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2015-11-30王天玲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于勒母爱师生关系

王天玲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韩愈《师说》中有语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角色首先是知識的传授者,知识的传授是课堂授课之本,是不可动摇的。如何做到“传道受业解惑”,其实就是建设“有效、高效”课堂的思路所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无法回避、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二、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高效地顺利进行。首先,要充分地备教材。教师要吃透教材,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尤其要准确把握“切入点”,尽量让课堂简洁、脉络清晰。而不是一个字也不放过,生怕学生不会,无限度的挖掘,无目标的零敲碎打。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其次,要充分备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善于分析学情,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我们应该避免语言过于成人化和书面化,妨碍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理解。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要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共同学习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丢掉传统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式的自导自演的教学模式,要努力从课堂“独裁者”华丽转身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建议彻底摒弃以往貌似高效的繁冗的故事叙事型及絮絮叨叨知识宣讲型教学模式,调整为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清晰明确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这样可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精神要求的教师组织和主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1)开始菲利普夫妇对不务正业的于勒持怎样的态度?(2)于勒去美洲以后,故事情节发生了怎样戏剧性的发展和变化?随着于勒境况的好转,菲利普夫妇对他的态度产生了怎样的转变?(3)菲利普夫妇与落魄的卖牡蛎的于勒不期而遇并证实其身份后态度又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如此进行教学设计,层层引导,让学生学习了小说的创作特点,使学生在明确的学习任务驱动下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主探索和学习,使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他们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四、课后拓展,增进“有效”延伸

语文教学如果只局限于对文本的理解,那么这绝对算不上有效教学,依我之见,有效教学当然还得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得贯彻“文以载道”的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拓展这一块,拓展包括知识的拓宽,能力的培育,以及思想的深化。拓展应当跟文本相接洽,是文本内容的延续,文本思想的升华。

如:《纸船》一课,在充分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学生诵读后,我是这样拓展的。“刚才听着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诵,老师也禁不住写了几句诗来表达对‘母爱的感受。”然后我把小诗读给学生听: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暖洋洋;

接着我又说:“其实能寄托‘母爱的又何止‘纸船、‘乳汁、‘枕头、‘毛衣呢?请同窗们结合自身体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仿照刚才老师的句式,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你对‘母爱的感悟。”

这时,学生纷纭发言,有的说:“上学后,母爱藏在唠叨里,听着它,热乎乎。”有的说:“饥饿时,母爱裹在饭菜里,吃着它,热乎乎。”有的说:“干渴时,母爱浸在饮料里,喝着它,甜丝丝。”有的说:“调皮时,母爱藏在巴掌里,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

这样的拓展,既紧密结合文本,又接洽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情绪高涨,个个有话说,个个能说。课堂学习气氛热闹,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最高点。在拓展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更加理解诗歌借助某种形象抒情的特色,同时学生对“母爱”内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语文教学的思想性也得到充分体现。

总之,新课标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课堂,合作交换的课堂,增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作为教师,应当尽量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让学生在协调气氛中,积极摸索、自动参与。同时增强与学生的沟通,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领导与辅助,只有这样,才干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有效、高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于勒母爱师生关系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母爱大于天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