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排坛实力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2016-01-29韩静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格局排球发展趋势

韩静

(广东金融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521)



世界排坛实力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韩静

(广东金融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510521)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世界排坛60年来的实力格局,发现俄罗斯男女排一枝独秀,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处于世界排坛的统治地位,欧美整体实力世界占优;中日女在处于世界一流强队行。最后探讨了世界排坛实力格局发展趋势,总体上欧美引领世界排球发展潮流,但会面临“各路诸候纷争”的局面。中日女排的崛起值得关注。

关键词:排球;竞技实力;格局;发展趋势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排球教学与训练专业

1947年,法国排协联合比利时、巴西、意大利、波兰等国联合创立了国际排球联合会,致力于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1949年,第1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在苏联首都莫斯科成功举办,吹响了世界排坛竞相角逐的号角,1952年,第1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圆满落幕,截止目前,世界男、女子排球锦标赛分别举办了18届和17届,且已经发展成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国际排球赛事。1964年,在国际排联和各国排球协会的共同努力下,男、女排球项目携手登上第18届东京奥运会的舞台,并自此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目前,国际排球联合会的会员国已经超过200个,成为世界最大的单项体育协会之一,世界排坛也在经历了60余年的激烈竞争后,逐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竞争格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历届世界男、女排球锦标赛以及奥运会排球比赛的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世界排坛60年来的竞争格局,并进一步探究其发展趋势。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世界排坛60年来的实力格局划分

2.1.1俄罗斯独领风骚,笑傲国际排坛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依靠运动员出色的身体优势,逐渐形成了“高举高打”的战术风格,且作风顽强、打法硬朗,很快便统治了当时的世界排坛。截止至80年代末,国际排坛共经历了12届男排世锦赛、11届女排世锦赛以及7届奥运会,苏联在抵制美国未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11次世锦赛冠军和7次奥运会冠军,且历届大赛均未跌出前8名,尤其是在50-70年代的20余年中,苏联在历届世锦赛和奥运会排球比赛的竞争中均能斩获奖牌,竞技实力异常稳定。此外,俄罗斯男、女排的实力较为均衡,分别获得9个冠军,在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排坛竞争中,苏联牢牢占据霸主地位,并一路引领世界排球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该地区的社会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俄罗斯(前苏联)排球运动的发展陷入了历史最低谷,此前奠定的巨大领先优势瞬间土崩瓦解,国际排坛的竞争形势也变得扑朔迷离。尽管如此,俄罗斯依然凭借深厚的排球运动根基屹立于世界排坛,且随着国内大环境的日益稳定,俄罗斯排球逐渐恢复元气,重新冲进竞争奖牌的行列。但其他国家的强势崛起,让俄罗斯的冠军之路变得异常艰难,男子排球直到2012年才时隔32年再次获得奥运会冠军,世锦赛更是缺乏奖牌竞争力,女子排球在2006、2010年两夺世锦赛冠军,但与奥运会冠军却渐行渐远。尽管如此,俄罗斯(前苏联)依旧是世界排坛65年来当之无愧的霸主,在历届奥运会和世锦赛排球比赛中,俄罗斯(前苏联)共获得了21金、13银、10铜,共计44枚奖牌,其中男子获得10金、6银、6铜,共计26枚奖牌,女子获得11金、7银、4铜,共计25枚奖牌,男、女排球实力均衡,且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2.1.2欧洲整体实力占据领先,男子优势尤为显著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兴盛于欧洲,1947年,在法国排协的倡议下,国际排球联合会在巴黎成立,极大推动了欧洲以及世界排球的发展。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更是几乎垄断了世界大赛的全部奖牌,排球运动在欧洲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泛。据统计,欧洲共获得33金、33银、33铜、共计99枚奖牌,占据奖牌榜半壁江山。男子方面,欧洲共获得了21金、23银、21铜,共计65枚奖牌,金牌及奖牌比例分别高达67%和69%,且欧洲强国林立,奖牌覆盖较为广泛,除俄罗斯外,意大利、波兰、捷克、荷兰等9国均贡献多枚金牌或奖牌,在全部15个获得奖牌的国家中,欧洲占据10席,此外,除1984年因政治原因多数欧洲国家未参赛外,其他国际大赛欧洲均占据半数以上的8强席位,可见,欧洲男排的整体实力较强,且难以撼动。女子方面,欧洲共获得了12金、10银、12铜,共计34枚奖牌,同样占据领先地位,但与男子相比,欧洲女排的领先优势并不明显,除俄罗斯一枝独秀,获得11金、7银、4铜外,仅有意大利获得1枚金牌,而波兰、德国、罗马尼亚等国虽然能够晋级世界大赛的8强,但获得奖牌的机会较少,此外,无论是从金牌还是奖牌总数来看,欧、美、亚洲的竞争均异常激烈。

