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解剖学》启发互动式教学探索与实践①

2015-11-29王永风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1期
关键词:解剖学互动式运动

王永风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山西临汾 041000)

作为正常人体解剖学重要的分支学科,运动解剖学是每个体育院校诸多体育专业中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运动人体科学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每个进入高等体育专业学习的学生,运动解剖学都是他们面临的入门课程,它不但是人体测量、体育保健学以及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理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同样也是也是他们进入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人体测量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又为体育运动训练和实施体育教学提供运动人体科学的理论支持,它在体育相关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在运动人体科学中始终处于活跃领域的位置。所以,是否能够顺利的为体育事业输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成为关键。

作为以探索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为基础,研究运动在人成长发育中的作用,以及对体育动作的技术性与人体运动规律两者关系进行探究的学科,运动解剖学教学手段与知识点中包含着多元化的创新素材,供教师开发、利用和创新,以此适应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方向,满足素质教育对高校创造型人才输出的需求。然而,复杂的人体系统,相对独立的名词术语、多样化的运动形式以及抽象的逻辑性,让运动解剖学教学难度无形加大,学生兴趣不高、持续性差成为事实。所以运动解剖学教学欲求创新突破,其教学法就必须进行改革,实现从讲解到探究,从传统到创新的转变。再加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现在进入大学的都是90后出生的一代人,生理上已属成年人,但心理上仍是青少年,事实上体育专业的学生入校时文化分低基础差,导致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教学困难重重,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运动解剖学教学要想如期实现教学目标,推广课堂互动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1 互动式教学法的内涵及优势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关系的双方,在一个坦诚、民主、平等的环境中,通过问答、辩论等形式,进行互相交流与沟通,探讨与协商,释疑与验证的过程,称之为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可以说是教学双方思维的碰撞与融合,是激发双方进行主动创造、不断创新,从而使教学效益实现最大化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互动式教学,主要是教师以启发为原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它是素质教育突出“双体”作用的直接体现,它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教学,通过教学互动,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使教学一改僵化的局面,成为了动态的、有效的学习过程。互动式教学并非局限于师生互动之上,它是包含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与教学环境互动等多元化的“立体”互动。这种多元化因素,使学生对运动解剖学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与乏味的被动接受,而是充满兴趣与乐趣,充满探索与求知的主动获取,它无疑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互动式教学的本质目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它注重教学互动于课堂每个环节的自然渗透,是深层次地激发双方参与共同学习的欲望,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两者达到有机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1.1 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

“双向互动”是互动式教学特别强调的,这使教学关系双方的平等性与主体性得到保障,成为互动式教学实践的一大特色。它通过对教学双方角色的重新定位,传统教学形成了一次挑战与冲击,成为了新课标背景下突出教学“双体”作用的直接体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了启蒙者、规划者,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了参与者、执行者。互动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了变化,打破了传统的师生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平等主体,围绕主题,积极互动,共同探讨。这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在一种轻松、和谐、合作、活跃的环境氛围中,双方独立思考、亲身亲历,体验着学习的乐趣与成就。使教学双方的创造性、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激发和调动,通过教学共济,推动了学生多角度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让学生更乐于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意愿与想法与他人分享,从而增强自信,提升素养。

1.2 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

教学主体间的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解剖教学实践中,作者借助标本、模型、多媒体、计算机模拟等多种手段改善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时把知识情景化、教学过程时把知识问题化、组织教学时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小组合作学习和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所学的内容,能够使学生的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1.3 能力培养的综合集成

我们经常提到的“能力”,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表现在师生之间交流、合作、思辨、决策、实践组织协调、实践应用能力,以及教师的设计、教学能力和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判断与选择能力等方面,学生能力受传统教学所限,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同样教师教学能力也无法得到充分展现。但通过互动教学,使参与主动进行互动与交流的氛围更加明显,师生双方进行能力展示与实践的平台更加开拓,这种协调同步的发展态势,成为提升双方能力的有力保障。

2 运动解剖课互动式教学法的形式探索

该文以李世昌同志编写第2版《运动解剖学》教材为例,对互动式教学法在运动解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读,根据其难点与重点的不,与互动式教学法优势和特征进行了灵活运用和有机结合,并通过延伸与拓展,形成了以教学双方良性互动为特色、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体系。根据运动解剖课理论内容的不同特点,笔者总结归纳了以下5种具体教学形式。

