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MOOC课程设计*

2015-11-28马秀芳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组织者日志参与者

马秀芳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MOOC课程设计*

马秀芳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随着社会化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社会化网络环境以其社会性、开放性、聚合性、互动性等特点,为MOOC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途径。该文分析了社会化网络环境下MOOC设计的要素和基本模式,并通过个案研究,从课程设计流程、课程目标、课程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活动、课程评价、课程实施等多个角度探索社会化网络环境与MOOC整合的途径与方法,为MOOC设计提供新的视角。

社会化网络环境;MOOC;课程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化网络是促进人际间社会关系网络建立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帮助人们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络,还能帮助不同学习者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网络。社会化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借助社会化网络关系开展深入有效的交流和学习,从中构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知识体系;社会化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不仅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更是网络内容的共建共享者。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由大规模学生交互参与和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资源获取的在线课程[1]。它起源于基于社交网络与媒体的互动式学习,学习者具有自组织学习的特点,且重视学习关联的建立。但目前MOOC也面临许多困难,如浸润式学习体验差、辍学率高等[2]。

学习者在接触MOOC之前大多已经是网络社交媒体用户,拥有相对稳定的网络社交关系和能力。当前大学生年龄大多集中在18岁到25岁之间,换句话说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属于95后人群。2014年8月,腾讯科技针对95后群体的调查结果显示:社交网络是95后人群的生活常态,多数人愿意将时间花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中,同时应用多个社交平台积极主动发言,进行社交网络全平台生存[3]。

如果能将学习者已有的网络阅读习惯、非线性思维方式、网络社交关系和网络社交能力迁移到MOOC课程设计中,将极大地促进MOOC学习的参与性、沉浸性与有效性。因此,如何针对大学生设计有效的MOOC,整合他们已有的社会化网络关系,成为大学MOOC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MOOC对大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又有何种影响也将是MOOC教学实践要回答的问题。

二、社会化网络与MOOC设计

MOOC设计之初便以社会化网络为基础,MOOC课程是一种以社会建构主义、关联主义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社会化网络媒体与MOOC内容组织、师生互动、课程实施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厘清社会化网络与MOOC的关系,分析社会化网络环境下MOOC的基本构成,是开展MOOC有效设计的基础。

(一)社会化网络与MOOC的关系

社会化网络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的社交网络关系,它起源于网络虚拟社交,经历了单纯社交阶段、即时社交阶段和平台应用阶段。社会化网络由节点、用户、关系和社区四个要素组成。社会化网络通常以“人”为中心,以“深度交互”为基础,即可以维系虚拟人际关系,也可以发展和促进现实社会网络的发展。根据“六度分隔理论”可知社交网络可以不断扩展。社会化网络以其社会性、开放性、聚合性、互动性等特点,成为促进人际间社会关系网络建立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在帮助人们形成社会关系网络的同时,还能构建满足不同学习者需求的个性化网络。社会化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不只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也是共建者;社会化网络环境更加重视集体智慧,鼓励学习者之间相互沟通、共同为网络的发展齐努力。

基于社会化网络的社会化学习是指应用多种社会化网络交流工具和平台,通过与其他学习者的交流、分享、创造等开展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建立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社会化学习主张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要通过互动、交流、问题解决和建构作品等方式来实现。

MOOC以其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4]。它不受时空限制、不受人数限制,让学习者在自组织的、互动互联的交流活动中构建知识,形成学习网络;它让学习者既是知识的学习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学习者与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越紧密,其知识的学习效果越有成效。

MOOC与社会化网络具有天然的共生关系,基于社会化网络的社会化学习是MOOC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将学习参与者已有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和能力与MOOC融合是未来MOOC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社会化网络环境下MOOC的要素

MOOC要素是MOOC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组成部分,厘清社会化网络环境下MOOC的要素成为探索社会化网络环境下MOOC设计的重要基础。李秉德认为课程与教学系统包括七个要素: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和教师[5]。黄小强、柯清超提出cMOOC的四大要素为: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6]。而本研究认为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MOOC应具备五大要素:课程组织者节点、学习参与者节点、内容与资源节点、教与学的关联活动以及社会化网络环境中的工具与媒体,如图1所示。