2.1.3巴、古、美后来居上,美洲国家成绩突飞猛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巴西、古巴等美洲国家陆续在世界大赛中崭露头角,摘金夺银,并逐渐打破欧洲在世界排坛的垄断地位。1984-1988年,美国男排包揽了2届奥运会和1届世锦赛冠军,2002-2010年,巴西男排3次夺得世锦赛冠军、1次夺得奥运会冠军,并与美国联手包揽了近10年来全部世界男排大赛的冠军,此外,阿根廷、秘鲁也迎头赶上,多次位居8强行列。女子方面,古巴在1978年和1988年奥运会两次问鼎,并在1992-2000年垄断了历届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全部金牌,成就了世界女排史无前例的“五连冠”伟业。2008年,被冠以“无冕之王”称号的巴西女排终于在北京奥运会得以正名,并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实现卫冕,2014年,多次与冠军失之交臂的美国女排终于如愿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此外,世界排坛第二集团的竞争较为激烈,各国的金牌和奖牌数量差距较小,其中,巴西以7金、8银、3铜,共计18枚奖牌位居奖牌榜次席,并在第2集团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古巴、美国分别获得6金和5金位列奖牌榜第4、5名,此外,秘鲁、阿根廷也分别获得3枚和2枚奖牌。可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美国、古巴后发制人,在第2集团的竞争中迎头赶上,并携手带动美洲整体实力的大幅提升,在历届奥运会和世锦赛中,美洲共获得了18金、18金、15铜,仅次于欧洲,尤其是男、女项目实力均衡,均获得9枚金牌,在世界排坛的洲籍竞争格局中,美洲已经反超亚洲,并不断向欧洲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2.1.4中、日女排实力强劲,亚洲总体“阴盛阳衰”

20世纪60年代,日本女排在“魔鬼教练”大松博文的率领下异军突起,不断在世锦赛中摘金夺银,并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中战胜前苏联获得冠军,此外,这一时期日本女排更是创造了175场连胜的奇迹。在接下来的近30年中,日本女排延续了大松博文时期形成的快速、多变的技战术风格,始终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实力,历届世界大赛均能摘得奖牌。尽管近20年日本女排的实力有所减弱,但始终位居世界前8名的行列,由表3可知,日本女排共获得5金、5银、3铜,共计13枚奖牌,仅次于俄罗斯、古巴位居奖牌榜第3名,日本女排在世界女排的竞争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自1962年首次参加世界大赛以来,中国女排几经波折,终于在80年代迎来了发展高峰,以孙晋芳、郎平为核心的中国女排依靠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女排精神”,连续获得1982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以及1986年世锦赛冠军,谱写出中国女排历史最辉煌的篇章,更为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04年雅典奥运会,神奇教练陈忠和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再度将中国女排带到世界之巅,但随后几年中国女排便陷入低谷,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国际赛场均难以获得奖牌,2014年,郎平教练率领年轻的中国女排获得世锦赛银牌,使中国队重现回到世界一流强队的行列。由表3可知,中国女排共获得了4金、4银、2铜,共计10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4名,且与古巴、日本的差距较小。

与女子的强势相比,亚洲男排始终处于世界二流水平,截至目前,仅由日本获得1金、1银、3铜,共计5枚奖牌,其他国家至今仍未实现奖牌的历史性突破,此外,也只有日本、中国、韩国曾经晋级奥运会和世锦赛的8强,可见,亚洲男排的整体水平与欧、美洲的差距较大,亚洲排球总体呈现出“阴盛阳衰”的发展格局。

表1 历届奥运会、世锦赛排球比赛各大洲奖牌分布

表2 历届奥运会、世锦赛男子排球比赛奖牌分布

表3 历届奥运会、世锦赛女子排球比赛奖牌分布

2.2 世界排坛实力格局发展趋向分析

2.2.1“百家争鸣”逐渐成为竞争主旋律

21世纪以来,排坛霸主俄罗斯(前苏联)受到了巴西、美国等国家的极大挑战,竞技实力逐渐下滑,男排直到2012年奥运会才再次尝到冠军的味道,而女排至今仍未获得奥运会金牌,世锦赛战绩也不尽理想,俄罗斯(前苏联)已经失去了其统治多年的霸主地位。巴西是继俄罗斯之后,世界排坛诞生的新霸主,凭借出色的技术和优秀的战术素养,巴西统治了近10年的世界排坛。近几年,随着俄罗斯、波兰等欧洲强国的复苏,以及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的稳步提升,巴西排球遭遇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2008年、2012年奥运会以及2014年世锦赛,巴西男排分别在决赛中被美国、俄罗斯和波兰逆转告负,无缘金牌,2014年,巴西女排也被美国挡在决赛之外,延续了世锦赛“无冕之王” 的尴尬称号,此外,从近4届世锦赛和奥运会的比赛来看,世界排坛的奖牌之争日渐白热化,男子方面,4届大赛的金牌分别被美、巴、俄、波获得,更是有8个国家获得奖牌,女子方面巴、美、中、日、俄均具备冲击金牌的实力。因此,俄罗斯(前苏联)、巴西曾经的垄断格局已经不复存在,世界排坛“百家争鸣”的竞争趋势日渐显著。

