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休闲参与、休闲制约与休闲满意度的关系①

2015-11-29朴正汉徐嘉璘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6期
关键词:娱乐性制约人际

朴正汉 徐嘉璘(延边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



大学生休闲参与、休闲制约与休闲满意度的关系①

朴正汉徐嘉璘
(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摘 要:通过实证考察搜集所需资料,分析大学生休闲参与、休闲制约与休闲满意度的关系。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休闲活动参与类型以娱乐性和社交性活动参与程度居多;休闲制约因素以结构性制约为主;休闲满意度以放松及心理层面的满意度最高;休闲参与和休闲制约有着显著正相关;休闲参与和休闲满意度有着显著正相关;休闲制约对休闲满意度有着显著负相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具体建议,作为大学生休闲活动推广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休闲参与休闲制约休闲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政策的制定和休闲意识的提高,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加,逐渐地更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休闲生活规划,期望能从中获得满足和幸福感。因此,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和经验中,可以意识到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休闲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1]。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是踏入社会前的重要时期。大学生休闲活动是大学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体验,参与休闲活动对改善休闲生活的认知和态度、健康的休闲方式、社会支持等都会有着影响,让学生能顺利从事休闲活动提升生活质量,对他们的社会化和成熟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Iso-Ahola(1980)指出,如果个体在休闲参与中遭遇各种制约带来的挫折,将会使个人在休闲活动中无法获得适当的满足经验,容易因某些休闲制约的问题阻挠了参与休闲的机会。在人们休闲生活中,休闲制约是指限制休闲偏好的形成或阻碍人们参与并享受休闲的因素。倘若能够了解大学生参与休闲活动时所面临的制约或其不愿参与的原因,将有助于休闲活动的推广。Crawford & Godbey(1987)指出,结构性制约因素不仅干预休闲偏好和参与,而且主要通过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的作用严重影响参与休闲的偏好。家长、学校和成年人能够通过休闲活动对青少年的积极成长产生促进或是阻挠的作用。当能动性、兴趣开发、自主约束和自主机制被抑制或得不到充分发展时,个体不太可能养成健康和富有成效的行为。因此,政府、学校和社会必须给青少年提供休闲基础设施、休闲机会、休闲项目和服务,从而让他们能全面利用于个人成长的休闲环境[2]。

大学课余生活中休闲参与因不同经验、环境的影响,使得个体都有其特殊的需要,寻求表现及要求得到的满足需求差异很大,参与过程中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其休闲的程度和体验,分析大学生休闲参与和休闲制约因素的情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了解大学生休闲参与、休闲制约和休闲满意度间的关系,对休闲参与、休闲制约、休闲满意度作整体性的探讨,分析休闲参与所感受满意度的差异,并探讨学生的休闲制约对其休闲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将可提供规划改善大学生的休闲环境和休闲品质,增加大学生群体休闲活动参与意愿和参与后的满意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为揭示大学生休闲参与、休闲制约与休闲满意度的关系,把延边大学男女学生选定为调查对象后,抽取延边大学5所大学,即延边大学、延边大学医学院、延边大学农学院、延边大学科技学院、延边大学艺术学院进行调查,问卷共发出500份,除去回答不认真、选项漏选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46份,有效率为93%。

1.2研究工具

研究中使用的休闲参与量参考Ragheb(1980)、尹筱英(2004)、薛娟(2014)编制的量表;休闲制约量表参考Crawford&Godbey(1987)、金渊仁(2006)、嫄刑锺(2012)和Beard & Ragheb(1983)使用的休闲满意度量表作为测量工具。为确保问卷的内在效度,寻访语言学、体育学、心理学专家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讨论并修改编制而成。把休闲制约量表设有3个维度,分为人际制约、结构制约、内在制约,共有21个题项;休闲参与量表设有4个维度,分别为休憩性、运动性、娱乐性、社交性,共22个题项;休闲满意度量表设有6个维度,分别是教育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放松层面、生理层面、审美层面,共24个题项。三个量表记分方式采用Likert 5分量表法,1代表非常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其它数字代表1与5之间的不同程度。受试者在所有层面得分越高,说明越倾向该层面所描述的类型。

