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校IT治理的特点与启示*

2015-11-28聂瑞华刘永贵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美国大学战略规划体制

聂瑞华,刘永贵

(1.华南师范大学 计算机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2.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美国高校IT治理的特点与启示*

聂瑞华1,刘永贵2

(1.华南师范大学 计算机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2.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大学体制创新是深化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从战略一致性、治理结构、IT部门改革、IT绩效评估四方面分析总结了美国大学IT治理改革,认为促进信息化建设与大学战略目标相一致、构建多群体参与的IT治理结构、建立全校IT绩效测评体系、重构IT部门是美国大学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信息化体制促进大学体制改革,实现以信息化推动大学变革发展是我国大学信息化体制建设的核心目标。

美国大学;IT治理;信息化体制

随着我国大学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大学各项核心业务,正成为推动大学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关乎院系部处、师生员工的权益与发展,如何创新体制,协调和平衡大学各群体的信息化权责?如何优化和整合全校信息化资源,促进IT与大学核心活动、战略使命的契合,已成为当代我国大学深化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IT治理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布朗(Brown)所提出的信息系统治理( IS Governance)概念。90 年代末,萨姆巴姆西(Sambamurthy)等人将之与公司治理概念结合,提出IT治理(IT Governance)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所谓IT治理是构建兼顾相关各方利益的IT决策机制与组织架构,以IT绩效评估与IT风险管理为途径,以促进IT应用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为根本原则,实现以IT为组织创造价值的终极目标[1]。提升IT治理水平是当前世界各级组织以体制创新深化信息化建设的有益尝试,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领头羊,美国的高校在此方面做出了卓越探索。在我国如高伟勋、刘晓文等研究者,如黄达武、蒋东兴等高校IT主管都开始研究和推进高校IT治理发展,将IT治理改革作为深化我国高校信息化体制建设的重要思路。笔者尝试从战略一致性、IT治理结构、IT部门改革、IT绩效评估四个方面[2],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孟菲斯大学的IT治理改革为个案,综合美国相关调研数据与研究文献,分析和总结美国大学IT治理改革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大学信息化体制创新有所启示。

一、促进信息化建设与大学战略目标一致

促进信息化建设与大学战略目标一致,是美国大学IT治理改革的首要原则,美国大学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

(一)明晰大学在信息时代变革发展的战略目标

清晰的战略目标是信息化与战略目标相契合的前提。20世纪70年代,随着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美国高校开始纷纷制定大学战略规划,并已形成稳定的战略规划模式[3]。美国大学战略规划的制定为全校建立了共同愿景,使大学内各群体认同并愿意为之奋斗,从而创造了一个众人积极参与的文化,为信息化建设与大学战略目标一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建设与大学战略目标的契合,不是简单的以大学已有战略目标为核心确定信息化建设思路,而是在两者的相互影响中达成契合,形成新的大学战略目标。由于IT已成为当代大学变革发展的核心动力,其所带来的是大学在信息时代发展范式的转变。所以大学战略目标的确定,必然要紧密围绕如何让“信息”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如何充分发挥IT潜力,促进大学教学、科研、管理乃至大学整体的创新发展,这已成为美国大学制定战略规划的重大原则。孟菲斯大学的IT治理改革就源于校长认为如能充分发挥IT潜力,IT会成为推动大学提升教育质量,形成独特教学、科研和服务体系,获得新发展的有效动力[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没有考虑信息化的学术战略规划被否决,要求重新制定[5],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二)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并将与大学战略规划融为一体

制定全校信息化战略规划,并与大学战略规划融为一体,是信息化发展与大学战略目标相一致的有效方式。EDUCAUSE调查显示,78.9%的美国大学制订了IT战略规划,71.3%的大学将IT战略规划融入到大学战略规划之中[6]。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要求全校所有IT项目必须围绕教学、研究、公共服务、组织支撑、学生体验这五大核心活动进行[7]。可见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不应以IT为中心,而是以信息化推动大学的创新发展,更好地为大学使命完成提供支持为核心,这正是IT对大学真正价值的根本体现。

(三)以财政预算体制的改革保障信息化与大学战略发展融为一体

资金是大学发展的重大资源,通过对全校预算体制的改革,将IT项目预算过程与大学预算过程合为一体是美国大学保障信息化建设与大学战略发展一致的有效措施。当前,美国77.6%的大学已明确将IT规划与大学财政预算联系在一起[8]。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改变了学校预算时间,实现了IT资金分配过程、学校财政预算过程与IT项目提案申请过程三者的一致[9]。这一体制改革从资金上保证了各项活动与IT的融合,促进了信息化与大学战略目标的一致。

