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①

2015-11-29李新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7期
关键词:课外高职体育

李新华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①

李新华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职业体育素养、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该文对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并就参与者的动机、项目、时间、场地器材、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为促进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 课外体育活动 高校体育 结果分析

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校要把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安排作息制度,保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2015年初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各高校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近年来,海南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该文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该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参与动机、项目、时间,以及场地器材、组织管理等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促课外体育活动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2013级、2014级409名学生(男188人、女221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在各图书馆查阅32篇相关文献,著作11部,同时通过Internet、报刊杂志等途径,搜集相关报道25篇,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严格筛选,并进行了效度检验。共发放450份,回收428份,有效409份。

1.2.3 实查法

对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项目等实地调查,找出并归纳出影响学生参与的相关因素。

1.2.4 统计法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外体育活动认知态度与参与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参与者的态度是体育锻炼的内驱力,它与参与者的体育需求密相关。就课外体育活动认知态度进行调查(很感兴趣、一般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结果显示:37.65%人认为很感兴趣、50.12%的学生认为一般感兴趣,仅有12.22%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态度较为积极。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不感兴趣的仅占4.79%,女生则占18.55%,男生在参与态度上好于女生。参与度方面调查显示:男生参与数为176人占93.62%,女生参与188人占85.07%,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这也反映了该院课外体育活动内容设置、组织安排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没有考虑到不同性别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缺乏引起他们参与兴趣的有效措施,还不能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因此,对女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认知态度低的问题,有针对性设置符合其身心发育规律的运动项目,提高她们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2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频度

按体育人口标准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频度、参与时间和强度进行调查,只有达到体育人口标准才能保证参与者的锻炼效果,同时也是衡量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对每周参与次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每周参与1次占24.73%,2次占27.20%,3次及3次以上占48.08%。男女生之间在参与频度上具有显著性,女生参与3次及以上的占21.28%,男生远高于女生占76.70%。可见该院参与频度相对较低,且男女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调查,得知主要原因是运动项目和运动场地不能满足其课外体育活动需求。

2.3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每次参与体育活动时间少,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就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时间在30 min以内的占31.04%,30~60 min占46.15%,60 min以上占22.8%。进一步对性别进行分析,女生普遍参与时间较短,30 min以内的高达48.94%,60 min以上仅有7.98%,男生参与时间远多于女生,参与时间30 min以内的仅有11.93%。由此可以看出,该院学生总体参与时间较短,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尤其是女生参与时间。因此,通过扩大宣传、增设女生喜爱运动项目等途径,增加学生参与时间,使其达到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

2.4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强度

对参与强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等强度人数最多占45.6%,且男女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低强度占31.87%,比例偏高,且女生远高于男生;高强度占22.53%,男生高于女生。课外体育活动总体而言较为合理,以中等强度为主,但在选择强度上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男生趋向中高强度,女生趋向中低强度。因性别差异,男生多选择对抗性较大的球类项目,女生则更多选择对抗程度小的操类、小球类项目,也符合女性身心发育特点。

2.5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

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具有差异性、具有倾向性和不平衡性。不同性别之间选择参与项目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男生喜欢对抗性较强,竞争较为激烈的同场竞争项目,如篮球、足球;女生则喜欢强度小、动作舒缓的项目,如健美操、武术、隔网对抗项目。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场馆、器材、师资等教学资源限制,使很多时尚健身项目得不到普及和开展;另一方面,游泳、网球、登山等项目虽受到广大学生喜爱,但因场地的限制无法开展。学校尚未把学生全面需求与社会发展大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较少,影响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

2.6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

2.6.1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第一,早操、课间操。目前该院早操组织已“名存实亡”,没有统一的规定和管理,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去参与,无强制性。课间操期间仅仅是在上午第二节课间播放广播体操音乐,学生无人参与。第二,体育社团和体育选项课。目前该院体育社团较多,但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屈指可数,参与者更是寥寥无几。该院体育选项课作为必修课,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部分,开设项目较少,连同学们喜爱的羽毛球课都没有开设。体育选修课方面根本就没有开设。据调查了解下一步该院增加体育选项课项目,增设体育公共选修课。第三,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和单项运动协会组织的各级比赛和运动训练。作为高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校内比赛相对较少,校际间比赛更是少的可怜,仅仅有每两年一届的省大学生篮球锦标赛、田径运动会,每年一届的省足球锦标赛,校内的体育运动会也仅2年一届。

2.6.2 课外体育活动场馆

运动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也是课外体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际调查该院体育场馆人均占有率较低,且利用率低,仅仅有部分小的健身房、瑜伽馆、健美操馆开放,其余的篮球馆、排球馆、羽毛球馆等课余时间暂不开放,这非常不利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虽然有两块田径运动场,但其中一块常年闲置杂草众生,此外室外排球场、篮球场十分匮乏,器材陈旧。按达标要求拥有8000多学生的高校,篮球、排球场地不少于32个,可见运动场地的短缺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2.7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因素

对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调查显示,首先认为体育场地设施因素人数最多占62.35%,其中很多学生因运动场馆和生活区距离较远而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其次是天气因素,海南天气常年高温多雨,而该院更多的活动场地为露天的,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是时间因素,因该院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在校时间短,课业负担重,课程安排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此外,还有个人因素、学校因素、规章制度因素等,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认知度较高,不同性别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度显著性差异;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频度、强度、时间方面男生普遍高于女生,参与项目中男生更喜欢对抗激烈运动项目,女生则喜欢舒缓、对抗性小的项目;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较为单一,相关规定和管理制度缺失,体育选修课项目开设少,对外交流较少;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场地器材因素、天气因素、时间因素等。

3.2 建议

第一,提高领导重视程度。成立专门机构,制定课外体育相关管理制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课外体育活动列入各部门工作内容之一。第二,扩大宣传。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加强宣传,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形成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第三,增加资金投入。增加对体育场馆建设投入,完善各种体育设施,尤其是学生喜爱运动项目的场馆器材设施的投入。第四,积极引导。对课外体育活动正确引导,派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减少运动事故发生。

[1]张宗伟.济南市高职类院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2]朱存各.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D].苏州:苏州大学,2010.

[3]刘园园.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1.

[4]吴有凯.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思考[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42-45.

G80-32

A

2095-2813(2015)09(c)-024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240

本文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院级项目《影响我院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关因素研究》(编号:hnjm2014106)的主要研究部分。

猜你喜欢

课外高职体育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取经之路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