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关于大专生就业困难问题分析

2015-11-30马焱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就业难社会

摘 要: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作为大专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更多的大专生由于找不到工作而苦恼。大专生就业困难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多的因素都让大专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关键词:社会;大专生;就业难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又是第一线技术人员和劳动者集体素质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高效益的服务。也才能为现代提供雄厚的基础。

目前,大专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具了解全国普通高校未就业的专科生每年未就业的共有20-40左右万人,全国高校的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跌破最低点,仅有30%”暂时成功就业”。而近几年来,大专生找工作难的状况一直在延续。可见,在如此惨烈的战役中,能侥幸存活的大专生还真的不多,有的甚至一两年后还没就业。大专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身的原因、社会原因,也有高校教育体制的的原因以及家庭原因等等。

一、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我国的人才市场一味追求“高学历”,导致很多单位在招聘学生时都有本科学历这个门槛,没有本科学历连面试的资格都不够,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大、中专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几年来,我国专科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选择余地,这是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扩招同就业难之间确实存在关系,大专生表面上看起来过剩了,但这种过剩并不是大专生总量过剩,而只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其实社会对高技能、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还相当大。

2.家庭因素。家长而言,保守的、陈旧的就业观也会对大专生的择业、就业产生重要影响。现在的家长普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一份高收入、高福利且相对稳定的工作是他们满心希冀的,诸如营销一类工作强度较大、风险较高的工作,他们往往糊里糊涂地认为“不正经”,从而干涉学生对这类职业的选择,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3.学校因素。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错位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原因。学校的扩招造成生源总体水平下降与教学质量降低已逐渐形成共识,许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专业基本功不扎实,学习专业技术学不到手,专科院校管理松散等问题。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市场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市场机制下,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号需求取向,做到“产销对路”学生毕业才有出路,学校也才有生存的竞争力。

4.自身因素。大专生是就业的主体,其主体意识的强弱对就业的数量与质量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如果说“就业难”是一种社会现象,那么“难就业”则是一些大专生个体的就业体现。专科生盲目追求,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在专科生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专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调查发现,信息时代要求人活到老、学到老,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变化,离开学校三年,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或许是落后的知识。很多学生认为毕业了就不需要再学习了;还有些学生选择深造的目的仅仅是获得一个本科学历文凭,学生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落后于信息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

5.学历上。很多大专生认为他们的学历难比本科生,但是,在如今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可以说,学历不占任何优势,在学校期间更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种谋生的技能,考几个有分量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找工作时会增加砝码!

有时大专生也容易就业,关键是要看个人的能力与机遇,只要不懈地努力,会找到满意的工作的。因为现在的工作不光是文凭,主要的还是水平,如果能力过强还有比较容易就业的。而且也有企业开始重视大专生,因为大专生的能力不一定低于本科生但是工资要求低于本科生,但工作能力却又比低学历的人高些。“现在的一些促销员、网络销售人员、房地产中介等职位,都非常适合大专生去做,这些岗位本科生看不上,而中专生等则能力有限难以达到要求,大专生经过培训以后应该会做得非常出色。”

二、针对这些就业难问题大专生应该怎么做呢?

大专生应保持一个积极的就业心态,克服学历自卑症,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大专生要有准确的职业定位,不要和本科生相比。切忌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的浮躁心态,做好自主择业和独立创业的心理准备,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为从事普通工作的人才。为了个人将来的发展,我们必须自救和自强。现在社会,正从“学历型”转向“学习型,资格技能型”,学历证书已經不能完全证明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而职业院校以培养以动手能力强,实用性强的技工型人才模式的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要重视平时的学习,克服浮躁心态,多动手操作,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为良好的就业心理状态做一个自信的准备。

在任何时代,对任何人来说,生存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真正困难的是个人的发展,也就是前途问题。大专生应该准确定位自己,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职业院校的学生要充分分析自己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应该认清就业形势,适应社会的环境,不要害怕工作环境的辛苦,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这样才能为自身的完善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证。在进行工作选择时,要选择对自己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经过压力的锻炼,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不能害怕压力,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坚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做到。

解决大专生的就业问题,不仅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靠我们自身能力的提高。大专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潜在的优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新的机会和支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以打造我们大专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为主攻方向,树立信心,做出大专生“应用型”、“技能型”特色来,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相信美好的未来就在我们手中。

参考文献:

[1]曲振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225页 .

[2]刘新民,郭洪波.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想政治教育研究.

[3]陆洪.大专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 第8页.

作者简介:马焱,(1981-03),工作单位:辽宁省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猜你喜欢

就业难社会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三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