MOOC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关联性,教与学活动的关联性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活动结构,不仅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联可以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联、学生与内容资源之间的关联都可以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而所有这些关联的建立都依赖于社会化网络环境中的工具和媒体这个基础条件。因此,本研究认为教与学的关联活动、社会化网络环境中的工具和媒体是社会化网络环境中的MOOC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传统的教师、学生、内容都要转化为具有强烈互联网特征的节点,即课程组织者节点、学习参与者节点、内容与资源节点。

图1 社会化网络环境下MOOC的基本要素

(三)社会化网络环境下MOOC的基本模型

黄小强、柯清超认为cMOOC不以学习者、内容或促进者为中心,而是以参与者、内容、环境相互连接而建立的技术增强型学习网络为中心[7]。本研究认为技术增强型的学习网络是在社会化网络环境中不断动态建立和连接的教与学关联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基于社会化网络环境的MOOC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社会化网络环境中MOOC的基本模型

在基于社会化网络环境的MOOC设计模型中,每一个要素之间都互相联系。其中社会化网络环境、工具和媒体作为整个模型的基础条件而存在,为实现其他几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提供物质条件;内容与资源节点首先经由课程组织者准备和提供,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学习参与者可以对其不断地动态丰富、完善和创造;课程组织者节点主要以教师团队为主,是课程的发起者、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促进者;学习参与者节点是MOOC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角色,也是最具能动性、创造力、关联力的要素;教与学的关联活动是整个系统动态生成的、是由其他几个要素不断相互关联、动态建立起来的,其强弱反映了整个系统运行的效果。

三、个案研究

本研究的个案选择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作为载体,以腾讯综合服务平台作为其社会化网络环境,开展MOOC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效果研究。

腾讯科技关于95后社交圈的调查结果显示,QQ是当前大学生最常用的社交工具,占44.36%的比例;QQ空间是当前大学生最常用的社交平台,占40.82%的比例[8]。因此可以说以QQ和QQ空间为核心的腾讯综合平台是理想的大学生社交网络环境,将其中已经牢固存在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和网络社交能力迁移至MOOC设计对促进MOOC学习的效果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下:(1)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厘清社会化网络环境下MOOC设计的要素和模型;(2)通过案例研究法,依托理论分析成果,设计开发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MOOC案例;(3)开展应用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分析MOOC案例效果,从而进一步回溯验证社会化网络环境下MOOC设计理论的有效性。

应用研究的基本工具与对象:(1)社会化网络环境:目前大学生最常用的网络社交工具——以QQ为中心的腾讯综合服务平台;(2)试验课程: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必修课《教育技术学导论》;(3)研究样本: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多媒体与网络方向2014级本科学生;(4)研究周期:2014年9月到2015年1月共5个月;(5)调查研究工具: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调查问卷、基于腾讯综合服务平台的MOOC应用效果的访谈提纲。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依据腾讯综合服务平台功能特点以及社会化网络环境下MOOC的要素和设计模型,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腾讯综合服务平台的《教育技术学导论》实施过程

在基于腾讯综合服务平台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设计过程中,首先由课程组织者明确课程目标和课程大纲,然后据此准备基本教学内容与资源,在MOOC学习过程中,其内容与资源将会有学习参与者和课程组织者不断动态丰富。学习参与者基于资源和内容的自主学习活动构成了学习者与内容之间的紧密关联,学习者与课程组织者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学习活动构成了另一类MOOC中的紧密关联,这些关联的密切与否决定了MOOC学习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生成MOOC学习的成果并公开分享,最终由课程组织者和学习参与者共同完成学习评价活动。

1.课程目标设计

基于腾讯综合服务平台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习者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了解教育技术常用的实践领域,同时有效促进学习参与者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发展。课程学习目标主要通过腾讯综合服务平台中的空间日志功能公开发表。

2.课程环境设计

目前一般的MOOC开发常用的平台有Coursera、Udacity和edX等[9]。腾讯综合服务平台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化网络工具,融合各类社会化网络工具的功能特点,是社会化网络工具的统一体。该平台用户范围广泛,许多用户之间已经直接或间接存在某种社会性关联,所提供的工具完全开放,突破了课程学习者时空和技术的限制,通过其QQ空间、QQ群组、QQ论坛、QQ邮件等功能的综合应用可以支持MOOC的设计与实现。具体功能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MOOC要素与腾讯综合服务平台中的支持工具对应关系

