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新趋向
2015-11-28秦治全
秦治全
【摘 要】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产生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后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起初经历了一段较为低迷的发展阶段,在西方女性文学批评作品和理论的引进后得以繁荣和迅速发展,通过对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引进,中国的女性文学批评发展进入加速阶段。近几年的女性文学批评发展开始倾向于对文学中的诗性特质和性别意识进行结合和探讨,可以说,新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从性别诗学向文化诗学的过度。
【关键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生和发展;性别诗学
中图分类号:I206
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该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比于女性文学的发展较为滞后,这是由于西方理论传入中国时,中国的文学批评界对“Feminism”,也就是女性/女权主义产生误解,导致人们对女性主义文学产生反感,产生避之不及的想法,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度处于空白阶段。为此,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经过了20年的时间,才将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与本土文化进行融合和植入,变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身的理论基础,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才真正地被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学界所接受并得到发展。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经成为文学批评研究中重要分支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和发展、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引进进行回顾,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性别诗学和文化诗学进行研究。
一、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的发生和发展
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要晚于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产生的时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真理问题大讨论时期,思想浪潮达到空前高潮,也使长期以来被男女平等思想所掩盖的男女社会差别问题随之暴露出来。而紧随而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压力骤增。使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出现了女性文学史上的一次高峰,是五四文学运动之后的第二个女性文学创作高潮时期。女性作家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同为女性的感知力将当代女性的困惑和角色问题反映在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也对在此期间时代女性对自身精神定位的不懈追求等进行赞美。当时着重评论几位具有时代代表意义的文学作家及其作品。其中,以张洁、谌容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作为当时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学作品。张洁在《爱是不能忘记的》一书中,将当时女性的爱情问题做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描写,其中所反应出的女性爱情观和恋爱问题,被当时的文学批评界认为是极具女性意识、反映了当代知识女性精神困扰的作品。而谌容及她的《人到中年》一书,则着重描写了中国的职业女性在角色定位和角色选择上的矛盾和困惑,也是所有解放了的中国女性的矛盾和困惑。
书中陆文婷的结局以悲剧收场,也代表了中国女性在探索和成长中的困难性。这些对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在本世纪初取得了关键性的成果,当时的文学批评界对这些文学作品的批评理论依据仍然使用上个世纪针对男性作家和作品的传统文学批判理论和标准,虽然当时也进行西方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引进和学习,但却没有完善的针对女性主义作品的批评理论,导致当时的批评学界对女性主义文学的评价有失公允,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界发现了自身理论的缺乏和不足。因此,批评家们也在对作品的评价和学习中逐步探索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形态,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就此产生,初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大多是学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自发式的研究,针对几位作家及其作品,对其在中国女性实现了社会权利的解放后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的表述进行研究。其中有主要针对女性作家群体的研究,如谢望新的《女性小说家论》,主要从当时几位突出的小说家及他们的成就进行研究和讨论;也有关注作品主题立意的研究,如刘蕙英的《论女作家作品的主题倾向》,从作品中的主题选择对作家的立意方向进行探讨。这类的文学评论和研究在当时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而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内容则主要从社会生活、历史审美、社会学等中性的批评领域展开。与此同时,一批女性文学批评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文学作品和作者的理解,将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的批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创作出具有优秀内容的批评作品,如李子云的《净化人的心灵》以及盛英的《中国新时期女作家》等文章,将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一步深化,针对新时期女性文学中所体现的女性面临的特殊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
当时的评论文章选择从当时女性在角色定位上的困惑和角色定位的失败进行研究,当时的女性获得了高程度的社会解放,与男人享有同样的社会权利和法律保障。对自我的觉醒尚未开始,就被当时的“男女平等”的时代话语所影响,当时的女性被社会观念进行了雄性化无性化的塑造,而这些女性在进行自我定位时产生了极大的矛盾,进而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因此,上个世纪80年代的女性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女性的自我定位,女性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定位,是将自己塑造成男性化的女性,表现得和男性相同,还是坚持女性的自己,否认男女都一样的社会大潮流,是作为一名传统女性,选择做一名男性心目中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理想女性,还是尊重自己的理想,做一名有自己思想和理想的独立女性。女性在独立的理想中,与男性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产生了矛盾,使女性在自我定位中产生了矛盾陷入了思想上的逻辑怪圈。女性的自身改造和定位是否有意义,批评学家在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批评作品中突出的体现出来,进而回到新时期的性别探讨中,而当时的批评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处于无理论状态,使得当时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建立的呼声渐高。
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引进
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的一些批评学界的学者将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翻译和引进到中国。针对我国当时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十分繁荣,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学作品的批评文章数量多却因为没有理论体系支撑而发展进程缓慢的问题。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引进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引进传播阶段和深化理解阶段。
(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引进传播阶段
引进传播阶段主要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的,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就是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思潮通过我国的国外文学研究学者的翻译进入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界。可以说,1981年朱虹在其文章《<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一文中,首先将美国妇女文学引进中国。并于1983年出版《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书中系统地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和理论知识进行翻译和介绍。中国由此真正意义上的感知到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及其理论。这一时期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章和书籍也随着理论的引进传入中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玛丽伊格尔顿编辑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该文章可以说是引领了中国读者对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了解和学习,纠正了当时因为社会思想层面误导下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
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翻译出版之后,中国批评学界通过这部极具原创性、体系性的书籍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和研究,也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传入中国后的一个标志性转折。接下来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贝蒂费里丹的《女性的奥秘》、肖沃尔特的《她们自己的文学》和米利特的《性政治》等文章,为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带来了一股新的风潮,对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的几年间,中国的文学界逐渐加快了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引进和借鉴,这一时期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性文章大批量地引进至中国,如黄梅的《女人与小说》、李小江的《英国女性文学的觉醒》、王逢振的《关于女权主义批评的思索》、黎慧的《谈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和朱虹的《“女权主义”批评一瞥》等文章,将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作为一种批评范式,引进到中国,对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产生和奠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深化理解阶段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深化理解阶段的开始时间为1988年,这一时期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引进和学习进入了一个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阶段,国内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将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学习侧重在了对批评理论的学科性和操作性的学习和研究。
