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研究

2015-11-29孙莹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7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运动少数民族

孙莹

(延边州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吉林延边 133000)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研究

孙莹

(延边州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吉林延边 13300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思想文化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显示了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在独特生存环境中的生存轨迹,当前探讨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研究,对于保护传统民族的文化特征意义重大。该文分析了研究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阐述。

少数民族 体育 传统性 研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国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化的辉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创造了独具体育风格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弘扬与传承民族精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具体是指我国主体民族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它们是少数民族人民世代相传,具有显著民族特征的体育。从整体上看,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具有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以及形式多样的特征。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处偏远落后的地域中,其自然条件以及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差,正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在,锻炼出少数民族强健的体魄以及独特的体育文化。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并不是孤立、单一的,它们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分析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时,不可将其隔离开来,因与多民族文化结合起来考虑。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从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以及生活习惯,可以说,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的融合中形成的。进入新时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革,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淡忘、流失。少数民族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面对当前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流失的现状,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对策,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进而为团结少数民族,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奠定基础。

2 研究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处于被淡忘的处境中,这一现状的出现将十分不利于我们团结少数民族,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由此可见,当前研究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次,有史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问题,进而为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不断努力。作为一个历史久远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体育文化也是灿烂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不管什么时期,我国人民都十分注重发展体育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体育运动,一方面能够强健人们的体魄,增强人们的体质;另一方面,通过体育运动,也能够磨练人的意志力,为形成优秀的个性品质奠定基础。

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创造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体育文化,各少数民族也同样发展了其特有的体育文化,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与汉族的体育文化不断的联系,既相互作用,又有着各自的特色。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与中华体育文化一样,历史悠久,但是它还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同时也兼具了娱乐性、竞技性以及文体统一性的特征。对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进行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其研究价值巨大,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既体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价值,从他们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我们发现身体美、运动美、服饰美等一系列特征,这些独具特征的民族特征对于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意义重大,而且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是现代体育所不能比拟的,它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3 少数民族体育的特征

3.1 自发性

少数民族的体育带有明显的自发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易受地域条件与自然环境的制约,所以致使很多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以嬉戏、娱乐的方式延续。像我国藏族的骑“牦牛”、朝鲜族与苗族的“荡秋千”以及青海牧区的“抱沙包”等,都十分兼具嬉戏、娱乐的意味。研究调查也显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达上千种,但是,大多数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娱乐性为主,缺乏进取精神与竞争意识,这种现状的出现也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往往是以一种娱乐性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本民族的体育运动。相关的研究调查显示,在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中,即使是具有一定的竞技意识,也很难超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局限性。可以说,少数民族体育局限性是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的缺陷,致使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自觉的将体育运动项目转变为嬉戏与娱乐的形式,而有关竞技的成分相对比较低。从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自发性上来看,我们能够得出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属于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代表不同的民族文化,如若对我国不同区域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进行分类,则可以充分按照地域特色分,以南方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可以归为山地体育文化的类型,而西北地区与内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半干旱的体育文化,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其体育文化可以划分为高原文化,而在西北牧区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可以归为草原文化类型。

3.2 民间性

每个少数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属于自己的民间特征,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往往是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升华而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我国的少数民族没有统一的文字,他们体育的教育手段往往是通过言传或身教进行的,一些体育活动动作的形成大都是在他们的生产劳作中形成的,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模仿性。这种模仿性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间的交流与学习方式,同时从侧面上也能够反映出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对少数民族体育形成的影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民间性特征较明显的当属我国黑龙江流域与乌苏里江地区的赫哲族,该民族的人民长期从事捕鱼业,在长期的生产作业中,赫哲族的人民便积累起了丰富的捕鱼经验。处于河流的地理位置,使得该族的人民对鱼类的习性非常了解,他们常用的捕鱼手段是用鱼叉叉鱼,只要位置正确,定能叉到鱼。由于该地区以捕鱼业为生,所以很多父母教下一代叉鱼技巧,而叉鱼技巧的学习,就是让孩子们练习叉草球,长此以往下去,该民族的人便创造出一种十分有趣的体育活动就是叉球运动。此种运动的方法是一手拿鱼叉,一手将草球放在地上滚动,象征着鱼儿在水中游动,这时握叉的人可以选择好方位向下努力叉球,叉到草球意味着获胜一次,通过练习叉球,能够很好的训练孩子们的捕鱼技巧。赫哲族叉球的体育运动项目带有明显的民族性特色,此项运动既可以训练当地人的捕鱼技巧,又可作为一项娱乐的体育运动项目,为民族体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同族性

