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冷暖一体化”观点
——读《中央空调市场》2014年12月刊“冷暖一体化大趋势”专题有感
2015-11-30鲍士雄
文/鲍士雄
谈“冷暖一体化”观点
——读《中央空调市场》2014年12月刊“冷暖一体化大趋势”专题有感
文/鲍士雄
特约观察员|鲍士雄observer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
与动力工程学院退休教授
2014年12月刊,《中央空调市场》专题“冷暖一体化大趋势”文中写道:“冷暖一体化,即舒适家居系统,这一概念盛行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达以及人们对家居生活意识的不断提升,近几年,冷暖一体化被业内以及众多消费者所推崇。它尊崇健康、舒适、生态、节能的生活理念,全面提升家居舒适度。所谓冷暖一体化,是人们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科研成果和先进的环保设备,主要采用系统的家居设备集成方案,以环保节能的方式,从多方面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程度;从而使舒适家居系统满足舒适生活三大要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住宅标准的15项要求”。
文中又写道:“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住宅并不仅仅单纯的需要去追求其面积、豪华和奢侈,更应当追求其节能、环保、舒适和安全等人类需求。在我国舒适家居系统是由空调和地采暖系统开始的,近几年我国的家居中央空调系统和地采暖系统发展迅速,正逐步的带动着舒适家居系统的发展。这也正是目前中央空调渠道商转型的一大趋势”。而且,50位渠道商一致认为:“舒适家居系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产业发展方向,满足人们对提高生活品质的广泛需求,其技术水平已经趋于成熟,未来其年平均增幅将超过30% ,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属于典型的朝阳产业。但该系统的稳定性发展,还取决于该系统配置的科学程度和集成能力,其专业化发展还要以体验式营销为主要方式和手段。现阶段,舒适家居产业属于资源型和技术型相结合的非标准化服务产业,其重价值、轻价格的产业生命周期较长。因此,各公司的经营规模还要取决于其市场资源、产业技术选择和运营团队的专业服务能力”。文中还鼓励南方地区“与其等待供暖不如自行采暖”,讨论起“是情势所迫还是大势所趋”,似乎已即刻要在广大南方地区形成声势巨大的市场。
对此,我的观点是:冷暖一体化是一趋势,但其进程取决能源、环境,以及人类对健康的认识。
从《专题》推荐的空调与地板辐射采暖一体化看,该产品是一节能产品。尤其,如能利用大气、太阳……甚至长波辐射天体等可再生能源。那么,其肯定为国家所鼓励。但即使如此,若作为旧房改造来推广这一技术,恐在投入之初,所涉及的直接与间接能耗与材耗,也不是一个小数。如果再按《专题》所鼓动那样,广大南方地区形成声势巨大的市场,而又没有解决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恐怕国家的能源与环境也是承受不了如此巨大压力的。
人类与自然,其一:即人类与气候。气候用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诸因素,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甚至人类的生存。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引起的热浪、洪水、暴风雨等天气、气候异常事件和海平面上升等,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同时气候变化还会影响淡水资源的供应,加重空气污染,对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气候变化可引起生态和环境发生相应变化,导致全球生态系统功能的失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疟疾、登革热等通过昆虫传播的疾病将可能殃及世界人口的40%~50%,极大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日常生活。在高温与高湿地区,气候变暖可能造成蚊蝇孳生,增加霍乱病、疟疾和黄热病等流行病的发病率,同时因温度和降水区发生系统性变化,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病媒体传播的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分布,使其移向较高纬度地区,致使生物病因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锥虫病、黄热病、鼠疫、霍乱等一系列疾病的流行范围扩大等,使更多人口面临疾病危险。
研究还发现,人的死亡率高低与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深秋以后,死亡人数急剧增加;冬季为死亡人数的高峰,最冷的2月比5、6两个月多2倍。日平均气温在15~25℃之间死亡减少,但在炎夏的热浪袭击下,特别是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时,死亡人数又骤然增加。表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和剧烈的天气变化,对人体的健康确实有很大影响。
因为,人体是准恒温体。为保持体温不变,就要不断向外界排出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使皮肤温度高于外界温度。当气温接近皮肤温度时,散热就不畅,会产生不适感。这时,人体会增加汗液,用蒸发散热形式释放热量。
一般气温为30~32℃、相对湿度为85%,或者气温为38℃、相对湿度为50%,或者气温为40℃、相对湿度为30%左右时,人的体温调节能力就会发生困难,以致中暑。
从人类对健康的认识看,“中高端消费人群定位的温度、空气(注:“温度”实指微小“气候”、“空气”实指“空气净化”)和水,这新三大件”。其中,“温度”,即“空调与采暖”能为人类所创造的,也只是一个微小“气候”。在人们工作、生活、居住的狭小空间内,创造一个微小“气候”。这对于人类影响远小于大自然气候的影响。但人类在这样一个人造环境的微小“气候”下,也会对其身体健康,学习、工作、休息、睡眠等效率产生影响。纯粹从这一点考虑,气温在21℃上下,最好还有合适的湿度、些许微风和不太强的光照,那是最理想的。但能不能以此为常年控制的微小“气候”参数呢?绝对不行!
因为,人不可能始终呆在这一狭小的空间。人们的学习、生活、生产……都需要在这更大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当人从这一狭小的空间进入一个酷暑、寒冬的大自然中,因为内外温差过大而发生人体热湿平衡的失常,进而破坏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功能而致病。对于夏季,人们常提醒的所谓内外温差不可大于8℃。
其次,不让内外温差过大,也有助于节能。在舒适空调中,经建筑物屋顶、墙体、地坪,因传热温差进入或渗出的热量,约占空调负荷一半。减小内外温差、增强围护结构隔热……都可以节省能源消耗。而这也是将城市热岛效应从恶性循环引向良性循环的手段之一。
再次,从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来看,家庭中祖孙三代经历了国家经济发展、生活提高的阶段。祖辈幼年时电风扇都是高档消费品,靠扇子度暑、棉袄过冬。今天,祖辈依然可以“扇子度暑、棉袄过冬”;子辈幼年时电风扇与电暖器普及,靠它们度暑过冬。今天,子辈依然需要“电风扇度暑、取暖器过冬”;孙辈幼年时冷暖型空调器普及,靠它们度暑过冬。今天,孙辈不开启冷暖型空调器,已无法度暑过冬。
同样,看看北方人与南方人之差异。北方人长年冬季生活在暖气环境中,尤其是烧煤锅炉集中供暖,把室内温度差不多维持在26℃以上,甚至无奈还得穿单衣、至多穿薄毛衣呆在室内。南方人长年冬季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即使孙辈使用冷暖空调,冬季绝对不会将室温调至26℃以上,更多是用衣着来调节自身舒适。这2种环境下长大的人,其抗寒能力是绝对不同的。前者在上海这种普遍冬季不采暖、或者采暖所控室温相对较低的场所,就受不了;甚至手脚产生冻疮。因而,前者相比后者,对于自然环境而言,可视为“健康”不及也。
总之:人应该具备一种适应自然的能力。顾及这种能力,应该尽量少用、甚至不用“空调与采暖”来创造人工的微小“气候”;尽量贴近大自然,至少应将这微小“气候”参数,在人体健康允许的范围内,冬季取低值、夏季取高值。不仅如此,还应配以冬、夏季适应环境的衣着予以调整。这样,兼顾及了人类本身适应自然环境的健康需求;又顾及自然环境允许人类长期可持续的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