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充乳糖酶对轮状病毒肠炎病情影响的研究

2015-11-29严仍林

安徽医专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乳糖酶乳糖轮状病毒

严仍林

◇临床医学研究◇

补充乳糖酶对轮状病毒肠炎病情影响的研究

严仍林

目的:观察补充乳糖酶对轮状病毒肠炎病情的影响。方法:将71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乳糖酶治疗组与对照组,乳糖酶治疗组加用乳糖酶口服,观察两组疗效及疗程。结果:乳糖酶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4.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糖酶治疗组在疗程上也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补充乳糖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关健词】乳糖酶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疗程

轮状病毒肠炎是引起婴幼儿寒冷季节腹泻的最常见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部分患儿因继发乳糖酶缺乏,导致腹泻迁延不愈。通过口服乳糖酶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对患儿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现就我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诊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71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1例患儿年龄4个月~3岁,男40例,女31例,入院时病程1~6天,均有腹泻黄色稀水样或蛋花样便,每天5~10余次不等,25例伴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37例伴有轻度脱水,11例伴有中度脱水,粪便显微镜检查17例偶见少量白细胞,其余均无明显异常,粪便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尿半乳糖测定阳性。符合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儿在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患儿均予以平常饮食,根据其脱水程度及脱水性质分别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肠道微生态疗法、肠黏膜保护剂等综合冶疗基础上,乳糖酶治疗组加用爱宝乳糖酶口服,每次1包(含乳糖酶60mg),于每次进餐前15分钟用少许温开水冲服。

1.3疗效判断依据2009年《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专家共识》上的标准来评定治疗效果[2]。如治疗3天内大便性状及腹泻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者判定为显效;如治疗3天内大便性状好转及腹泻次数减少50%,全身症状明显改善者判定为有效;如治疗3天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仍无好转或恶化者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所得数据以±s表示,两组间结果比较采用x2分析、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治疗72小时疗效。总有效例数为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所占比例即为总有效率。两组总有效率有差别(P<0.01)。表明乳糖酶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表1 乳糖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疗程比较乳糖酶治疗组平均病程(3.62±1.46)天,对照组平均病程(4.59±1.87)天。应用t检验,t=2.61。乳糖酶治疗组在疗程上也比对照组缩短(P<0.01)。乳糖酶治疗组在用药期间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3 讨 论

乳糖是母乳及乳制品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主要的能量来源。乳糖酶是一种由小肠细胞分泌的消化酶,其功能是消化乳糖。乳糖酶缺乏会引起乳糖消化吸收障碍,出现以腹胀、腹痛、腹泻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时称为乳糖不耐受。当乳糖酶缺乏只引起乳糖吸收障碍而无临床症状时称为乳糖吸收不良。

当轮状病毒侵入患儿机体后,最易侵犯空肠上端,在其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导致肠黏膜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坏死,小肠黏膜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减弱,同时受损空肠上端黏膜细胞分泌乳糖酶数量减少、活性降低,不能有效消化乳糖,乳糖滞留在肠腔内,被肠道内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如蜡酸、丙酸、丁酸等和气体如甲烷、H2、CO2等,使肠腔渗透压升高,导致腹泻迁延不愈[3]。轮状病毒肠炎可并发乳糖酶缺乏,据报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约90%存在乳糖不耐受[4],因此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尿乳糖酶检测,并且适当补充乳糖酶,是十分必要的,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在医用乳糖酶未研发之前,以往临床上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合并乳糖酶缺乏,多采用暂停母乳或购买高价无乳糖奶粉,前者影响患儿正常的饮食需求,后者增加不必要的经济开支。因此解决乳糖酶缺乏的根本措施不是限制乳糖的摄入,而是补充人体所需的乳糖酶[5]。乳糖酶相关口服类产品已经过人们长期生活实用的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本研究补充的爱宝乳糖酶其有效成份为β—半乳糖苷酶,是米曲霉发酵的产物,通过对发酵液的提取获得。由米曲霉而来的乳糖酶属于酸性乳糖酶,在体温和酸性条件下有最大活性。因此口服乳糖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既安全有效,又经济实用。

1王卫平.儿科学[M].第S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1~254.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S):634~635.

3杨宇,杨跃萍,姚梦霖,等.乳糖酶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 (15):24~25.

4王娟,刘寓,李莲.乳糖不耐症对A群轮状病毒患儿病程与转归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 19(11):117~11S.

5顾岚,王红叶,胥玲.乳糖酶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7):S19~S20.

/(编审:李春施仲赋)

Study on effects of lactase on rotavirus enteritis disease

Hefe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Anhui,Hefei 230011,Anhui
YAN Reng-lin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lactase supplement on rotaVirus enteritis disease.Methods:71 pediatric rotaVirus enteritis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acta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lacta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oral lactase , then efficacy and course of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lacta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4.4%,and the comparison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was 74.3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1).The course of treatment of the lacta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i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lactase supplement to treat rotaVirus enteritis can improVe the efficacy and shorten the treatment.

Lactase; OtaVirus; Enteritis; Efficacy; Course of treatment

R725.1

A

1671-S054(2015)05-001S-02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安徽230011严仍林,男,主任医师

2015-07-27收稿,2015-08-21修回

猜你喜欢

乳糖酶乳糖轮状病毒
小儿乳糖不耐受咋回事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婴儿乳糖酶缺乏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号称能告别“乳糖不耐受”的牛奶靠谱吗?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用食品安全级载体
——壳聚糖固定化乳糖酶条件的优化
舒化奶“终结”不了乳糖不耐症
一起兔轮状病毒的诊断
微生物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