所谓的同族性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族之间的认同感、民族性以及集体荣誉感,是同族人对共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认识。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辉煌的汉族文化与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少数民族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他们的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体育资源。当前,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的传统性研究,既可以发掘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另一方面也为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少数民族体育的同族性,是几个具有共同民族特征少数民族对一项体育运动的认同,它是民族群体所共有的,且区别于其他的民族的体育文化。例如,我国傣族人民的孔雀舞、满族的珍珠球运动以及白族的霸王鞭运动等都是少数民族体育同族性特征的生动体现。从传统性上分析,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加之少数民族体育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认同感,这种民族的认同感使得少数民族聚合在一个群体中,为共同的体育文化做贡献。少数民族体育的同族性,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少数民族对共同体育文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使得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在本群体中得到大力推广,从而也为增强本族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在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中,民族的认同感是民族体育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基础。

4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影响因素

4.1 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

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环境不同于汉族的,他们大都生活在高原以及草原地区,受不同环境与历史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俗。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渐渐形成了具有他们本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是,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来讲,他们都是别具一格的,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是少数民族在不同环境以及历史阶段中创造出的特有成果。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属于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它也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为广大少数地区的人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娱乐方式。民俗会一代一代的传承,可以说,民俗已成为了一个民族共有的行动方式,因为有了民俗,民族文化才能够不断的进行传承,民俗文化已成为了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下,不断的发展,传播,为其他民族所喜欢、接受。可以说,通过民俗,我们能够观察到历史长河下的民族体育活动,对各民族的精神有了整体性的了解。

4.2 节日庆典的影响

少数民族有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从整体上看来,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必然与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可以说,这些节日庆典是少数民族体育产生的基础。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也属于民俗的范畴,通过举行节日庆典,我们能够了解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通常看来,少数民族在举行节日庆典时,一些民族体育运动便有了其活动的机会与场所,像我国少数民族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在节日庆典上展现的一项民族体育项目,民族体育在节日庆典上的出现,能够为节日庆典增添娱乐的氛围。如若对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活动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无论是祭祀型的节日活动,还是娱乐性的节日活动,都离不开民族体育活动,可见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深受节日庆典的影响。例如,在贵州苗族人生活的地区,年年都会有龙船节,这种节日是为了祈祷风调雨顺,每当龙船节到来时,当地的人们就会举行龙船比赛,十几只龙船齐头并进,场面十分的热烈。还有我国台湾地区的高山族排湾人每隔五年便会举行一次大的祭祀活动,以求得到祖宗的保佑,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当地的很多百姓都会参加竿球比赛,以盛大的体育活动来增加节日的氛围。

4.3 受孔孟儒家文化的影响

孔孟的儒家文化对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影响深远,其中受孔子的“仁”“礼”“中庸”思想以及孟子的“仁政”思想最多。可以说孔孟的儒家思想对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极远,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儒家思想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孔子的“中庸”思想,就被应用到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中,少数民族在其体育运动中往往会恪守“中正平和”的运动理念,在少数民族的武术搏击运动中,要求选手要有温良供让的态度。受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具有了浓厚的道德色彩,一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往往通过开展体育运动来对人民实行伦理教化,促使少数民族都能够和谐相处。在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中,比赛的胜负固然重要,但是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往往更看重道德教育,道德为先,是少数民族进行体育运动应坚持的理念。

5 结语

中华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支持,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是灿烂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体育必须进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保留少数民族体育中的精华,剔除其不合理的部分,不断壮大少数民族的体育事业,从而为全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王治.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政策法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2]夏晟.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郭礼.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途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157-160.

[4]陈振勇.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热点问题分析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20-24.

G85

A

2095-2813(2015)09(c)-019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193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运动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体育运动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