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策略

2015-11-29费燚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运动农村

费燚

(重庆市綦江区高庙学校 重庆 401432)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地域经济、教师素质、家长观念等其他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一些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锻炼动作比较拖拉,在课堂中不配合课堂教学活动,甚至产生了一些恐惧恐,使得课堂有效性很难得到提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农村初中体育兴趣培养的几点问题。

1 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

1.1 应试教育传统教育观念限制

一直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体育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体育学科作为一门“副科”,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被剥夺,使得体育教学不被重视。在很多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一周仅有一节课的体育课有时会被文化课教师抢占,而学生也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面,他们在体育课堂中想玩也不会玩,更不要说培养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了。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功利化心理,也就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1.2 受到场地、内容及器材的影响

农村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初中学校没有足够的活动场地,体育器材也比较缺乏,这使得正常的体育教学带来了问题,使得一般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因此也影响了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此外,因为场地、器材的限制,很多农村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只是一般的跳远、跑步、篮球、排球、足球教学,再加上一些要求比较死板的体育达标课,如跑800m、1000m等,直接打击了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也是有原因的。

1.3 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限制

传统体育教学中的竞技运动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教师的体育教学往往是遵循着程序化的教学过程,简单地让学生进行模仿、重复某些动作,一定要让学生达到某个标准,学生难免产生厌烦的情绪,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健康发展。一些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不注重了解学生的年龄、性格、特长,选择的教学方法呆板陈旧,一些教师常常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常常讽刺、挖苦、谩骂、斥责、变相体罚学生,学生很容易产生反感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形成,因此导致了师生公开对抗。

2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体育兴趣

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首先要知道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不是一天两天就出来的,也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教师在后天的实践中引导形成。一方面,教师要关注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模式,要熟悉体育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学习和运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要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和为人师表的师德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说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更新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严师的形象,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要真正更新教学观念,与学生交朋友。一方面,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的引导者而非管理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关心和爱护学生,要倾听学生的要求,要真正关心学生的运动情况,而不是一味地硬性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运动冠军,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中,教师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练习机会,要公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实施奖惩时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要经常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随时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匮乏,经费不足,针对此情况,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充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拓宽体育锻炼形式,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匮乏、课程内容不足的问题,进而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因为农村学校占地面积较小,经费不足,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原则,设置适合学生运动的运动器材。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废钢材、旧轮胎设置成水车、钻山洞、爬网、爬墙等快乐运动园地,还可以用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秋千等进行改装形成素质拓展园地等,拓展课堂资源。其次,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传统的体育游戏开发课程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拔河、接力赛、跳皮筋、踢毽子、跳绳、荡秋千、射箭、摔跤、爬竿等活动,选择性地将这些项目作为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要选择适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课特点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强、爱竞争、爱表现自己等都是初中学生的主要表现,在体育课堂中,同一节课教师的注意力、意志力、情绪等心理变化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有效安排教学的内容。例如,结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前部分,情绪集中在课堂后半部分的特点,教师可以将新课内容放置在课堂的前半部分,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安排一些游戏性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学生的好强、竞争力强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也可以在快要下课时组织运动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为了满足每一个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接受能力、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教师应该为学生提出不同的运动目标,采取不同的鼓励措施,引导学生消除恐惧,大胆尝试,取得更好的成绩。例如,在学习跨越项目时,针对体质较差、胆量较小、相对胖不敢尝试的学生,教师要先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先引导他们上前跨越,再增加难度,以防止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2.4 实施科学评价

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就要在评价学生时采取科学评价的策略,确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评价,要结合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表和平时学生的运动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应该是班主任教师、体育教师、家长、学生自我、其他同学等,评价不应该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而应该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几个等级进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结果的确定不应该是由及体育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要综合班主任、家长、学生本人、其他学生体育教师的意见;不仅仅评价学生的运动成绩,还要评价学生在平时教学中的学习态度、意志力、参与度、学习方法、进步情况等,评价结果出来之后应该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促进学生在之后的体育运动过程中做出对比,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5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一些农村学生不是因为不会做,做不好,而是担心做得不好被别人耻笑或是被教师批评,在受到教师的批评之后,很多学生不愿意再进行练习,因而对体育课堂失去了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对自己进行要求,要热情地鼓励学生进行锻炼,还要加上具体的指导,对于运动存在危险和学生害怕尝试的动作要注意保护和帮助学生,让学生有安全感,及时克服困难,增强运动信心。例如,在学习前滚翻动作的时候,针对一些学生团身不够紧影响了动作的质量,这时教师要用安慰的口吻告诉他:“下次练习的时候如果将身子团紧一点,练习的效果会更好。”通过这样的鼓励,学生不仅乐于接受,也愿意进行下一次练习,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

3 结语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一个点头、一个手势、一个微笑都会给学生产生莫大的激励,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激励策略,让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被丧失,让学生的终身运动习惯被有效养成,让学生的身心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崔雅玲.浅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J].体育教学,2001(5):28.

[5]陈祥宝.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J].中国学校体育,2001(1):66.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运动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不正经运动范
新农村 新一辈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