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瓶颈的形成与破解

2015-11-29张正民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5期
关键词:竞技体质青少年

张正民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

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瓶颈的形成与破解

张正民1,2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

我国青少年体育是指在特定年龄段青少年进行的体育活动,并未限制在什么空间、时间、范围内开展,总人口涉及3.6亿人,而学校体育则特指在大中小学各级学校内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活动,在校学生多达2.2亿人。青少年体育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结合部,所处的基础地位十分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特别是200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对中小学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提出了非常明确、十分具体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青少年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目标和具体要求。我国青少年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石,是完善现行体育制度的重要步骤,是实现体育强国的主要路径,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必要环节。青少年体质的不断增强,体育后备人才的不断涌现,不仅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手段和标志,只有发展青少年体育,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体育强国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瓶颈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体质不但代表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质状况,而且也代表着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在2007年公布的一项世界国民体质排名中,韩国排第24位,居亚洲第一;日本排第29位,亚洲第二;中国排第 32 位,亚洲第三;中国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增幅超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现实是,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指标与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完全不相匹配,仅视力水平的下降就令人痛心——据不完全统计,近视率小学毕业生为45%,初中生为55%~60%,高中生为70%,大学生更达到80%以上。

随着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持续下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规模也逐渐萎缩;学校体育开展也不尽如人意、学校体育地位较低、师资不足、场地器材短缺;家庭体育氛围淡薄、全社会没有形成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体育氛围。尤其突出的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严重萎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所有这些都给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 青少年体育发展瓶颈形成的原因

2.1 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体育资源是指一个社会用于体育活动,以扩大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在物质、资本、人力、时间和信息等方面的投入,体育资源有人力、资金、体育设施、余暇时间、信息等几种主要形式。由于区域和历史的原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加之教育资源的投入不均等因素造成了城乡差别、校际差别和受教育群体差别等。目前,学校体育发展水平上的不均衡现象和教育不公平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区域体育资源的配置上看,东西部差异较大,沿海和内陆地区也表现出严重的不均衡,少数民族地区最差,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各种体育资源要素类型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特别是在竞技体育中由于国家和社会对“唯金牌论”的推崇,青少年训练竞赛层层以锦标为杠杆,层层要成绩,使得相关部门在不同部门和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资源配置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非均衡性。这种差异性对于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造成青少年体育参与程度严重不足。

2.2 部门协调机制不畅,无法形成有效合力,造成行政壁垒

长期以来体育和教育两个部门在青少年体育工作上存在着不同的分工,由于不同的历史和各自部门利益的关系,导致在不同问题的处理上有时很难形成真正的共识。其间经常有一种认识,学校的体育工作、学生的体质高低是教育部门的事,体育部门无权干涉,反之,体育部门的教育问题是体育部门的事,教育部门无权干涉。一方面体育设施不够,另一方面学校的体育场地又大量闲置;第五次场地普查数据显示,60%以上的体育场地在学校,而大部分场地闲置率非常高,造成很大的浪费,尽管国务院领导提出学校体育的场地要向社会开放,但教育部门不愿开放,认为会带来很多麻烦,导致国家的体育资源浪费。现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工作格局还不健全,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没有建立相关联席会议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一些地区和部门对青少年体育重视不够,突出表现就是没机构、缺经费、无抓手。

2.3 体育政策法规执行阻滞

当前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各种政策文件很多,但贯彻落实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执行力就是一个很大问题。政策落实不好的原因之一在于利益问题,有些单位害怕触动利益。近年来,我国体育政策在执行中的阻滞非但未能克服,反而有加剧之势,主要表现为敷衍性执行、曲解性执行、附加性执行、替换性执行、截留性执行等不良现象。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一定的根源,如制定的体育政策本身是否合理、是否具体明确、是否值得执行、是否得到认同等。具体的部门领导对体育政策的认知力和认同度,也直接影响对政策的执行;此外,体育政策执行资源是否可行,也是影响体育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其中,利益的权衡是各级部门领导选择消极执行的最主要原因。

2.4 学校体育地位较低、发展滞后

由于我国传统的“选仕”标准,加上“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主义在几千年的中国大行其道,使得教育功能被异化,直接表现为功利教育,导致学校体育在全社会一直处于较低的地位,这是制约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根本原因。由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体,青少年自身承受着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体育锻炼时间得不到保障,加上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薄弱,主动性差,体质下降,人格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特别是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致使青少年现实的交往空间越来越狭窄,大多迷恋于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养成了静态生活习惯,很多青少年根本不愿意体会运动的乐趣,体育锻炼的习惯难以养成,久而久之,青少年远离了体育活动场所,使得学校体育难以有效地持续开展。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改变了现代家庭结构,改变了传统的教养方式,过分溺爱和娇生惯养的现象司空见惯,直接导致了人格发展的不健全。基于安全的考虑,孩子的体育活动受到了诸多限制,导致肥胖和体质下降。此外,由于体育活动的开放性,经常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加上保障机制不健全,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开展。

学校体育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缺乏规范的指导性意见;体育师资队伍缺口现象严重;学校体育经费难以保证;体育课程质量监管不到位;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机构设置“责任划分”权益维护不合理,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畏首畏尾;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结果得不到重视与运用,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价值和功能。此外,一些学校对于学校体育的认识较为单一,只注重发展自身优势项目,忽视了体育锻炼的全面性与均衡性。