1.3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研究资料是否适合因子分析,将大学生休闲参与、休闲制约与休闲满意度量表进行KMO取样适当性和Bartlett’s球形检验,休闲参与量表的KMO=.843,Bartlett’s球形检验=2183.88(P<0.001)达到显著;休闲制约量表的KMO=.874,Bartlett’s球形检验=1399.19 (P<0.001)达到显著;休闲满意度量表的KMO=.870,Bartlett’s 球形检验=2708.90(P<0.001)达到显著,说明以上各量表题项间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量表的信度检验,测量内部一致性,并以Cronbach’s α值来衡量信度。通过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对题目进行信度分析之后,结果显示休闲参与、休闲制约和休闲满意度的整体信度Cronbach’s α值分别为0.87、0.82和0.85,说明具有良好的信度。

1.4调查步骤和数理统计

采用开放型问卷调查,被试者采取自我评价记录法填写问卷后当场回收。对无效问卷进行排除,有效的问卷资料录入在SPSS 20.0统计软件后,采用描述统计、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t检验,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休闲参与、休闲制约和休闲满意度各类型现状分析

结果显示,休闲参与类型中娱乐性(M=3.58)得分最高,其次为社交性(M=3.12),休憩性(M=2.27)最低。说明大学生在休闲参与上最喜欢娱乐性活动,然后是社交活动,从事少的是休憩性活动;休闲制约中以结构制约(M=2.70)得分较高,其次为人际制约(M=2.65),内在制约(M=2.51)最低。说明大学生受到结构性和人际制约的影响较大,而最不受内在性制约的影响。表明时间和金钱等结构性制约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休闲制约因素;在休闲满意度中放松(M=4.18)的得分最高,其次是心理(M=4.09)和教育(M=4.07),审美(M=3.82)最低。说明大学生在放松、心理和教育的休闲满意度较高,而审美的满意程度最低。

2.2大学生休闲参与和休闲制约相关分析

休闲参与和休闲制约各维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休闲参与中社交(r=0.14,p<.05)、运动(r=0.16,p<.05)、娱乐(r=0.16,p<.05)与人际制约因素有显著正相关,显示人际制约越大,大学生越想参与社交、运动和娱乐性的活动。说明大学生参与社交性活动时,更需要朋友或亲人共同陪伴参与;休闲参与中运动(r=0.13,p<.05)、休憩(r=0.14,p<.05)与内在制约因素有正相关,显示内在制约中时间、场地地点等因素影响越大,大学生越想参与运动、休憩性的活动。说明大学生参与休闲活动时,通常要考虑时间、地点等因素;从休闲制约中内在和结构性维度来看,则无一和休闲参与活动有显著相关。说明个体性制约因素和结构性制约因素与大学生的休闲活动参与无相关性。

由此可知结构制约越大,大学生越想参与运动和休憩性的活动,可能是因大学生在休闲场地受限时,或在学业上有一定压力时,只能参与不大空间的室内运动或休憩性的活动;而人际制约越大,大学生越想参与社交、运动和娱乐性的活动,说明大学生通常想要拥有自主权,因此当被要求减少参与社交或娱乐性的活动时,反而越会刻意去参与此类活动。