二、构建均衡的多群体参与信息化决策的IT治理结构

高校信息化建设不仅与IT部门相关,更牵涉到其他院系、部处以及师生员工等利益群体。让大学信息化利益相关群体参与到信息化的决策与监管之中,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责,是美国大学IT治理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参与信息化规划与决策的群体多元化

如表1所示,美国大学校董会、校领导、教师、行政管理者、学生、技术专家等各信息化利益相关群体以及由其所组成的委员会已逐渐成为大学信息化规划与决策的主体。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信息化规划是由各院系与行政部门主管根据所在部门IT需求,形成IT预算提案,提交学校[10]。美国大学已逐渐形成了扁平化、各利益群体参与信息化规划与决策的机制。

表1 美国大学信息化战略规划提供建议的校内群体比例[11]

(二)美国大学的IT治理结构的组成

1.校领导、行政管理者、教师与技术专家是美国大学IT治理结构的核心

校领导、行政管理者、教师、技术专家是美国大学信息化规划与决策的主要智囊库。如表1所示,美国65%以上大学的校长内阁、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成为大学信息化战略发展的重要智囊,且比例稳定上升。校长内阁是美国大学行政最高管理层,其参与信息化战略规划有利于在信息化规划中反映这些主导大学未来的校级主管对IT的认识。IT专家的参与则能有效保证信息化规划紧跟IT的最新步伐,充分发挥和利用IT的优势,更好地支撑大学战略目标。管理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分别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团体的代表机构,他们的参与有效保证了大学信息化项目能够源自校内院系部门在其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最现实的信息化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提供IT支撑。这四大群体的参与,基本保证了大学信息化规划的科学性、广泛性以及与大学核心活动的有机契合。

2.校董会、学生群体逐渐成为IT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和校董会这两大类群体参与IT战略规划的比例虽然不到50%,但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校董会是美国大学的法定代表机构,是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它参与IT战略规划比例的增加,表明大学信息化的战略重要性不断提升[12]。学生是大学的主体,尤其随着“网络一代”进入大学,其IT使用习惯、文化乃至思维方式都与前一代大学生不同,他们对大学IT环境和支持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甚至对大学课程和教学方式有不同的需求[13]。虽然当前美国大学生群体参与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比例不算高,但表明美国大学已开始重视学生主体的参与,是大学IT治理改革的趋势。

3.政府部门开始参与大学IT战略规划的制定

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与国家的制度、信息化环境息息相关。如何处理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是美国大学IT外部治理改革的关键,让政府参与是美国大学IT治理结构改革的措施之一。

如表2所示,国家及地方政府机构成为美国大学信息化规划的咨询和顾问,且比例逐年增长,尤其地方政府增速较快。在信息化战略等宏观层面,请政府部门参与,有助于保证大学在信息化战略发展方向上与政府,尤其地方政府一致,从而使大学信息化建设能更好与校外区域信息化建设一致,这不仅为大学用户提供无缝的IT环境,亦能帮助大学用户在更广泛的区域中,享受统一的信息化服务。大学在其信息化发展中,保持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及时把握政府相关政策最新进展,是为大学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的有力保证。这预示着美国大学在信息化发展中,已经开始巧妙借助政府部门力量,推动大学信息化的发展。

表2 政府部门为美国大学信息化战略规划提供建议的比例[14]

(三)以体制保障学校领导群体对信息化的支持

要实现信息化规划与组织战略发展的有机契合,组织中的最高行政长官必须从信息化规划的监督者转变为全职的参与者,必须参与到为战略性使用IT创造机会的过程中[15]。从上页表1可以看到,美国近80%的大学校长内阁已成为学校信息化战略规划制定的参与者。美国很多大学的CIO都认为他所在学校校长对信息化参与非常积极,是强有力的支持者和推动者[16]。例如美国孟菲斯大学的IT治理改革正是校长所推动[17]。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IT治理改革是校长、财务副校长的直接推动,并得到其他校领导的支持[18]。正如鲍勃·阿尔布雷希特(Bob Albrecht)所言:那些由IT领导者或IT部门独立做出信息化决策的大学,其大学领导者不能理解信息化的愿景,并不认为信息化是大学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9]。所以大学信息化的发展只有得到校长、分管财务、管理、学术、研究等工作的校领导支持,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大学战略发展的契合。