2.1 语言联系互动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结构,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问题情境,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问题,敢于提尖锐问题,教师有意识地根据课堂教学要求设置符合学生不同层次的疑点,通过答疑会、小组辩论等方式进行讲授与交流,引发争论或共鸣,教师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创造新的焦点,结合学生自己的运动项目,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他们大胆质疑和善于解疑的能力。

2.2 直观触摸互动

根据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模型和标本,并与自身相联系,在简单易行的观察和触摸过程中认真思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对运动解剖学形态结构的感性认识,形成了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直观性,是运动解剖学学习内容的一大特征,因此,选择恰当方法,让学生对形态功能以及形态结构形成一个直观印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是教师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如,在让学生学习“骨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对骨模型或者是骨标本进行观察,让他们通过对实物的直观体验,使抽象的形态结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学生的理解会更到位,也会更深刻。

2.3 活体演示互动

作为人体解剖学中的分支学科,正常人体是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对象,这就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作为一个活体标本而存在。所以通过学生的形体展示来认识肌性和骨性标志这些表面结构,以及基本面和基本轴这些抽象概念,十分形象而具化。学生还可能以动作的形式将某些器官投影位置进行展示,对一些肌肉功能进行解剖分析,将静态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活体演示,将虚幻的想象成为实际的体验,降低知识难度。例如在讲解浅层肌肉背廓肌、三角肌等的形态和起止点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将肌肉形态、功能以及起止点等内容让学生进行初步了解,然后让学生4人一组进行自由结组,并选择一名小组成员担任“人体模特”进行现场展示,其他人通过观察肌肉走向,用带水的毛笔在模特体表画出肌纤维走向和轮廓,标出起止点模特再完成需要这些肌肉发力的各种动作,同学们观察分析体验这些肌肉在近固定、远固定等各种不同功能,并进行讨论、交流以及互相指正,从而实现共同学习和共同成长。这种方法和形式,让人体的形态功能和结构不再是一张平面图,而是立体的、动态的、活的知识。学生在看、听、想以及亲身体验中,繁多的结构、形态与功能逐渐具体、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如为了让学生对“运动轴”这个概念理解的更加深入且到位,教师可以在实施教学时,将学生请到讲台,让他们做一下自己熟悉的体育动作,然后引导其他学生对动作进行分解、分析和讨论。

2.4 形象媒体互动

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运动解剖学很多教学内容,如,一些功能和结构是无法用语言来进行描述或者讲解的,但是多媒体技术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工具。教师借助多媒体将单调的文字创造成为生动的画面,将晦涩难懂的内容制作成精美画面。多媒体通过清晰真实的图片,三维空间的立体展示,让各个器官的运动状态得到动态显示,为学生制造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又形象生动的思维空间,它使学生立体式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同时也使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如,胸廓在呼吸时的运动、胃在消化时的运动过程、心脏跳动时心房和心室的舒缩活动、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时的流动、体育动作时肌肉收缩与关节的运动等都可以通过动画和视频演示,使学生由表及里,透过体表看到实质。学生接受各种感官刺激来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形成正确全面而深刻的理性认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2.5 实践体验互动

运动解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到健身房,到运动实践中去,将运动解剖学知识与实际的健美、健身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借助知识去解释、阐述、分析、讨论具体的现实问题,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打破课堂沉闷气氛,使运动解剖学“应用特性”得到充分彰显。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表现出的个性差异以及认知差异,根据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际,呈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不要受教材限制,适当加入丰富素材,让学生对运动解剖学习产生热情与兴趣,使他们的基础知识更加牢固,应用能力更加完善。

3 互动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运动解剖学与互动教学两者的结合,使课堂教学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教学效果显著。然而在实践与应用中,笔者也意识到互动教学并非简单教学关系的重新构建,它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教师要注重每个环节的把握,确保教学整体效果的全面提升。在应用中教师本身首先的转变观念,更多的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从根本上改革开放、激活思路,其次是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最后注意方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1]王凤丽.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11,17(2):195-197.

[2]王效杰,王正东,颜南.解剖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解剖科学进展,2011,17(6):618,620.

[3]邓仁川,刘蜀生.浅谈解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四川解剖学杂,2011(1):58-59.

猜你喜欢

解剖学互动式运动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解剖学”中文译名的由来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