2.3大学生休闲参与和休闲满意度各维度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休闲满意度的教育维度与休闲参与每个维度都有显著正相关。休闲满意度中社交(r=0.26,p<.01)、运动(r=0.17,p <.01)、休憩(r=0.21,p<.01)和娱乐(r=0.16,p<.05),显示大学生休闲参与活动越多,其教育满意度越高;审美维度与休闲参与的社交(r=0.22,p<.01)和休憩(r=0.13,p<.05)与审美有显著正相关,显示大学生参与社交和休憩性的活动越频繁,其审美的满意度越高;心理维度与休闲参与的每个维度都有显著正相关,社交(r=0.29,p<.01)、运动(r=0.26,p<.01)、休憩(r=0.25,p<.01)和娱乐(r=0.15,p<.05),显示大学生休闲参与活动越多,其心理满意度越高;生理维度与休闲参与的社交(r=0.13,p<.05)、运动(r=0.34,p <.01)和休憩(r=0.14,p<.05)与生理具有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参与社交、运动和休憩性的活动越频繁,其生理性的满意度越高;放松维度与休闲参与的休憩(r=0.16,p<.05)具有显著正相关,显示大学生参与休憩性的活动越频繁,获得放松的满意度就越高;社会维度与休闲参与的社交(r=0.26,p<.01)、运动(r=0.19,p<.01)、休憩(r=0.24,p<.01)具有显著正相关,说明大学生参与社交、运动、休憩性的活动程度高,其社会性的满意度越大。因此,总体而言休闲满意与休闲参与各维度大都有显著正相关,说明当大学生休闲参与越频繁,其休闲满意度就越高。

2.4大学生休闲制约和休闲满意度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休闲制约中内在制约维度与休闲满意度的教育(r=-0.16,p<.01)、心理(r=-0.14,p<.05)、生理(r=-0.19,p<.01)和社会(r=-0.19,p<.01)都具有显著负相关,说明个体制约越大,大学生在教育、心理、生理和社会性的满意度就越低;而从休闲制约中结构制约和人际制约来看,则没有与休闲满意度各维度有显著关系,显示结构制约和人际制约等制约因素与大学生的休闲满意度无相关。因此,说明个体制约与休闲满意度的教育、心理、生理和社会性呈负相关,个体制约越大,大学生在教育、心理、生理和社会性的满意度就越低;而结构制约和人际制约因素与大学生的休闲满意度无相关。所以在推行大学生休闲时,应尽?降低其个体性制约,提升其休闲兴趣及改善休闲能力等方式,以增进其休闲满意度。

3 讨论

以探索性的研究视角,分析休闲参与制约因素在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各个制约因素之间的一致性说明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可靠的,虽然制约因素的各个方面在概念上是独立的,但是它具有内部一致性和测验编制正确性。

研究结果显示,休闲参与和休闲满意度之间有显著正相关。Sneegas(1986)的研究指出,休闲参与程度会影响休闲满意度,休闲参与和休闲满意度之间有显著正相关。Ragheb&Griffith(1982)也发现休闲活动参与越多,则满意度越高。另外,张晓秋(2013)通过典型分析研究发现学生的整体休闲投入越高,在休闲生活满意度有越高的趋势。因此,国内外学者对于休闲参与和休闲满意度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中,大都支持休闲参与和休闲满意度之间为正相关,如果个体越积极投入休闲生活,所获得的休闲满意度越高。Crawford& Godbey(1987)的研究发现无论个人是否存在休闲偏好,一旦有休闲制约因素介入,会导致个人放弃该项休闲活动的参与;Iso-Ahola&Weissinger(1990)提出倘若在休闲参与中遭受到各种制约带来的挫折,将会使个体在休闲活动中无法获得适当的满足经验,容易因某些休闲制约的问题阻挠了参与休闲活动的机会。江宗岳(2013)指出休闲参与和整体休闲制约之间有着负相关。因此,休闲制约与休闲参与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个体的休闲制约越高则休闲参与越低,若休闲制约越低则休闲参与越高。刘佩佩(1999)研究也发现休闲满意度与休闲制约间呈显着负相关,其中若个人心理制约越低,则休闲满意度越高。总之,休闲制约与休闲满意度两者间呈负相关关系,个体的休闲制约若越高则休闲满意度越低,若休闲制约越低则休闲满意度越高。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休闲参与中以娱乐性得分最高,其次为社交性,休憩性最低。说明大学生在休闲参与上最喜欢娱乐性活动,从事少的为休憩性活动。