2.5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萎缩,运动员文化素养较低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储备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对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最近十几年来,竞技体校面临着招生难、就业难、师资队伍流失等问题,长期困扰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导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萎缩,特别是区县级业余体校数量大幅下降;文化教育保障严重不足,无法保障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体教结合工作不力,条块分割、权益纠葛长期存在等。此外,运动员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职业市场规范化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上述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表明:我国竞技体校办学理念和管理体制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而其中核心的问题是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的薄弱,使得大部分运动员文化素养太差,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节奏,不利于运动员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也直接导致了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萎缩。

2.6 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

体育既属于“大教育”范畴,也属于“大文化”范畴。从制度建设到开展活动,再到保障措施,随着青少年体育工作不断推进,构建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无论是政策法规,还是服务体系都还没有完善,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形成。各级各类项目协会、俱乐部、传统校、户外营地、体校等组织在青少年体育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组织作用,没有发挥出重要的中介与依托功能。青少年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尚未启动,加强体育传统校的动态管理、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加强场地设施建设为改革青少年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

2.7 青少年体育需求下降,参与动力不足

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知行冲突”现象,缺失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应该是习得性教育与养成性教育结合的泛教育。现实中很多青少年并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使人们更多地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多种多样的休闲方式,同时也大大削减了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有调查统计,当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的时候,他们选择的减压方式是上网、听音乐、看电视、和同学聊天等,选择打球跑步等体育运动的只有约32%。究其原因,国家社会的需要产生的动力在向下传递的过程中,由于现实的考试制度安排和人才的选拔标准,使得过多转向了引导和满足学校和家庭的需要,而忽视了青少年个体的体育需要,导致动力源发生错位,从而致使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潜在动力被压抑和转化不足。

3 破解青少年体育发展瓶颈的策略

3.1 加强顶层设计,确立大体育观,全面推进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

青少年体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单纯是某一部门或某一行业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建立大体育观,使两个领域的问题置于政府主导下的“部门协同”和社会参与下“民众认同”的制度保障系统之中。必须构建保证青少年体质和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得以提升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必须明确政府主导的责任,部门协同的职责,社会参与的吸引政策,与公众利益攸关的切入点,进而形成保障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时要考虑整个青少年体育工作包括哪些方面、要做哪些事情、有什么思路、然后制定政策,建立机制,设立项目,大力推动,进行评估。评价指标纳入当地政府发展成果评价考核体系之中;构建政府职能转变运作机制,实现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制定青少年体质评价制度;构建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强化体教结合中的大、中、小学各级各类竞赛与体育系统后备人才竞赛制度一体化衔接;制定激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建立青少年体育运动伤害保障体系;强化青少年体育督导评估体系建设。建立以政府、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为主体的多层次的青少年体育督导评估体系,定期进行督导评估,并将督导评估结果应用到相关主体和责任人的评价之中。

3.3 以学校体育改革为契机,营造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3.2 完善青少年体育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确保有效实施

积极推动国家和地方制定保障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法治体系,国家制定宏观指导政策法规,指导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地方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青少年体育政策,促进当地青少年体育发展。在政策法规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政策的落实与监督;尽快推动青少年体育

青少年课余时间的不同去向折射出一个国家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理念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青少年“立体健身通道”项目,使全社会都动员起来,每天课余时间、周末、寒暑假期间,都能随时到免费健身场所进行体育活动。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积极引导青少年参加以青少年体育、学生安全教育、家庭教育为主的学校、社区、家庭三方面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校体育为龙头,通过开展体育文化节、各种专项校园比赛等传统形式,注重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在校园内营造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

3.4 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重点提升青少年运动员文化素养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已与教育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商定,将运动员文化教育督导检查工作列入今后的工作计划之中,充分利用国家教育督导资源开展联合督导检查。构建适应社会发展、充满活力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做好规划,重点做好落实。采取措施,想办法,把各方力量调动起来,协调各方来做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只有切实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才是破解体校和运动员发展“双重困局”的根本途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创新的号角,体育事业的改革创新也势在必行,要按照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总体部署,做好青少年体育的改革创新,要更新观念,摒弃不适合青少年体育发展需求的观念。国家和社会对“唯金牌论”要重新思考,在人才培养上也要重新思考,做出改变,有突破创新。在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工作中要大胆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尝试,全面推动青少年体育的发展。

[1] 平杰.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1):47-50,66.

[2] 刘波.昆明青少年体质下降敲响警钟:校园体育必须从“应试”走向保障[N].昆明日报,2011-03-10.

[3] 堵力.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与改革开放成就不匹配,体育教学需要激励机制:学校体育何时引领中国风尚[N].中国青年报,2014-03-10.

[4] 任海,王凯珍,等.我国体育资源配置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1-9.

[5] 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6] 高泳.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G807.0

A

1674-151X(2015)05-008-04

2015-03-2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编号:2014BS0003);四川省“十二五”社科规划项目(编号:SC13E077)。

张正民(1968 ~),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竞技体质青少年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