当时的一些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许多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文章的介绍和评论性的文章,主要有《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上海文论》《文艺理论研究》等,这些文章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系统的研究,充分的丰富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一些学者也通过自身的理解和编译,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学术著作引进中国,如张京媛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岩冰的《女权主义文论》、陈志红的《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罗婷等编写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林树明的《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翻译著作,都将国外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反思,并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为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起到了推陈革新的作用。
这期间,国内一些权威性学术期刊陆续刊发对此类文论的介绍和评述的文章。
三、性别诗学的萌芽以及发展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注入和引进,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也随之发展深化,具有理论支撑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开始产生并发展。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浓厚的性政治色彩,而当时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深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在批评中也同样带有鲜明的性政治记号,“女性意识”、“性别歧视”、“男权本位观念”及“性别政治”等概念充斥在评论界和评论文章中。当时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采用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性政治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文学和男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审视和分析。将文学中女性创作中的性别意识和男性创作中的男权话语进行分析和批判,具有非常鲜明的性别对抗意识,从性别上将男人和女人分割开来。这种批评方式将女性主义文学的批评从单一的社会生活、历史学审美中解放出来,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出现了很多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批评文章,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唯女权不权的批评方式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局限在了女性批评学家的学术圈内,男性学者对女性主义文学的批评和研究寥寥无几。使得我国上世纪9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呈现出内向化和私人化的特点。90年代中后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界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讨论,为了将这种情绪对抗色彩淡化,突出女性的平等意识,将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向更为理性的方向引领。我国的“性别理论”,即“性别诗学”开始产生。
在中国,“性别诗学”也就是“女性主义诗学”。即不包含男性性别在内的性别诗学体系。在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性别诗学”成为一直延续到现今的思想框架。“性别诗学”是一门集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符号学、艺术史、教育史、心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各个学科的综合的跨专业学科。在当代的文学批评流派中占有重要的理论位置,“性别诗学”一方面批判了那些将女性他者化的男性文学与文化,另一方面则主要通过发现和分析女性主义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建立以女性主义为主体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体系。因此,“性别诗学”并未真正提出新型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思路和方法,这里的性别仍具有对男性及男性文学的贬抑思想,存在很明显的性政治色彩,并未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文学批评上的性别平等。而“性别诗学”的存在意义,则是为了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能够更大范围地在文学批评界进行发展和传播以及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上的客观性进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相当一部分旧式批评方法和批评理念,对男性文学的反抗意识并没有完全消除。直到2007年,这种现象才有所突破,林树明的《女性文学研究、性别诗学与社会学理论》这篇文章标志性地阐述了“性别诗学”的发展和变化。该文章强调了“性别诗学”对男性及男性文学的关注,将“性别诗学”中的性别逐步地向中立化转变,并与传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对男性和男性文学的批判进行区别。主张通过种族、阶级、时代、经济、科技及教育等因素进行性别角色的探讨和发掘,强调关注广义的性别问题,摒弃单纯进行女性性别问题的研究方法。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点从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角色和定位矛盾,转向对社会和历史所影响的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到今天,“性别诗学”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向和发展引领方向。特别是近几年“性别诗学”的发展,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充分打开,使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狭义的两性批评,转化为更为广阔的对女性文学与阶级、时代、种族等相关内容的评价与研究,并与当下的男性文学和男性本身作为评价的内容之一,扩大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范围和发展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进步,另一种文学评论思想在性别诗学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这就是“文化诗学”。“文化诗学”在“性别诗学”发展的基础上,将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单一的对女性问题的探讨转变为对广义上性别问题的探讨,同时,对文章或书籍本身的文本美学和精神内涵进行更为立体和系统的研究,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重点从性别转向了文化,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对性别的误读彻底的摒弃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范围之外,并通过对文本自身对社会、宗教等文化的描写的评价和研究扩大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了性别诗学通过采用换词策略淡化女性主义后所产生的理论性的冲突和词义上的争论,从内涵上丰富了性别诗学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批评理论和实践基础。不仅从审美视角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诗意化,也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层面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现实化,真正的促进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明华.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生与影响[J].青海社会科学,2015,01:146-151.
[2]马晓慧.论女性主义文论的“中国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164-165.
[3].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开始转向“文化诗学”[J].学术界,2013,11:243.
[4]张巧欢.女性主义地理学批评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4,05:158-162.
[5]焦若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J].文史月刊,2012,S3:37.
[6]胡笑瑛.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13,01:132-134.
[7]张礼艳,张晔.黑人女性主义对中国女性主义写作及批评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17-119.
[8]都丽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J].经济师,2013,04:44+46.
[9]陈娇华.近年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新趋向[J].兰州学刊,2013,09:59-64.
[10]李兰英.从女性写作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名作欣赏,2012,02:118-121.
[11]赵盛国,余玲.浅析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54-57.
[12]石彤喆,邵娟.女性主义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1,06:157-159.
[13]冯群英.对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反思[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7:199-200.
[14]刘岩.后现代视野中的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0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