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联动培育小沙包“文化”的研究

2015-11-30徐金慧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创新文化

徐金慧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的今天,从学生感兴趣的“玩”开始,与各学科的联系,试图找到适当的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沙包可利用的价值,从而有效地教育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实现一种文化的积淀,打响学校品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家长和老师对“玩”的偏见,只看到“玩”对孩子的“破坏”,并不能看到其发挥的知识。

关键词:小沙包;创新;学科联动

一、立足体育学科,激活沙包文化的“元素”

1. 开展“阳光小沙包”体育活动。从办学至今,我校一直本着“我健康,我快乐,我成长”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各种活动。当我们尝试让学生玩沙包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被激活了。于是,几年来,我们坚持将“阳光小沙包”活动作为学校体育学科的一项特色项目,在大课间活动中不断地丰富活动内容,比如做沙包操、沙包投篮、顶沙包竞走等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活动的兴趣,有效落实了“小小沙包伴我健康之行”。

2.开设“阳光小沙包”活动平臺。小沙包活动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在走廊上玩起沙包拍手操,在教室里掀起滚沙包热,这些孩子们热衷活动常常令老师感到欣慰。当我们认识到这一优势时,学校根据全校师生的需求,选择了专门场地,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阳光小沙包” 活动场所,并不断完善,使其成为学生阳光小沙包活动的乐园。

3.推广“阳光小沙包”积分活动。学校的“小沙包”活动场地开设以来,那块领地集中了孩子们的笑声。“我投5分。”“我从3分练起”。“我投中了。”……教师们常常听到孩子们情不自禁的欢呼声。为了保持学生活动的热情,确保活动的安全,学校反复讨论,精心设计了“阳光小沙包”的活动积分行动。这样一来,学生的活动热情更高了,活动的组织更严密了,适合年级段的小沙包活动评价体系已自然形成了,进一步促进了“小沙包文化”的生成。

二、融入学科教学,增添沙包文化的“亮度”

1.激发兴趣,让沙包“玩”起来。体育课上的沙包玩得火起来,那么如何发挥学科的特色,让学科本身的元素融进小沙包成了我校教师共同研究的主题。在以学科组教师为代表团的研讨中,各科教师从学科特点出发将沙包文化引入课堂,从各学科的角度渗透,在积极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设计各具特色的玩沙包活动,例如,音乐课上音乐教师巧用沙包做学生的舞蹈道具;美术课上,美术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拳头大小的沙包天地上绣出了美丽图案……小小的沙包此时变得活灵活现,处处充满诱人的气息,学生也就更加关注小沙包,爱上这项运动了。

2. 走进沙包,让沙包“活”起来。当富有学科特色的沙包在孩子们的手上动起来时,沙包更具魅力。为了使静态的沙包也带着浓郁的学科气息,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探索拓宽学生对沙包的认识,利用学科特色,围绕小沙包的设计展开创作,努力让小小的沙包会说话,开展设计具有年级特色的“会说话的小沙包“活动,丰富学生对沙包的认识。

3.多方采集, 让沙包“火”起来。开展人人有沙包,人人爱沙包的宣传活动,使沙包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运动宝贝。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阳光小沙包运动宣传语”、“我最喜欢的小沙包”等等系列“小沙包秀”活动,让小沙包的内涵得以丰富,让小沙包文化在润物无声中传播开来。

三、立体推进,挖掘沙包文化的“深度”

1.学校努力创设“小沙包文化”平台。随着“小沙包文化”的深入,为实现“小沙包文化”的引领作用,学校鼓励学生课间、课外积极玩沙包。同时,为了让“小沙包文化”的传播及时有效,学校开设“快乐的沙包王国”展示平台,让学生有更广的平台及时“感染”沙包文化。除此之外,学校心理实验咨询室巧用沙包作为心理辅导的一种辅助手段,建构沙包的文化的深层含义。

2.年段活动凸显“小沙包文化”层次。各年段根据学生的特点,围绕挖掘“小沙包文化”的主题,设计有年段特色的活动主题:

低学段:开展“快乐的小沙包”活动,通过学生对沙包的认识、制作、了解、沙包游戏的花样玩法等活动来培养低学段学生动手、合作、创新等能力的提升。

中学段:在充分了解沙包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设计、体验感言为小沙包活动配乐等多彩活动,充分给学生表达交流的平台,显示“我与快乐的小沙包”主题。

高学段:了解、展示的基础上,高学段主要体现一种探究、深层创新的文化底蕴,围绕“小沙包上的学问”,通过自主收集,合作探究,巧用沙包等特色活动,实现小沙包价值的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3.学科活动注入“小沙包文化”生命。教师可利用学科教学的特点,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汇报实施,在交流阶段假设,让小沙包文化探究成为教师教学生活的文化意识。同时,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年段特色,以其特有的形式丰富小沙包文化。(大致内容如下图)

沙包上的学科文化

学科总目标 根据学科特点深入挖掘“小沙包文化”,丰富学科内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创新等多种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爱劳动。重环保等多种品质。

4.融入社会拓展“小沙包文化”外延

为丰富小沙包的内涵,拓展小沙包文化的外延,学校在三年级组开展了小沙包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一起从做沙包开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从小沙包的材料选择开始,教师和学生一起选择沙包的不同材料,收集了草的种子、沙泥、米粒等,同时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要求学生把小沙包活动带回家,让学生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借助小沙包,创设亲子活动乐园,唱响亲子教育之歌,让小小的沙包奏响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美妙旋律。

四、多元体悟,实现沙包文化的“跨度”

1.完善评价促进“小沙包文化”提升。(1)定期评选“小小沙包王”活动。(2)学科展示平台特色鲜明。

2.文化引领促进“小沙包文化”积淀。(1)充分展示学校文化。(2)加强学科文化整合。(3)实现沙包文化引领。

五、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们已逐渐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努力探索并开发在生活、在“玩”中发出力量的真正的教育。这种素质教育创新理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教育要善于丰富教育资源,提升教学实效,为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打下基础。“小小沙包”乐趣无穷,小沙包玩出了大名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小的沙包不仅成为我校师生实践创新的领地,更是积淀了学校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论体育教学中游戏的作用与善用。中国学校体育,2006(2).

[2]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

[3]周登高.赖天德,毛振明。学校体育教学探索,2000第一版.

[4]赵 立.论快乐体育的本质。福建体育学院学报.

猜你喜欢

创新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