,成立于1934年,主要致力于向世界各国人民提供教育机会,加强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关系。早在1943年,英国文化协会便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为中国青年提供留学咨询和教育机会。目前,中国办公室是英国文化协会最大的分支机构。著名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和英伦风情是世界各国青年奔赴英国接受教育的最大吸引力。在中国的校园里,“英语角”随处可见。世界各国纷纷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本国语言文化传播机构,中国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在韩国首尔成立了第一家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机构——孔子学院。大家要知道的是,在孔子学院成立之前的2002年,中国汉办已成功地推出了 “汉语桥”文化项目。如今,孔子学院己遍布全球,成为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民族语言推广基地,成为汉语“走出去”的重要名片;“汉语桥”项目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与孔子学院交相辉映,逐渐成为一个推广中国文化的知名品牌,成为中国的一个窗口。

二、留学生资助和奖学金设置

英国大量接收留学生大国,并通过大量的奖学金设定,吸引更多的人学习英语。其中有“志奋领”奖学金、联邦奖学金和助学金计划、海外研究生奖学金、环球将助计划等。另外,英国还不断推出和吸引留学生的新政策,借鉴这一经验。每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都会提供孔院助学金名额,通过国家出钱提供奖学金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来中国学习汉语,推广汉语。云南师范大学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样有很多参加“汉语桥”活动的获奖者就可以留在云南师范大学免费学习汉语,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参加到“汉语桥——中文比赛”中来。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另外,参加“汉语桥”比赛的选手也可以通过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学金资助。有很多“汉语桥”比赛的选手在参加了“汉语桥”比赛之后,就会在中国奖助学金的支持下在中国学习,繼而选择在中国生活、工作。

三、英国海外英语教学与培训

英国对外英语教学的重点在80年代之后发生了变化,原来绝大多数的对外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偏重英国文学,他们大多拥有英国国内的文学学位,但其中很少人受过语言教学方面的专门训练。随着对外英语教学专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外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也逐渐提高,英语教学与培训的重点也开始偏重于英语的语言训练,而不再像原来那样过分强调英国文学教学。英语逐渐被看做是一门经过训练能够习得的语言,学习英语则是为了掌握一种能够进行交际的实用工具。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目前国家汉办已在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现有100多个国家近4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海外学汉语人数已超过4000万。“汉语桥”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另外,在对外汉语行业也兴起了各种各样的相关培训机构,这些机构的存在也为推广汉语,让更多的汉语学习者提高汉语提供机会。

最后,中国还大量学习英国以网络和电视为传播媒介,“汉语桥”活动采用电视直播的方式,大量利用电视媒介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与时俱进鼓励网络支持,扩大了汉语推广的范围。同时,也借鉴其经验,出版有关“汉语桥”的书籍《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多语种期刊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的系列出版物。2009年3月,《孔子学院》中英文对照版率先创刊。中国国务委员、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致发刊词,殷切期望《孔子学院》期刊成为中国人民与各国喜爱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人民之间的“心灵之桥,信息之桥”。为进一步丰富内容,拓展国际化视角,满足各国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多元需求,2010年7月,在中英文版基础上,中西文对照版、中法文对照版、中俄文对照版、中日文对照版、中韩文对照版、中泰文对照版、中阿文对照版等另外7个《孔子学院》中外文期刊相继创刊。孔子学院总部编辑部与海外孔子学院携手合作,不断创新思路,丰富期刊内容,提升办刊水平,使《孔子学院》八大中外文期刊绽芳焕采,相映成辉,共同成为全景展现孔子学院建设、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波澜壮阔时代风潮的画卷。

总之,借鉴英国海外英语推广的经验,中国在推动汉语国际传播上收获了很多。与此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特殊国情加上了中国自己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