2.2.2欧洲老牌劲旅日渐复苏,巴、美持续强劲,欧美依旧占据主流地位

从历届奥运会、世锦赛奖牌分布可以看出,世界男排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以俄罗斯、意大利、波兰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与以巴西、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国家,除上世纪60年代日本获得1金、1银、3铜外,其他大洲国家再无奖牌入账,更是难以争得8强席位。近4届奥运会和世锦赛欧美列强包揽全部奖牌,美洲以2金、4银的成绩稍占上风,欧洲获得2金、4铜,其中,俄罗斯和波兰强势复苏,分别获得了2012年奥运会和2014年世锦赛的冠军,此外,欧洲在这4届大赛中均占据一半以上的8强席位,整体实力依旧占据一定优势。而女子方面,巴西、美国在2012年奥运会和2014年世锦赛中分别夺得冠军,且两届大赛均位列4强,此外,多米尼亚后来居上,牢牢占据8强席位,2014年世锦赛则更进一步,获得第4名。而欧洲女排整体实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连续两届大赛无缘奖牌,但俄罗斯、意大利等国依旧处于8强行列。当前,巴西、美国实力依旧雄厚,俄罗斯、波兰、德国等欧洲老牌劲旅日渐复苏,欧美列强依旧是世界排坛竞争的主力军。

2.2.3亚洲两极分化日益加剧,中、日女排引领亚洲崛起

近些年,亚洲男排发展缓慢,老牌劲旅日本队难以重现当年雄风,中、韩等国在世界大赛的成绩也始终未有较大起色,近年来的最好成绩也只不过是中国和伊朗分别在2008年奥运会和2014年世锦赛中入围8强,因此,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技战术水平,亚洲国家都难以与欧美强国相抗衡。相比之下,亚洲女排发展迅猛,日本、韩国已经分别形成了以木村纱织和金延璟为核心的技战术打法,2012年伦敦奥运会,日本和韩国分别获得第3、4名。此外,经过郎平教练两年的调教,中国女排逐渐完成新老交替,再度跻身世界强国行列,2014年世锦赛,年轻的中国女排突破欧美强国的重重包围,时隔16年再次摘得银牌,此外,泰国女排继中、日、韩之后又一支亚洲劲旅,2009年、2013年亚锦赛,泰国女排分别战胜中国和日本获得冠军,并逐渐在世界大赛中崭露头角,在亚洲老牌强队中国和日本队的带领下,韩国、泰国逐渐崛起,亚洲女排的整体水平愈加强大,在世界女排的竞争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与此同时,亚洲男、女排竞技实力愈加失衡,两极分化日益加剧。

3结论

3.1纵观世界排坛60年的发展历程,俄罗斯独领风骚,称霸国际排坛,欧洲整体实力强大,占据领先地位,其中,男排的领先优势尤为显著,巴西、古巴、美国后来居上,带动美洲整体成绩突飞猛进,中国、日本女排实力强劲,亚洲排球总体呈现“阴盛阳衰”的发展格局。

3.2展望未来,“百家争鸣”将成为世界排坛竞争的主旋律,欧洲老牌劲旅日渐复苏,巴西、美国实力持续强劲,欧美依旧占据世界排坛竞争的主流地位,而亚洲派去的两极分化格局日益加剧,中国、日本女排将引领亚洲全面崛起。

参考文献:

[1] 俞继英.奥林匹克排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王恒.我国女子排球实力演变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54-58

[3] 林柔伟.世界沙滩排球竞争格局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2(2):77-80

[4] 张兴林,张建章.雅典奥运会后世界女排新格局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77-79

[5] 曹学锋.从第十四届世界男排锦标赛看世界男排格局及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2):43-44

[6] 袁文学.当今世界女排格局的新变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1(4):7-11

[7] 张兴林,葛春林.2012伦敦奥运会前的世界女排新格局[J].安徽体育科技,2011,32(6):19-25

[8] 国际排球联合会官方网站[EB/OL].[2014-12-09]. http://www.fivb.org/

[9] 张引.世界男排格局与中国男排实力分析[J].科技信息,2012(31):204-205

Research on the Competition Patter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 Volleyball

HAN J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Guangzhou 510521,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s use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strength of the pattern of world volleyball, and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trend. Russia dominates international volleyball;Europe accounted for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leading; man advantage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Brazil, Cuba, the United States surpass the formers, America countries improve significantly; Chinese and Japa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lead the rise of Asia.

Key words:volleyball; competitive strength; pattern; development trend

作者简介:韩静(1983-),女,山东淄博人,讲师

收稿日期:2015-10-11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15)06-0073-03

猜你喜欢

格局排球发展趋势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秦岭之巅”真的高不可攀?——不,关键在于思维融入“大格局”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于潮流 问格局——FCTA的2019雕镌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