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

2015-11-29郑国辉漳州实验中学福建漳州363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6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教师中学生

郑国辉(漳州实验中学 福建漳州 363000)



小议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

郑国辉
(漳州实验中学福建漳州363000)

摘 要:对中学生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体育课程在中学教学中的发展。目前我国部分学校的中学生身体素质不好,有待进一步提高。该文简要概括了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其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对中学生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进而有效地促进体育能力和行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能力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发展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身体素质并加强锻炼。我国中学为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也日渐开始培养中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体育能力和行为。但目前部分中学在对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进行培养时仍存在诸多问题,该文将通过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严重、学校未向学生提供充分的运动环境以及中学生缺乏体育保健意识等问题的分析,提出具有实际参考意义的措施,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1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的重要性

体育能力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由体育学科中具有实用性的体育知识,能够锻炼身体素质的体育技能,以及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体育技术构建成的一种特殊能力。体育能力的健康发展,不仅受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各项体育活动与体育训练影响,同时也与能够锻炼身体素质的体育技能有关。体育能力是在人本身所具有的生理素质能力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教育与专业的培养,在体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他人的指挥和经验而发展起来的综合能力,是提高人各项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初中体育训练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制定实际可行的教学方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与身体素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较强对体育能力的训练,不仅能够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更为中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由此可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育能力与行为是极其重要的[1]。

2 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严重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便是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严重。在目前我国中学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与改革,中学体育教学也随之推陈出新,要求通过体育实践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体育能力与行为,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意识。但我国部分中学的体育教学仍受过去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由于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并未改变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实践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仍是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在教学示范过程中,体育教师经常做些单一枯燥的体育动作,并不顾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指导其进行体育动作的学习。体育教师颠倒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客体地位,教学形式内容单一,必然导致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在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2]。

2.2中学生缺乏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

中学生缺乏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是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培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对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行为进行讲授和示范,对于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只依靠体育课堂是不够的,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中学生对体育有自己的认识,并有自我锻炼的意识。目前我国部分学校的中学生都缺乏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部分中学生认为在体育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行为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在课后对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行为进行巩固,中学生不理解相关的体育知识,并没有结合具体的现实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相关的锻炼。长此以往,中学生可能无法将体育知识与体育实践有效的结合,从而无法制定适合自己的科学的锻炼方法,由此致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日趋下降,体育能力及行为同样得不到有效的发展[3]。

2.3学校未向学生提供充分的运动环境

在中学体育教学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过程中,起关键性因素的是学校,学校未能够向学生提供充分的运动环境,是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与行为培养存在问题的关键性因素。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与改革,中学体育教学也愈加重视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但是目前仍有部分中学的体育教学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虽然对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极度重视,但是学校内部对于体育教学的相关设施却是不齐全的。比如最基础的体育课程中能够用到的篮球、排球等,学校没有足够的数量供中学生使用。同时,由于体育教学设施的不足,致使体育课堂的氛围不够热烈,中学生对体育理论以及实践课程逐渐丧失兴趣,日渐远离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从而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的增强,无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对体育能力与行为进行有效的培养[4]。

2.4中学生缺乏体育保健的意识

中学生缺乏体育保健的意识,是中学体育教学在体育能力与行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保健能力的培养是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增强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部分中学生都存在缺乏体育保健意识的问题,中学生缺乏体育保健意识,是指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毫不在乎,认为在体育课程中受点轻伤很正常,于是导致中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就缺乏了自我保护的能力,致使中学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受伤的几率明显提升。同时,教师缺乏对学生培养体育保健的意识,在体育理论课程中并未向学生讲授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及其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意识到体育保健的重要性,无法养成良好的保健卫生意识及习惯,对于中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身体素质都将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使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受到极大限制[5]。

3 解决体育能力和行为培养过程中问题的措施

3.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由于目前我国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仍受过去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师颠倒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客体地位,教学形式内容过于单一,导致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在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极其必要的。在中学体育教学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堂中师生的主客体地位,加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不能够照搬书本的讲授体育知识,并照顾学生的想法以及接受能力;在体育实践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考虑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避免重复训练单一枯燥的体育动作,使学生时刻充满兴趣。然后要改进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运动以及练习时间,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充分的肯定并毫不吝啬的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教导并适时鼓励,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6]。

3.2加强学生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

中学生缺乏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将致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日趋下降,同时限制了体育能力及行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学生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在体育能力与行为培养的过程中,只依靠体育课堂中教师对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行为的教授与示范是不够的,更要注重对学生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能力,必须要结合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素质,对其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注重对中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的培养。同时,在学生理解相关体育知识的前提下,要培养中学生将体育知识与体育实践有效结合的能力,通过长久的体育实践与训练,从中找出适合中学生自己的科学的锻炼方法,并要求中学生不仅要在体育课堂中保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坚持锻炼,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有效的培养了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能力与行为[7]。

3.3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

学校内部体育教学的相关设施不齐全,导致体育课堂的氛围不够热烈,中学生逐渐对体育理论以及实践课程丧失兴趣,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因此,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中学要不断加强对校内体育设施的建设,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对于最基础的体育课程中能够用到的篮球、排球等,学校要准备足够的数量供中学生使用,对于有所损坏的网球网以及其他的体育运动设施,要进行及时的维修与更换,以保证中学生能够对其正常的使用。同时,在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的同时,要不断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在学生运动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促进了体育能力与行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8]。

3.4培养中学生体育保健能力的意识

保健意识的培养是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增强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要增强对中学生体育保健能力意识的培养。在中学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提升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在体育实践锻炼教学过程中,要保持体育教学场地的卫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同时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逐渐养成健康的卫生意识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保护自己,从而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健康安全的运动目的,进而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9]。

4 结语

在追求学习成绩的当今社会,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家长思想观念的引导下,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养成需时间的沉淀与积累。本文对于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的研究,主要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严重、中学生缺乏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学校未向学生提供充分的运动环境以及中学生缺乏体育保健的意识等方面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学生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以及培养中学生体育保健能力的意识等方面对其解决措施进行研究,并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孔硕.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以中小学生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2(21):26-27

[2]郑少娴.浅谈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学周刊,2015,5(25):204

[3]柳西江.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7(30):178

[4]徐涛.积极探究教学方法打造中学高效体育课堂[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5):68

[5]张胜敢.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10(8):86-88.

[6]章昆.初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分析[J].读书文摘,2015,3(18): 199.

[7]谢天豹.浅谈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5,4(10):58-59.

[8]朱有生.初中学生体育运动焦虑和影响因素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8(11):234-235.

[9]谭晓云.中学体育教育如何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初探[J].新西部:理论版,2015,2(16):158.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046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9(b)-0046-02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教师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