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义场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2015-11-29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词汇范畴语义

丁 平



语义场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丁 平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

引进语义场原理引导学生从已知的语义场通过归纳、联想、推理向新的词汇推进,从而在联系新旧知识过程中有意义的记忆词汇,避免孤立枯燥地记忆。在应用语义场吸附新词过程中,笔者根据深加工理论,提出两个策略以轻松记忆。

语义场;词汇记忆;编码;深加工

一、高职学生的词汇记忆问题

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在当今的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受到广泛地认可。作为高职学生,因为是专科生,更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所以有更迫切通过四级的心理(虽然四级现在已没有及格线一说,但是425分已然成了学生和社会认可的分数线),可是他们基础薄弱,其中词汇量不大,是通过四级的最大的拦路虎。然而,教师对词汇量的教授策略不注重,一般是先领读发音,然后讲解意思,负责一点的老师还会让学生听写巩固,老师枯燥地教,学生枯燥地学,学生是记了又忘,忘了再记,甚是苦不堪言,许多高职学生因为自我管理能力弱,久而久之,就放弃通过四级的决心了。因此,本文针对此现象,探索如何优化教词汇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有信心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二、词汇记忆理论

Craik和Lockhart的记忆深加工理论认为记忆的保持不在于复述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加工方式的差异,加工层次越深,记忆保持越好。认知加工包括两个层次:形式加工层次,即语音和词形的加工;语义加工层次,指一个词得到识别后,还可以与其他词建立联想,与有关的表象和故事联系起来。前者为浅层次加工,后者为深层次加工。学生对信息加工层次越深,保持效果越好。英语词汇学习效果能否得到提高关键在于词汇是否得到深入的编码加工。只注意视觉形式和声音的编码层面较浅,较容易遗忘;注意词的意义则牵涉到较深层次。所以机械地重复念一个词或字符串的学习效果不如思考其意义联系的好[1]。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要主动地作用于信息,比如说,在各记忆项目之间形成有意义的联系,尽力把它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等等。这样才能把信息整合到长久记忆的知识结构中去[2]。可见,新信息的记忆应当与头脑中已有的旧知识相联系,才能记得牢。只有对材料进行语义层面的剖析,强化新词汇与已有词汇和语篇联系,才能使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痕,在长时间记忆中得到长久保持。

记忆信息要经过输入、编码、储存、提取等过程。词汇并不是孤立地存储在人的记忆中,而是分门别类地编码后存储起来的,词汇之间由语义关系形成语义网络[3]。在学习新词汇时,我们可以联系语义网络进行语义理解、编码、存储,从而达到深度加工词汇的效果,这样,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不再觉得那么枯燥和单调。虽然这个过程费时费力,可一旦完成,新学的词汇更能保持长久的记忆,且学生的词汇心理结构更清晰合理,词汇的提取和使用更不易出错。

三、应用语义场记忆词汇的原因

语义网络,即语义场,语义场内的词汇为什么是分门别类地梳理在一起的?如果我们没有按照语义场的顺序记忆存储词汇在大脑中,这些词汇犹如电脑中的磁盘碎片。磁盘碎片应该称为文件碎片,是因为文件被分散保存到整个磁盘的不同地方,而不是连续地保存在磁盘连续的簇中形成的。硬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反复写入和删除文件,磁盘中的空闲扇区会分散到整个磁盘中不连续的物理位置上,从而使文件不能存在连续的扇区类。这样,再读写文件时就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读取,增加了磁头的来回移动,降低了磁盘的访问速度。对硬盘进行碎片整理可以把硬盘上分散的文件重新组织成一个连续的整块,因而提高运行速度。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把电脑硬盘(人脑)想像成一个个箱子。没有碎片(或分段存储)的硬盘是这样在大脑中存放的:

1112222333333344

如果删除了2号文件,存放结构是这样的:

111 333333344

如果有一个新文件要存进硬盘,如果这个新文件是一个大文件,就会利用原来空的位置,结果就会是:

1115555333333344555555

如果要打开5号文件,那么电脑要在两处寻找该文件,时间一长,由于多次删除和添加文件,文件就会变得这样:

13333912445913593115199

如果要找到9号,就得找5个地方,也许需要更多地方。因此,硬盘需要经常碎片处理。上面碎片在处理后会变成这样:11111123333334455599999,处理后电脑就能快速按照顺序搜索到所有的9号文件。词汇场也是如此,把相关的词汇组成一起,以减少学生的大脑搜索负荷,提高提取速度。