(四)让最广泛群体参与信息化规划与决策是IT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要义

IT治理的改革是一个横跨多职能部门的基于广大IT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权力共享的过程,其权力从建议到决策,参与形式从松散的非正式组织到正式的院系部门,各群体都积极参与一个或几个领域信息化发展的决策与咨询。IT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与大学信息化建设中参与者的广泛性紧密相关,重要的管理者、教师和院系主任等群体参与越广泛,那些与大学教学、科研等核心使命紧密相关的高层委员会参与信息化越深入,IT治理就越有效,与战略目标就越一致[20]。大学信息化的发展只有充分发挥校内各群体的力量,使责任和权力统一,才能实现以信息化推动学校核心业务发展的目标。

三、重构IT部门、打造卓越IT队伍

要深化信息化发展,大学IT部门必须是首个做出变革的部门。IT部门的整合与重构是美国大学IT治理改革的另一重大措施。美国大学IT部门改革的成功策略是:CIO跻身校领导,以之整合IT部门,实现公共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并根据现实需要推动IT部门内部功能的重构,促进其发展,提升其绩效。

(一)设立校领导级的CIO职位

设立校领导级的CIO职位,推动大学信息化的战略发展与资源整合是美国大学IT部门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孟菲斯大学1995年将所有IT单位整合为一个建成新的信息系统部,并设立CIO职位,由之执掌新的信息系统部[2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0年成立校级IT服务运行中心,由CIO执掌[22]。到2012年,已有53%美国大学设立了副校级的CIO职位[23-25],从网络、信息系统等IT基础设施到桌面IT服务提供,从数据运营维护到教学科研的信息化支撑,从对全校IT的组织管理到规划与预算等22项信息化事务都统归CIO管理。

(二)对IT部门职能、结构与文化的重构

超越部门局限,超越IT的局限,根据大学各项核心业务的需求重构IT部门内部结构,将IT部门打造成一支有共同愿景、有凝聚力的生力军,是美国大学IT部门改革的有效措施。打破僵硬的科层体制结构,以“用户服务”为核心,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弹性化、去中心化的内部管理结构,是美国大学IT部门重构的成功经验之一。孟菲斯大学1996年整合IT部门后,采用基于项目的团队管理方式,建立由教工、学生代表及IT部门员工组成的工作小组[26]。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将信息系统与技术部改名信息服务与技术部,凸显服务理念转变,并按用户所需IT服务重构IT部门,充分体现了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7]。

(三)建立CIO办公室,实现IT管理与IT服务的分离

建立CIO办公室,协助CIO对全校信息化事务进行管理,是美国大学IT部门改革的另一项措施。随着大学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预算、设计、决策、运行效果监察等一系列信息化事务已成为大学CIO的重要职责。然而繁杂的IT事务要么让CIO陷入IT服务的细节而迷失对信息化宏观战略发展的驾驭,要么就关注信息化的战略引导,而无暇推动IT具体服务的创新[28]。此外当大学IT项目的规划、预算、执行、监管等事务均由IT部门负责时,就会因过度集权而使得IT部门没有外部监察,缺乏发展动力,也不利于其他部门信息化权益的维护。所以美国很多大学开始独立设置CIO办公室,与IT部门相互独立,由CIO领导,以团队形式领导和管理大学信息化发展,从而将CIO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救出来,使其有更多时间在战略高度思考信息化发展。如孟菲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等都设立了CIO办公室。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CIO弗兰克·克拉克(Frank Clark)博士谈到:“CIO办公室为学校节省了大笔费用。”[29]CIO办公室实现了IT管理与IT服务在体制上的分离,为CIO更好践行自己职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建立IT绩效测评体系,监察全校信息化建设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校长、董事及广大师生开始关注IT投资的产出效益,这直接推动了美国大学IT绩效测评体系的发展。EDUCAUSE的调查报告显示,很多大学要求IT领导者定期地向教职员工和学生发送有关大学信息化的信息并宣传其价值,向领导层和利益相关者解释IT投资效益问题等[30]。

建立相应的IT绩效测评体系、跟踪和监控IT项目的整个运维过程、由各群体等对信息化运行进行全面应用评估并用持续的评估引导大学信息化进一步发展[31],是美国大学IT绩效测评的成功经验。美国已有74.1%的大学采用IT绩效评估,运用自我评价、团队评价、外部评估、平衡积分卡、绩效量表等多种方式对IT项目策划、桌面服务、学术技术支撑等各方面信息化建设进行测评[32]。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立了IT审查委员会、技术委员会、CIO办公室三级IT审查机制,从IT治理结构、IT项目设计、IT投资分配、IT项目运行过程、IT项目的使用效益等全方位进行绩效审查[33]。孟菲斯大学形成了顾问委员会、各工作小组、信息系统部内部的三级绩效测评机制:各顾问委员会对大学信息化各领域IT项目的决策与资金分配实施有效监督;各类工作组深入信息化项目实践运行第一线,通过政策、标准的制定对大学信息化的具体实践实施监督;信息系统部借助技术手段,对客户满意度、工作效益、成本等进行测评。

