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计算能力

2015-11-30陈珍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出题口算做题

陈珍

一、分析原因,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想法

有的学生计算差,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重视计算,没有弄清楚简单的加减乘除,以至于基础差,后面的学习就更加没有兴趣了。有的学生有一种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要么抄错题,要么运算粗心,要么高估自己的口算能力。我们要找到学生差的原因,采取对症下药,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

二、采取多样化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

1.通过游戏即兴练。每天上课前几分钟,可以通过开火车、计算接龙等小游戏不断训练,让学困生在大环境中快乐的学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口算能力,针对学困生可以降低难度,出简单的题让他们回答,并给予及时的表扬。

2.典型错误反复练。对于差生可能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出题单独辅导。先要找出学生出错的原因,比如对于计算口诀都不会的学生要给出要求,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补救,那么我们老师要给他们制定明确的计划,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要求的任务,再一步一步帮助他们来提高。还可以实行“一帮一”的模式,让同学抽课余时间帮助练习一道题或者两道题,针对差生的典型错误反复训练。

3.不同类型对比练。在小学数学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大的,老师要帮助学生找出容易遗忘、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反复训练,比如整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与乘法等等,先让学生了解各种计算的算理,再找出计算方法上的不同,让学生在不断的对比训练中掌握方法。

4.加减乘除混合练。当学生扫清简单的计算障碍后,老师要多注重学生的混合运算。对于学困生要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包括运算的顺序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等。

5.簡便运算穿插练。简便运算在数学中是提高计算速度的一种方法,平时在训练中可以有意识的培养这样的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简便运算的技巧。针对学困生降低难度,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几种运算律的模式,记住记牢,再出典型的题让学生训练,先简单再复杂,见的多学生做起来也容易的多。

6.互相出题自己练。让学生互相出题,互相评改,对于出现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及时指出,帮组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这样做不但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还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

学生要做好计算题,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法则以外,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很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比如抄题要仔细,校对数字与符号是否准确,再仔细观察题中的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才动笔开始计算。然后强调书写习惯,老师要以身作则,在黑板上板书时写好计算的格式,要求学生照着老师的板书来做题,字迹要工整,数字要清楚,最好是先在草稿本上计算一遍,检查无误再写在作业本上。最后让学生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学会估算是计算的前提,先估一估计算的结果,再与所算的准确值进行比较,也是一种判断我们计算是否准确的方法。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但是平时学生在作业中除了对规定验算的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这就需要教师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

学困生并不是真正学不好数学,主要是因为平时缺少了必要的监督造成了学习习惯不好,只要我们老师对学困生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心,再因人施教,学困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提高的,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学好其他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出题口算做题
民生实事 请人大代表“出题”“阅卷”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我只出题,不管证明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棉和绵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