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要让学生留下些许记忆
2015-11-28戴东祥
戴东祥
当前的中学教育教给了学生什么?
2001年,我从内地来到广州。刚来时,觉得广州的老师和学生太幸福了。当时,广州的绝大多数中学白天上八节课,晚上两小时晚修,星期六补课一天,周日及法定长假休息,还有寒暑假。我深感自己没来错,这一番“折腾”是明智选择,只可惜来得稍晚了些时日;我更感叹广州不愧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处处领先于全国。
2005年广东率先开展新课改,其核心是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广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地中小学开展督导检查、明察暗访,发现全省大部分学校基本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雏形,开足、开齐、开好了课程。2008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通知,严格禁止各级各类学校(高三年级除外)在周六补课;2011年,广东省教育厅再发专门通知,严禁高三年级寒假补课上课。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充分显示了上级领导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心,带来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和而不同、各具特色的局面,校园里有歌声笑声欢呼声,学生脸上有笑容,广大教师对成功有渴望、对教育有激情、对未来有憧憬。
可惜,这种大好局面没有维持多久。近两年,随着各层面教育者培训学习、交流考察机会的增多,诸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的教育观念及思想在改变。这其中,自然是学习、借鉴并内化一些先进教育经验和方法的占多数,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走向了反面。就我所知,我们身边的基础教育界就在悄然发生一些令人忧虑的变化,多年未见的某些励志口号重现校园,诸如“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博,高三白活”“拼十年寒窗,赢一生荣光”等等,更有一些极端的口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还有一些唯心的做法也开始大行其道,如考前杀鸡祭旗、烧香求神、祭拜先祖,毕业班老师身着大红衣装为学生送考祈福等等。
显然,这些做法是在效仿我国某些学校的极端功利行为,虽然由此导致的学生跳楼、老师发疯、家长发狂的悲剧屡见报端,但仍有人乐此不疲,口是心非地扛素质教育之旗、行应试教育之实。于是,每当身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去内地一些以高考出名的地区和学校参观回来时,我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不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老家工作时的情形。我唯恐这些领导要求我们学习并推行他们的高考备考经验和方法,把学生训练成考试的机器,将老师培养成不问世事的应试专家。我唯恐我们坚持了这么多年的新课改又要走回头路。
学校教育要教给学生什么?
肖川教授曾说:“学校应该是学习‘笑’的地方。”这里的“笑”,表达的是学习快乐,是成长快乐,是對生命的感恩,是体会到生命的美好。如果一个人连笑都不会,很难说他能做好别的事情。
我曾在美国范德堡大学听到一位教授问:“我们怎样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解决明天的问题?”他说道,此题不会有最佳答案,只会有接近最佳答案的答案。虽然全世界存在人种地域、文化背景、发展快慢的差异,但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问题有趋同解法。中国古代的教育圣贤们早就说过,教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蔡元培先生则明确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此教育内分四育: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当今,中外学者对“学校教育要教给学生什么”已不再争论。事实上,从良心出发的教育,一定是有其共同取向的。
对此很多教育工作者心知肚明,但往往因为诸多原因让他们不能坚守底线,而随波逐流,迷失自我。但也有许多教育工作者言行一致,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教育真理,不炒作、不浮躁、不短视,坚守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就如陈玉琨先生所言:“平心静气办教育,宁做十年冷板凳。”反观一些学校,为了取得高分,领导压老师,老师榨学生,导致“学生无辜、老师无奈、校长无能”,最终结果是学生怨老师,老师恨校长,校长怪领导,领导恼体制,教育陷入一个死胡同。许多教育工作者身在其中深受困扰,同时又参与其中困扰他人。
学校教育怎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记忆?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学校有学生们称之为命中高人和贵人的恩师,有他们相伴成长、互相鼓励的同窗,是他们流连忘返、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盘点自己的恩师、同窗和母校,但能让我们终身铭记的恩师、和我们亲如同胞的同窗恐只有三五人,能激励我们充满自信、勇往直前走遍天涯的精神家园(母校),则更是普遍没有。
笔者目前所在学校自1954年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各界培养了两万多名毕业生,他们就职于广州各界乃至世界各地。2014年12月20日,是学校的六十华诞,尽管我们此前做了大量准备和应急预案,但在校庆当日,从世界各地、四面八方回母校参加校庆的校友出现“井喷”现象,人数超万人,远远超出我们的预计。整个上午,学校门前的交通干道处于瘫痪状态,校园内犹如春节花市人头攒动。许多校友动情地说,自己的学生时代有许多珍贵美好而难以忘却的回忆,重返母校是为了感恩、为了圆梦、为了师生在母校喜相逢。
此番校庆盛况令我想到了熊丙奇的《校庆的价值在于反思》一文。的确,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就会陶醉在所谓的成绩中,迷失方向。我们回顾自己的学生时代,就会明白这样的道理:在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我们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还接受了品格的教育,受到了学校文化的熏陶。若干年后,我们可能忘记了恩师所讲授的学科知识,但永不磨灭的是物化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取向文化,它是我们人生的动力之源。
2015年10月8日晚,学校举行了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仪式按亚运会、奥运会的流程进行,虽然我们的水平相比之下差距甚远,但我们把校运会真正办成了师生们的节日。成百上千的校友为校运会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回校充当志愿者、争做火炬手,成千上万人次点击并转发广东电视台关于我校校运会的新闻报道和学校公众信息。我们该怎样做才会让学生难忘?我想我们给出了一种答案。
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以“绿色教育”而闻名远近,为使这一教育理念之内涵更加丰实,一批又一批的师生做出了努力,学生也真正培养了三种习惯(环保生活习惯、阅读习惯、体育锻炼习惯),习得了三种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不但不会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反而提高了我们的办学效率与效益。近几年,学校的中考高考、师生各类比赛竞赛、素质教育活动可谓风生水起,成绩斐然,学校影响与日俱增。虽然我们与真正的名校还有差距,但我们正在成就优秀的自己。
从内地到广东,我先后在多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工作过。回首过去,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我们既要教给学生受用三年的东西,更要教给学生受用十三年、三十年的东西;我们既要教给学生有用的学识,更要让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