可以看到美国大学历经多年探索,形成了从宏观IT治理结构改革、IT规划与投资决策,到中观IT项目设计、项目、资金使用,再到微观IT服务水平的全面绩效测评体系。在具体实施中,使用了定量、定性、技术支撑、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和方式,为美国大学信息化投资效益的提升以及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五、对我国大学信息化体制改革的启示

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到,美国大学的IT治理改革在信息化建设与战略目标一致、多群体IT治理结构建立、IT绩效测评体系建立、IT部门重构四大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探索。其治理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美国的IT治理结构图

可以看到美国高校IT治理改革的内容,与我国高校正在推进的信息化体制建设类似。笔者认为美国高校IT治理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深化信息化体制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一)对我国大学信息化体制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的启示

大学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这是我国很多IT主管、乃至校领导的共识。所以我国不少高校信息化体制建设中都由校长出任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主管信息化。“一把手工程”体现出的是我们是用“校长”的权力自上而下强力推动全校信息化建设。事实上,提升信息化推动权力的层级是我国信息化体制建设的一个核心准则。当然其对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但更应看到大学信息化体制的最终目的是以体制让信息化成为大学战略发展的重要动力,实现以信息化推动大学战略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一把手工程”不能仅是体现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度,更应让“信息化”成为校领导谋划学校战略发展的一种思维,笔者认为这是美国大学IT治理对我国信息化体制建设的最大启示。

与此同时,从美国大学IT治理中可以看到,大学信息化体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仅仅是保证信息化项目得以顺利完成,还包括将信息化与大学核心活动的融合创新贯穿于从信息化规划到项目评估等整个信息化生命周期,以信息化体制能让大学各群体都树立共同的信息化愿景,成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者、实施者。所以大学信息化体制的建设内容,不能只是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信息化办公室,还需要考虑全校信息化战略规划体制、IT预算与决策体制、IT绩效评估体制、IT部门建设与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内容。

(二)对我国大学信息化体制建设策略的启示

1.依托现有大学体制推动信息化体制发展

在美国与大学IT治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就是大学治理。大学治理是指对所有影响大学的问题进行决策的方式(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结构),不同决策群体和决策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达成决议的过程),以及决议形成后从一个层次的决策组织上报到高一级决策组织或个人之后的结果[34]。大学IT治理是大学治理的组成部分,做IT规划时,要适应当时大学治理的组织模式[35]。我国大学在信息化体制改革中,要学会借用大学现有体制中的优势化解信息化发展中的体制困境,推动大学信息化发展。例如,可让大学已有的各类委员会,如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师工会、学生会等代表成为大学信息化决策与咨询的一部分;在重大信息化规划与决策中,不仅向全校信息化最高决策组织提供咨询,亦同时向教师、学生群体提供网上在线征询等。通过种种措施,让我国大学信息化体制结构、信息化决策与评估过程与大学已有体制结构、管理决策过程融为一体。

2.以信息化体制促进大学体制改革

IT是一种“革命性技术”,它以一种“变革”策略而不是“维持性”策略来彻底改变一个系统中现行的占据支配地位的技术或者产品,进而革新整个系统的运作模式[36]。大学IT治理不仅仅指向与IT直接相关的事务,更重要的是以怎样的体制促进大学内外信息的共享与流通,促进大学各类以“信息为核心”活动效益的提升,充分发挥“信息”之于大学战略发展的重大意义。要解决这一系列深层问题,就需要对大学组织体制、管理方式以及学生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估,甚至这种关系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改变[37]。所以大学IT治理与大学治理两者是相互影响,大学信息化深入发展带动了大学组织结构的变革,同时大学组织结构变革的质量与方向又影响了大学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削减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大学应变能力和运行效益,更好为实现大学战略使命而服务;另一方面促进大学信息流的畅通和广大师生享受信息服务的便捷性与完整性,解决因科层体制结构而带来的信息流通不畅。正是信息化建设与大学体制变革的这种内在必然联系,使得大学信息化体制建设有可能成为大学体制变革的突破口,是在大学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中突破体制障碍、推动大学体制创新、提高大学整体治理水平的有效方式。

[1] Sambamurthy V, Zmud R W. Arrangement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 a theory of multiple contingencies[J].MIS Quarterly,1999,23(2):261-290.

