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京体育大学 “高参小”项目看体操在学校的推广
2015-11-29何晖
何 晖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基于北京体育大学 “高参小”项目看体操在学校的推广
何 晖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1 项目介绍
“高参小”项目为了提高普通小学的办学水平,借助高校在体育、美育等方面的专业素质和优势资源,在小学正常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供专业支持和帮助。北京体育大学的“高参小”项目从2014年下半学期开始参与农大附小、东北旺中心小学、回龙观中心小学、回龙观二小、霍营中心小学等5所小学的体操教学,体操项目的教学主要由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教研室的教师及在校研究生负责,教学内容及器材使用由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教研室的老师负责编排与选定。
2 参与前小学体操教学现状
2.1 学校担忧
参与学校的状况基本上代表了我们现阶段体操教学的整体状况,在对参与学校的教师访谈中得知,教师们一致认为体操对锻炼孩子的整体素质非常有益,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安全是放在首位的,而体操项目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练习中很容易出现教学事故。因此,不论是校领导还是学校教师,更倾向于选择学生容易掌握且相对易操作的田径及球类等其他内容,再加上传统的体操课内容枯燥、教法单一,学生也不太喜欢。
2.2 师资力量薄弱
体操动作不仅对学生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自身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调查的5所小学中有3所学校没有体操专项教师,多数是在学习普修时练过,毕业后就再没接触过。体操是技能类项目,需要经常练习巩固,其辅助手段保护帮助则是保障学生安全及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必需技能。访谈中一些教师长时间不接触体操,且在学校学习时为非体操专项,也没怎么练过。
2.3 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现阶段学校的体操课内容主要是广播体操和队列队形,对于其他垫上动作及器械内容没有开设。队列队形是体育课必备内容,而广播体操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致不高。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得知,学生在比赛时能用心做,平时就是应付、活动活动身体。
3 “高参小”项目的实施
3.1 学校支持,家长认可
“高参小”项目开展1年来得到了各参与学校领导及家长的认可及肯定,“高参小”项目的开展提升了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品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提升了学校的教师团队的业务水平,最为关键的是学生学到了技能,体验到了乐趣,提高了锻炼兴趣,并最终赢得了家长朋友的肯定。媒体也多次报道,“高参小”项目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择校难的问题。
3.2 教学师资力量雄厚
北京体育大学参与“高参小”项目共有体操专项的在校研究生15名及教研室的教师5名,参与的5所小学都有专门负责的体操教研室的教师,课上还有1名本校教师辅助教学。所有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进行培训,定期安排教学交流,就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在学期末各学校组织安排教学成果展示,以便各学校间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3.3 课程内容及组织的多样化
此次“高参小”的内容设置,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体操技能和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教学组织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垫上、蹦床、跑跳、单双杠和平衡木等7方面的内容;考虑到风雨天及雾霾天气等因素,合理安排了反映、弹跳、柔韧等方面的游戏内容;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多用鼓励式的语言,优秀用“很棒”、良好用“不错”、一般用“加油”等激励性的词语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以不断进步。在教学组织上考虑到课上的保护与帮助,安排2名教师分组教学,学习不同的内容,轮流使用器械,以提高练习密度,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安全性。
在期末测试中显示,新内容学生的完成率为90%,优秀率平均为33%,可以看出新内容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掌握,只有在完成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其兴趣培养。课程内容设置简单,重在提高质量,从小培养学生体操意识。
3.4 体育器械的多样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操课程的开展顺利与否同样如此,各学校开展“高参小”项目以来,相继购买了蹦床、单双杠、垫子和平衡木,但到目前为止,还有部分学校器材没有到位,如缺少平衡木等,导致该项目内容的教学无法顺利开展。2014年7月,在八一体工大队举办的首届“快乐体操”培训中,邀请到小小体操馆及英士博体操俱乐部的教师来做演示,其内容新颖,吸引学生的关键在于器材设计得科学合理及其多样化,不是一件器材对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通用,而应根据年龄段分开设计。小孩对新颖事物的兴趣更大一些,相对来说,适用于成人的生硬的单双杠就不是特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高参小项”目的启示
4.1 体操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需要创新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编写不同的教材,体操内容应强调基础性、实用性,教学内容首选学生能完成的,内容丰富,不能一提到体操就是前后滚翻、单双杠,应多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垫上动作;体操课的教学可以由多位教师共同完成,强调安全的同时,练习密度也要加强,可以借鉴一些国内外俱乐部的教学方式来满足教学需求。
4.2 体育器材要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课外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传统的教学器材需要相应做出调整。单双杠不再是体操的代名词,学校可以购买适合学生阶段的蹦床、平衡木,设置的器材需要形式多样化。有了器材,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变换不同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提高了,传统死板统一的教学模式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
4.3 体育教师需不断学习
体育课上教师是总指挥,一节课的效果如何,体育教师作用巨大。现在的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项,但在基层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教授不同学科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掌握不同技能,一专多能就显得非常必要。
[1] 张予南,高留红,谢建中,等.对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热与冷”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G831.3
A
1674-151X(2015)12-087-02
2015-11-14
何晖(1988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