因此,我们在习得词汇时,要把新学的词储存到它所属的范畴中,同该范畴中其它成员建立必要的联系。语义场的组合方式能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把新学的词汇编入所属的语义场中。本文研究语义场的组合原理,以指导学生正确地语义编码,从而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四、语义场理论

(一)聚合语义场

1.聚合语义场概念

德国学者J. Trier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语义场概念,该语义场被人们认为是聚合语义场,聚合语义场涉及到上下义关系词、同意词和反义词。上下义词:例如,上义词鱼类(fish),受其支配的下义有海鱼(sea fish)和淡水鱼(freshwater fish),海鱼下层有鲨鱼(shark)、鲸鱼(whale)、金枪鱼(tuna)、三文鱼(salmon)、鳕鱼(cod)、沙丁鱼(sardine)等,对于这些下义词而言又可以成为上义词,构成各自独立的语义场。属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在语义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义词如: resume和C.V.,反义词如:male和female。

2. 聚合语义场优点

聚合类语义场用于有分类、分层关系的概念。利用聚合类语义场记忆新词汇有如下优点:

首先,词与词之间层次分明,词汇之间的区别清晰明了,这样的组合规律可以使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掌握词汇。如果把一个语义场比作是一个图书馆的书籍,那么这些书籍则是分门别类地被存放在图书馆的不同层次的科目和类别体系下,只要搜索该书的存放编码就能搜索到想要的书籍。例如,学校分为elementary school(小学),secondary school(中学),high school(中学),higher school(高校);其中中学可分为初中(junior high school)和高中(senior high school);年级可用the 1stgrade,the 2ndgrade,5thgrade等表示,高校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还可用freshman,sophomore,junior,senior,这样的有条理地学习学制系统,学生在下次碰到high school时,就能在记忆库中迅速提取“中学”两字,而几乎不可能按照汉语思维提取成“高中”了。

其次,学生容易扩展词汇量。由lion这个词引出cat、panther、leopard、lynx、puma、jaguar等词汇。由employee这个词引出employer。由employee还可引出clerk,staff等词。

最后,便于学生把分散的、有分类分层特征的词汇连接在了一起组成组块,如图1所示,显示了常用鱼的一组概念,图中没有淡水鱼的分类,因为在英文中不常见,故略。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图1 分类分层词汇图

(二)组合语义场

1.组合语义场的概念

聚合类语义场只涉及有分类或分层特点的词汇,但是不能把有语义联系但没有分类分层特点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另一位德国语言家Porzig提出一类语义场,该语义场被一些学者们称为组合语义场。Porzig的研究是基于对单词同现关系的分析,他研究一个词汇在同一个语境与其它单词同时出现的可能性,比如,bite和teeth,lick和tongue,bark和dog等,这些词是由基本的语言关系连接在一起:用什么咬,用牙齿。用什么舔,显然是用舌头。谁吠?是狗。在组合语义场中,一个单词的出现总是能够预测其它词汇的呈现,因为在这些词之间有期望和预测关系。组合语义场比聚合语义场关系复杂,学生不仅要掌握多个意义,而且需要掌握它的用法和使用的场合。

2.组合语义场的优点

首先,促进学生掌握词汇的新用法。例如,学生根据sound sleep(熟睡)习得sound是“酣睡的”意思,然后在The house was surprisingly sound, though, it was more than two hundred years old.这句话中看到,sound和house搭配,从而得出sound是“牢固的”意思。

其次,组合搭配能促进词汇与语境衔接。组合搭配是词汇间语义上的选择或制约,是词与词之间概念意义上的组合搭配,搭配的词项经常在同一语境中共现,它们之间存在较固定的语义联系。如,ill和doctor,nurse,hospital搭配,ill和医院的情境相联系。

五、应用语义场理论记忆新词汇策略

根据聚合语义场理论,在教授有分类、分层特点的新词汇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同一语义场的词进行归纳总结和联想。对于没有分类分层特点的新词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有修饰和搭配关系的词进行联想和总结。这样,新的词汇不断被吸附到已学的语义场中去,新的知识和旧的、有系统的知识相联系,其记忆效率可见是极佳的。笔者从深度加工原理角度思考,提出两个应用语义场记忆词汇的策略。