(2)休闲制约因素中以结构制约得分较高,其次为人际制约,内在制约最低。说明大学生受到结构性和人际制约的影响较大,而最不受内在制约的影响。

(3)休闲满意度中放松层面得分最高,其次是心理层面和教育层面,审美层面得分最低。说明大学生在放松、心理和教育的休闲满意度较高,以审美的满意程度最低。

(4)休闲参与的运动性、休憩性与内在制约因素有着正相关,说明内在制约因素影响越大,大学生越想参与运动、休憩性的活动;休闲参与中社交性、运动性和娱乐性与人际制约因素具有显著正相关,说明人际制约越大,大学生越想参与社交、运动和娱乐性活动。个体制约与休闲满意度的教育、心理、生理和社会性呈负相关,即个体制约越大,大学生在教育、心理、生理和社会性的满意度就越低,而结构制约和人际制约因素与大学生的休闲满意度无相关。

4.2建议

(1)大学生休闲活动不要过重偏向于娱乐活动及社交活动,应多尝试学习、接触不同领域的事务,来发展个人兴趣,改变大学生的休闲习性和参与类型,进而改善个人学习态度与促进成长。参与休闲活动时,对于主要的休闲制约因素,以最少的金钱负担和时间压力下,提高学生参加意愿和休闲质量,改善休闲活动的场所以及教育的态度。

(2)由于研究对象的局限性,难免影响研究结果推论的有效性。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大调查对象来源,可涵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将使大学生休闲生活的研究更具完整性,也可提高研究的外在效度。

(3)在研究变量方面,可扩展探讨其他休闲行为相关因素。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可以从休闲认同感、自我效能感、休闲涉入、人格特质等相关变量,作为研究主题进行探讨,以增进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Kelly,J.R.,& Godbey,G..The Sociology of leisure.State College,PA:Venture publishing.1992.

[2](加)埃德加•杰克逊,著.休闲的制约[M]凌平,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郑宁.大学生休闲态度与休闲阻碍的关系研究[J].青年探索,2008(4):74-77.

[4]江宗岳.上海台北高中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阻碍因素的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

[5]薛娟.大学生休闲运动参与及阻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6]刘清亮,张超慧.基于SEM分析大学生体育休闲满意度与动机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9,4(29):80-83.

[7]徐宝见,陈楠.基于高校大学生视角下的休闲阻碍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J].旅游纵览,2013(4):220-224.

[8]尹筱英.大学生休闲认知、休闲参与与休闲制约的研究[C].韩国休闲学会学刊,2004.

[9]金渊仁.大学生休闲活动类型、休闲制约和休闲满意度的关系[C].韩国观光经营学会学刊,2006.

[10]俞滨.大学生休闲参与、休闲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D].杭州:浙江大学,2013.

[11]黄香姬.大学生的休闲活动类型、休闲认知与休闲满意的研究[C].韩国体育研究,2006.

[12]李朝军.硕士研究生生活形态与休闲特征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13]周静,周伟.休闲限制理论对大学生锻炼行为阻碍因素的探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1):49-53,104.

[14]嫄刑锺.大学生休闲活动参与动机和制约因素的研究[C].韩国体育学会杂志,2012,37(2).

[15]唐卫东.江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16]Iso-Ahola,S.E.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IA:Wm.C.Brown.1980.

[17]Crawford,D.W.,& Godbey,G.C.(1987).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Leisure Sciences,9,119-127.

[18]Beard,J.G.,& Ragheb,M.G.1983.Measureing Leisure Motivation.Joural of Leisure Research,15(3):219-228.

[19]Ragheb,M.G.1980.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Leisure Participatio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Attitude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2):138-149.

[20]Crawford,D.W.,Jackson,E.L.& Godbey,G.A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Leisure Sciences,1991,13:309-320.

作者简介:①朴正汉(1971—),男,朝鲜族,吉林延边人,博士,硕士生导师,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运动心理学和休闲体育学。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152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9(b)-0152-03

猜你喜欢

娱乐性制约人际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制约和促进因素
新时期国产类型电影的创新之路
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民生体育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金融制约“三农”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新形势下新闻舆论监督相关问题浅析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