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2015-11-30陈志富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陈志富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逻辑性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它要求学生要能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文就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旨在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新形势下,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活化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于是数学教学生活化被人们提了出来,当然本文所说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严重脱离的现象提出的,它并不代表对传统数学教学方式或者方法的全盘否定。一言以蔽之,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需求,由此可见数学教学生活话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以及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新要求,而亟待变革和创新。传统的数学教学大多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讲授小学数学知识,着重强调学生对公式的死记硬背,而对于其推导过程却不做要求。这样,学生并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该公式,在做作业时往往不会用。此外,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一般会通过题海战术来要求学生多做题,并不结合生活实际,这使得学生并不能真正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思维的局限性很大。因此,教师要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要将生活理念引进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生活化和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它不再以强调学生记忆公式为中心,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公式的学习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在生活场景中介绍公式和数学的相关特征和概念。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小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踊跃地参与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和实际情况相联系并进行比较和修正,从而促进一些复杂问题的成功解决。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也仅使用PPT以及黑板等有限的道具来辅助教学,对知识的演绎过程相当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数学成绩难以提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没有使教学生活化,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出现偏科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然要求

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注重逻辑推理,忽视背景知识介绍,教学工具仍是黑板、粉笔,很少有人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方法基本上没有改变。学生得到的知识几乎全部来自老师和书本,满堂灌和题海战术仍是老师的两大法宝,一节课都是老师喋喋不休讲解,好不容易熬到下课,面临的又是一大堆题要做,学生怎么能对数学感兴趣,虽然很无奈,但是迫于中高考的压力,只能埋头苦学,结果就是学生越来越反感数学。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此外,现有的教材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目前,教育界已经意识到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编写教材时注意力求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但做得还不够好,涉及现实生活的内容不多,题目还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造充实教材内容。

三、小学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的有效措施

1.教材的使用应与生活元素相结合

教师的教学基础是教材,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将其与生活元素相结合,能够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了解学生生活,重组教学内容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与生活相近的学习内容易被接受。小学生具有比较固定的生活环境,因此教材中与其生活较远的内容会使学生感到陌生。在教材的编订上,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切实进行有机结合,删除与学生生活相关性较小的内容,将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改编,以习题的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切实有用,并且尽量设置开放性习题,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寻找答案。其次,引入生活实例,引领现实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情境,对其加以合理运用能够将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活有趣,引发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生活中对教学点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在课堂中引入对节水的思考,让学生猜想如果一个水龙头没有关紧一天会浪费多少水?这样不但能引发学生对于思考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节水意识。

2.知识的应用设计和呈现应体现生活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方法的呈现上,应具有开放性,不把教师的思路和教材的方法强加给学生,也不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讨论的时间,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思维途径,形成创新的土壤,培养实践能力,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在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要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的更新。因此,立足生活,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成功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或在家长、教师指导下上网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例如:学生掌握了平均数以后,可让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求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激发其观察生活和热爱生活的热情。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产物,它符合新时期教学的开展,符合培养目标,因此,,各学校应该深入开展这项教学活动。不过,这项教学的普遍实施仍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探讨过程,广大教学工作者应该认真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寻找最佳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