(一)从熟悉的词汇入手,向新的词汇辐射,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语义场

有研究表明,应用聚合语义场学习新词汇时,学生的记忆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是有些概念的分层网络极为庞大和繁多,教师一次性呈现的词汇过多,分层过细,导致学生记忆超负荷,词汇搞混或记不住。例如,海鱼(sea fish)的下义词有很多,除了上文提到的种类,还有海鲤(sea bream),黄花鱼(corvina),箭鱼(swordfish),旗鱼(sailfish)等,这些鱼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太被使用,没有很大的学习价值,因此使用聚合语义场教授新词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记忆常用的、高频率的词汇。

在应用组合语义场,以熟悉的词汇向新词汇推进,符合原型范畴理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Rosch.在研究颜色范畴时发现,焦点色比非焦点色在认知上更突显,更容易被儿童习得,在短时记忆中能被更准确识别,也更有利于长期记忆[4]。原型是范畴内最典型的成员,是词汇场中的中心词汇,越是中心的词汇,越是常见的,越是容易被记忆;越是边缘的词汇越是不常见,越是不容易被记忆。原型理论学家认为,一个范畴的某些成员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知更鸟作为“鸟”这个范畴的例子比鸵鸟好,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这个范畴的例子比自行车好,苹果作为“水果”这个范畴的例子比无花果好。换句话说,知更鸟、汽车和苹果在各自的范畴内比其他成员更具有典型性,是各自范畴内的原型,所以,对它们的认知和学习更容易。一般来说,人们对范畴的习得是从范畴中心的成员人认知开始的,随着对范畴认知的深化,人们对范畴边缘成员的认知深度和广度也都相应提高,而熟悉的词汇往往是容易理解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特征,位于词汇网络的中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边缘的陌生词汇通过推理联想进行推进,从而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轻松习得新词汇。

(二)增加知识储备,以熟悉的语境推理和理解陌生词汇的意思

李运新在《英汉语篇翻译》中指出,“一个词和词组,在词典里是孤立的,但一旦用于具体的语篇中,它就形成了整个语篇结构的一部分,与其它词语构成一个有机的编码系统及上下文,并和特定的语境相关联。”[5]例如:文章中job hunting,interview,resume,application letter,employer构成了工作有关的语境,而这个语境是我们熟悉的语境,这些词汇就工作主题在大脑编码时是相邻的,形成一个语义场,如果在该文中出现head hunter这个词汇的时候,应该不难推理出是猎头公司的意思。增加知识储备的原理是把一种语境看作一个语义场,通过语境吸附更多的词汇到该场中。有时,我们未必知道一个语境涉及到的英语词汇,但是通过英汉互译,照样能吸附新的英语词汇到该语义场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意味着掌握更多的语境,例如,A paper usually has a list of references at the end. 从来没有接触过论文的学生就不确定reference是什么意思,可能知道是“参考”的意思,但是具有论文方面的语境知识的学生就会轻松地推理出是“参考文献”的意思。

六、结语

总之,本文的目的是首先引进语义场原理,引导学生架构多层次、多维度的语义场,然后从已知的语义场通过归纳、联想、推理向新的词汇推进,从而在联系新旧知识过程中有意义地记忆词汇。在此语义加工过程中,笔者根据深加工理论,提出两个策略:策略一是从中心词即熟悉的词汇入手,策略二是增加知识储备,触及新词汇。该两个策略能使得学生应用语义场吸附新词汇功能,轻松习得、记忆新词汇,从而使高职学生征服四级词汇,从而征服大学英语四级。

[1]Craik Fim, Lockhart R S. levels of processing: 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 [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72(11).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陈永明,罗永东.现代认知心理学:人的信息加工[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李运新.英汉语篇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杜,1998.

(责任编辑吕玉英)

Semantic Field Theory and College Vocabulary Teaching

DING Ping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antong, Jiangsu 226007, China)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semantic field theory, and leads students to expand to new vocabulary from learned semantic field by inducing, associating and reasoning, thus enabling students to memorize vocabulary meaningful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linking learned knowledge and new knowledge instead of memorizing words tediously and separately. While utilizing semantic field to absorb new words, the author suggests two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deep-processing theory, one is to memorize from familiar words, and the other is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to touch new vocabulary.

semantic field; vocabulary memorization; encode; deep processing

G642.41

A

1008—6129(2015)01—0019—04

2014—11—30

丁平(1975—),女,浙江富阳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新词汇范畴语义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语言与语义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新词汇研究及其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电视节目主持人网络新词语应用法则初探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The Features of the Composition of New English Vocabul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