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中“强度与量”之间关系的处理
2015-11-29彭中东
彭中东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武汉 430022)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效果的因素较多,在众多影响因素当中“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被认为是关键因素之一,在田径运动训练教学过程中能否正确处理好训练强度、训练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训练教学的效果;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训练强度、训练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反之,不仅教学训练效果不理想,而且还可能给学生或者运动员造成不可恢复的身体或者心理创伤。处理好田径运动训练强度、训练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田径运动训练量、训练强度及二者之间关系概述
所谓训练量,主要是指运动员完成某一项运动所花费的时间长短或者所消耗的体能数量;而单位时间内或者特定时间段内完成运动的速度,则被称为训练强度。比如,在短跑田径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完成一次训练跑过的路程、时间则表示了此次训练的“训练量”,而完成某一段距离训练的速度则表示此次训练的“训练强度”。一般情况下,训练强度、训练量之间是一种“反比”关系;即训练量越大的情况下,训练强度则越低,训练强度越大的情况下,训练量则相应降低。以“马拉松”为例,运动员单位时间内的速度越慢,其可能运动的距离就会越长,相应所用时间也就会越长;相反,如果运动员单位时间内的速度越快,其可以持续运动的距离则会缩短,相应所用的时间也会变短;这一关系被众多实验和实践所证明。一项田径运动中运动员在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上的表现,是由运动员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状态共同决定的;反之,也会作用于运动员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状态,产生有利的或者不利的影响。过高强度的田径运动训练会对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心理等在短时间内产生剧烈冲击影响,运动员的肌肉、神经等过度的紧张,从而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中,应该切实依据运动员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和训练目的。
2 传统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田径运动训练教学的性质定位不清
首先,传统观念认为田径训练是专门针对专业运动员的,学生没有必要进行专业的田径训练,应该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体育文化课程学习上,学生甚至故意逃避田径训练;这与高校体育教学中不重视田径训练、忽视田径运动的科学训练做法有很大关系;其次,在比较认可田径训练的高校和专业田径运动训练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即在田径运动训练中只要运动员、学生肯吃苦,愿意花更多的时间用于训练就可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上述认识无疑是错误的;再次,就是对运动员、学生自身的田径运动训练自觉性影响认识不足,要真正提高田径运动训练效果,离不开运动员、学生的自觉性和自身调控能力的发挥,良好的田径运动训练教学效果决不是靠教练、教师“压”出来的,定是师生合作的结果。
2.2 对训练“强度与量”缺乏科学认识
对田径运动训练强度、训练缺乏科学认识,不仅表现在高校也表现在社会上。首先,社会普遍缺乏对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认识,比如在某次大型体育赛事上社会各界媒体会更多的关注田径运动奖牌、成绩而很少关注田径运动日常训练;其次,高校层面、专业田径队层面对于运动员日常训练“强度与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合理认识,更不用说与之相配套的科学训练方法、制度,我国田径运动训练一直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实际训练过程中,教练或者教师只能根据自身经验对运动员开展田径训练,缺乏可用标准和可鉴制度。对田径运动及其训练强度、训练缺少必要关注直接导致恶性循环的产生,田径运动训练越是得不到关注,田径运动发展就越滞后,田径运动发展越滞后,训练方法也就越不科学。
2.3 训练中教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教练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效果。而教练在我国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中长期处于“陪练”地位,不能说学生或者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素质提高与教练没有关系,但是教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确实不够大。如果从教练角度就不能为学生或者运动员制定一个科学、合理训练计划、训练方法,怎么能期待会有一个好的训练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的日常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中,应该摆脱传统观念束缚,重视教练在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中的作用,而不是等到学生开始专业的田径运动生涯时才开始进行“专业”、“集中”训练,到那时不仅不会有好的训练效果,还可能因为过高的训练强度和过大训练量而对运动员造成不可恢复的生理、心理损伤。
3 “强度与量”及其关系角度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实施
3.1 完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体系
科学、合理的田径运动训练强度、训练量及二者之间关系把握,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田径运动训练制度、方法、体系的支持,科学、合理的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体系对保障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完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体系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发现学生、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变化和需要,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正确处理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到每个学生、运动员的田径运动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最佳结合点”,旨在保证田径运动训练的最佳效果。完善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体系不是一日之内可以完成的,其需要长期的经验总结、大胆尝试和积极改进才能最后形成。
3.2 科学合理安排田径运动训练质与量
这里所谓训练的“质”,即是指田径运动训练强度,而“量”则是指田径运动训练的数量。传统田径运动训练中多会选择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某一个地点进行集中训练来实现运动员素质的提升,如安排在冬季;而在日常的田径运动训练中主要是针对“量”进行累积而非“质”的提升,并且会选择在大型比赛前夕的某段时间进行高强度、大运动量的突击训练,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素质水平。事实证明,上述传统训练模式是不合理的,其直接导致的是田径运动员肌肉的过度疲劳或者过度放松,不利于运动员专业素质的长期提升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安排田径运动员的日常田径训练“质”与“量”是必要的,并且在日常田径运动训练中应该如此。
3.3 训练中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中坚持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正确处理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运动员的田径运动训练效果。其中,田径运动专项训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潜能,而强化训练则有利于学生、运动员保持自己身体较高的运动机能。开展专项训练时要注意把握“训练量”,即训练量过大则体现为过于专,训练量不足则体现为过于泛,过于专不利于学生、运动员身体全方位机能开发,而且可能导致肌肉反应太集中,出现发展不平;过于泛则会导致学生、运动员的肌肉反应太散。开展强化训练则要注意把握“训练强度”,由于是“强化”,很容易出现强度过大问题,训练中应当本着“循序渐进”原则。
3.4 重视与科学调控田径运动训练恢复
当前,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中的弊端之一就是过于忽视训练后的恢复;可以说,忽视恢复的训练是目光短浅的,也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由于没有把握好“训练量”而过度追求挖掘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潜能对学生、运动员的身心造成损伤或者不利影响,有必要在训练后进行专门的训练恢复。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发生身心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训练后的恢复也是必要的。只有及时、正确处理好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恢复问题,才能保持运动员持久的竞技能力。训练强度过高则会使学生、运动员身体处于一种超负荷运作状态,同样需要训练恢复。恢复方式可以视学生、运动员身心损伤情况,采用自然恢复或者人为恢复,相较自然恢复方式花费时间较长而言人为恢复方式效率更高。
[1]罗光利.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5(9):111-112.
[2]罗毅超.田径训练观念创新——关于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讨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2):1-5.
[3]谭广.浅谈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J].当代体育科技,2014(3):26.
[4]李申.关于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讨论[J].当代体育科技,2015(10):47,49.
[5]梅庆芳.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探析[J].田径,201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