[2] IT Governance Institute.IT Governance Models[EB/OL].http://www.itgi.org/Template_ITGI.cfm?Template=/Search/ITGISearchDisplay.cfm,2014-12-13.

[3] 徐小洲,黄艳霞.美国高校战略规划过程模式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01-105.

[4][34] Penrod,James I.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Oriented I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ocess for a Large Public University[M].PA:IGI Publishing,2000.34.

[5][7][17] [21][23][24][26][33] Donald Z.Spicer.Reforming IT Governance at Berkeley:Introducing an Enterprise Perspective to a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EB/OL].http://www.educause.edu/ECAR/ReformingITG overnanceatBerkele/163127,2008-07-25.

[6][18][22][27] Wayne Brown.The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in Higher Education 2014 Reports[EB/OL].https://www.educause.edu/library/resources/chief-information-officer-higher-education-2014-reports,2014-07-18.

[8][16][19][20][32][36] Albrecht,Bob.Information Technology Alignment in Higher Education[EB/OL].http://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EKF/ekf0403.pdf,2004-04-01.

[9][10]UC Berkele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UC Berkeley:Governance,Funding and Structure [EB/OL]. http://cio.berkeley.edu/planning/strategic/pdf/IT_Report.pdf,2006-01-18.

[11][14] EDUCAUSE.Core Data ServiceFiscal Year Summary Report[EB/OL].http://net.educause.edu/apps/coredata/reports/(2009-2012),2014-01-28.

[12] 冯志军.美国高校内外管理体制评价与借鉴[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4):31-36.

[13] Diana G.Oblinger,James L.Oblinger.Educating the Net Generation[M].Louisville:EDUCAUSE,2005.1-5.

[15] Shigeyasu Sakamoto.Process Design Concept: A New Approach to Industrial Engineering[EB/OL].http://dl.acm.org/citation.cfm?id=71003,1989-03-01.

[25] Brian L.Hawkins amp; Julia A.Rudy. EDUCAUSE Core Data Service [EB/OL].http://net.educause.edu/coredata/2002,2002-01-01.

[28] James I. Penrod.Relection on a career as a four-time CIO[EB/OL].http://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ERB0521.pdf,2005-10-11.

[29] 新浪网.一种新的组织形式OCIC[EB/OL].http://www.mie168.com/htmlcontent.asp,2008-05-22.

[30] Allison, Debra. Deblois,Peter. EDUCAUSE Current Issues Committee.Current Issues Survey Report [J]. EDUCAUSE Quarterly,2008,31(2):14-30.

[31] James I. Penrod,Michael G. Dolence. Concepts for Reengineering in Higher Education[EB/OL].https://net.educause.edu/ir/library/text/CEM9123.txt,1991-01-01.

[35] Lee,B.Campus leaders and campus senates[A].R.Birnbaum.Faculty in Governance:The role of senates and Joint committeees in a State of Flux[C].London:Economica,2001.126.

[37] 刘永贵,郑旭东.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08,(12):122-126.

聂瑞华: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及教育应用、云计算与大数据、信息系统与信息集成(nrh@scnu.edu.cn)。

刘永贵: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学习科学(liuyg@njupt.edu.cn)。

2014年11月21日

责任编辑:赵云建 赵兴龙

The Characteristic and Enlightenment of IT Governance Model in USA University

Nie Ruihua1, Liu Yonggui2
(1.School of Computing, South of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31;2.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College, Nanjing Post and Communications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Deepening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s necessary choice for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 study explor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reform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some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shows that our country’s university can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from four aspects: uniform the strategy, informationize the structure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e the department reform and informationize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By means of university informatization inform, we can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and achieve the goa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University in USA; I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System

G434

A

1006—9860(2015)02—0040—06

* 本文系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学习行为记录、分析与个性化支持技术研究及试点”(课题编号:MCM20130651)、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基金项目“大数据信息资源库核心技术开发及示范应用”(项目编号:2014Y2-00006)、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促进信息化与高校战略发展融合的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YJC880065)成果。

猜你喜欢

美国大学战略规划体制
躬身践行修己身:从留美文科博士到美国大学系主任
浅谈波士顿矩阵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应用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探究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全球新能源车企概况和中国的战略规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