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2015-11-28路瑶

雪莲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归化翻译

路瑶

【摘要】翻译是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在跨界交际中进行信息交换的手段。在进行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社会背景、发展历程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出现“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是具有某种文化特征和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应了该文化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有别于其他民族和文化的独特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将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进而达到读者能够获取原作中信息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文化词;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159

一、概述

有人说翻译是座连接两种不同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桥梁。不同的文化受到当地民族性格、风俗习惯、语言特色影响而有很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化导致语言翻译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达意”。语言的传译仅仅只是最表层的翻译,文化的传递才是最深层次的翻译、最本质的翻译。

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译文完全反应出原文的信息含量,能够让读者从译本获取和原著作品中一样的交际信息。然而由于思维方式、价值观、观察世界的角度、民俗习惯等差异导致不同文化有着深刻的差异,进而导致在两种语言汇中没有完全对应的文化负载词汇。比如中国博大精深的“道”,这个词在汉语中蕴含着很深的意义,是我国古人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一种哲学。有的人将其翻译为“规律”、“道理”等,然而这些词都没有完整地翻译出“道”的含义。这就是形成“文化负载词”的原因。翻译者就需要建立两种文化的桥梁,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弥补和调整,以帮助读者能够近似地达到原语读者所获得的信息含量。

二、“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及分类

世界上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发展历史、不同的宗教信仰等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因此受到这些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语言风格、特色和内涵。“文化负载词”就反应了两种文化的碰撞导致的不平衡和不匹配问题。“文化负载词”是具有某种文化特征和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应了该文化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有别于其他民族和文化的独特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

“文化负载词”不同于文化词,它是只有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其他文化或语言中没有完全相匹配的词。文化词是其他民族完全没有的词,“文化负载词”则是指该实物或概念对方是有的,但是在概念的宽窄方面不能完全匹配的词。

“文化负载词”根据构成特点和意义主要分为三大类:切分和归类不同的“文化负载词”;联想不同的“文化负载词”;语用规范不同的“文化负载词”。切分和归类不同的“文化负载词”范围很广,应用也比较多,比如亲戚称谓词。在汉语文化中对于亲戚称谓划分比较细致,分为母亲方面的亲戚和父亲方面的亲戚,年龄比自己大或者小的亲戚,比父母年龄大或者小的亲戚等。但在英语中这没有这么细致的划分。比如“表妹”这个词在英文没有明确的词,只用统一的“堂(表)兄弟(姐妹)”。联想不同的“文化负载词”就比较多了,比如“菊花”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寓意。语用涵义是指该词在特定的语义中所蕴含的意义。不同文化或者同一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同一个词都有不同的涵义。比如“黄牛”在中国特指在贩卖车票的投机倒把分子,如果仅仅简单地翻译成“scalper”就没有办法理解语义了。

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一)“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受到双方文化的制约,要想如实、准确地表达清楚语言的含义,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尽可能地展现原作风貌,尊重原作作者的思想。这是翻译的基本前提。其次根据翻译的要求和目的,有选择地使用异化翻译或者归化翻译法。使用异化式翻译法可以保留原作中丰富的文化意向,使得译本实现与原著“从形式到内容的对等”,但会造成文意表达不明确,语言不通顺的问题。归化翻译则倾向于目的语特色,使文章通顺流畅,更加方便读者阅读,但会使原作意象和特色消解。第二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不可能找到完全对等的词,因此所要追求的就是“最贴近的对待”,而不是“绝对的对等”。第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多种多样的,不要被几种方法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应该要扩展思维,提高语言素养,通过灵活多变的手段弥补不足,例如注释。

(二)“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方法

1.采用意义相近的词进行直译。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涵义丰富、寓意深刻的词,在目的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意义最相近的词,并对译文进行调整以适应原作的内容和涵义。尤其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言,有很多具有民族特殊的词语,比如戏剧中的“生、旦、净、丑”不同的角色,具有特定的含义,不仅包含性别复杂的关系,还有代表特殊的地位等。这就很难在英文中找到相对应的词。另外受到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简单事物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或者复杂的意义,比如萧瑟的“秋”、南飞的“雁”。如果仅是简单地将其翻译成具体实物,古文中那引发人想象的意境就完全不能展现出来。为此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加注释,这不仅可以保证译文的通顺、流畅,还可以保留原语的文化风貌,让读者能够理解其文化意境。然而这也会增加行文的阻涩感,降低了译文的质量。因此有些时候在翻译的时候就会直接舍弃文化信息,以牺牲文化信息为代价,换取行文通顺,因此采用“相似对等”的词。

2.语言翻译法。对于一些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词采用语言翻译法是不错的选择。语言翻译法可以保留原文化富含的寓意,尽管会导致译文行文不顺畅。不过这样可以生动、原汁原味地再现原著的意蕴。比如汉语的“道”“阴”“阳”等,英语的“可口可乐”“麦克风”等。尽管开始时会出现行文不好理解等问题,但随着双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会让该词的意蕴能够完整地表达出来,并得到更多人的理解。语义翻译法还原了原著的异质,让单词本身具有神秘和神圣的特质,真正地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统一。语言翻译法其实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将包含了意蕴和意义的语言完整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能让译文更加透明。例如中国的“功夫”就已经成为闻名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标识了。

3.各种补偿手段。归化翻译法和异化翻译法各尤其利弊,不能只采用其中一种方法而放弃另一种方法。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并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归化翻译法以牺牲原作内涵为代价,获取行文的通顺。异化翻译法则恰恰相反,让译文行文比较阻涩,降低读者的可读性。补偿译法是界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方法,虽然造成文章冗长,但可以中和其他两种方法的弊端。从某种角度说翻译就是要找到一种平衡,既要尊重原作的意蕴,也要符合目的语的思维方式,并且保持译文的顺畅。补偿方法有直译加注法、意译加注法和语内注释等。

四、总结

翻译是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在跨界交际中进行信息交换的手段。在进行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社会背景、发展历程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出现“文化负载词”。翻译无定法,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原作内涵、文化背景基础上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从而达到帮助读者理解原作蕴意的目的。不管怎么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保留原作原貌、尽力使译文行文通顺,便于作者阅读。翻译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根据不同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手段,这就需要译者较强的文学素养和功底。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3]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HR·姚斯,(美)RE·霍拉勃,周宁,金元浦.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曹晖.中国民族与民俗[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1.

[7]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232.

[8]曹晖.中国民族与民俗[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10.

[9]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236.

[10]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41.

[1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246.

猜你喜欢

文化负载词归化翻译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文化负载词口译策略探析
释意理论观下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