个人知识建构和分享学习参与者节点(PLE)空间日志、空间特别关注、日志订阅、日志转载与评论、QQ群组、QQ论坛、QQ讨论组个人知识管理空间日志分类、支持多种媒体格式的空间日志、日志附件资料推送空间日志、空间特别关注、日志订阅、QQ群组邮件协作学习QQ群组、QQ讨论组、QQ论坛、QQ邮件管理内容与资源空间日志分组、空间日志更新、腾讯课堂、腾讯微云课程组织者节点空间日志布置学习活动、空间特别关注督促学习、日志评论促进深入学习、腾讯课堂与学生互动交流日志评论、QQ群组、QQ讨论组、QQ论坛、QQ邮件、腾讯课堂组织学习活动师生互动空间特别关注、日志评论、QQ群组、QQ讨论组、QQ论坛、QQ邮件、腾讯课堂、腾讯微云教与学的关联活动生生互动空间特别关注、日志评论、QQ群组、QQ讨论组、QQ论坛、QQ邮件、腾讯课堂、腾讯微云学生与内容和资源的互动日志评论、日志附件、空间特别关注、QQ群组邮件、QQ群组附件、腾讯课堂、腾讯微云

3.课程内容设计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内容部分包括:学习目标、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习题作业等部分,主要通过QQ空间日志形式发布,利用空间日志中的多样化工具及功能实现课程内容的呈现、丰富和创造。例如,通过日志分组功能,能够将课程知识内容归纳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结构性的完整网络开放课程体系;通过日志关注和转载功能,实现内容的订阅、分享和聚合;通过日志的回复、评论等功能,则可将学习参与者的观点转化为新的学习内容,从而不断动态丰富和创新课程内容。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资源部分包括:教学案例、素材资源、拓展资源等多种资源。所有教师和学习者都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参与者,都可通过附件上传功能共享课程相关资源,与此同时师生均可自由上传视频、音频、图片、网址超链接等资源,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学习资源的来源和形式。其中通过QQ空间订阅功能,可以向学习者推送最新学习资源和课程内容,提醒并邀请学习者参与学习;利用QQ邮箱订阅功能,学习者可以订阅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信息聚合,构建学习者个人的课程学习环境;此外,借助QQ、QQ群、QQ论坛、QQ邮件、腾讯微云等功能及工具,学习者之间可共享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

4.学习活动设计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自主学习活动通过利用QQ空间建立的个人学习环境来实现,学习者建构课程内容相关知识与个人见解,建立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个人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可通过腾讯课堂和腾讯微云等功能,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网络学习工具,拓展学习者学习方式,有效引导学习者开展深层次地个性化学习,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促进学习者知识的构建。

互动参与性是MOOC的精髓所在,基于MOOC的社会化网络学习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资源建设的共同参与和学习者间的协作交流。《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互动交流部分通过腾讯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的腾讯课堂、QQ通讯工具、QQ讨论组、QQ群、QQ论坛、QQ空间日志等多种功能,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并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形成学习共同体。

5.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成果的建构过程主要通过基于腾讯综合服务的个人学习环境来实现,如通过公开发表空间日志等方式发布学习成果;通过对日志的评论和回复功能,实现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分享等。除此之外,在本课程中,课程组织者也综合应用QQ群组功能和日志订阅功能等实现学习成果的推送和互评,实现有效的成果分享与交流。

本课程中学习评价的实现有两种方式:一是QQ论坛中的小组成果的评价,可以通过在论坛中设定评价标准的方式,实现组内评价、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二是直接从学习者的个人学习空间获取其学习成果,针对其形成的学习成果进行适当、合理的评价。

除此之外,《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中还设立了管理模块,其中课程内容管理主要通过日志的发布、删除、修改等功能实现对课程内容的管理和动态更新,保证并维持课程的前沿性;另外,可通过QQ群组的设立、QQ空间中日志属性的设置,帮助课程组织者进行学习参与者的管理,监督并整理课程相关内容,实现课程的有序化实施和开展。

6.课程教学实施

课程实施之前的准备:(1)课程组织者开通以QQ和QQ空间为核心的腾讯综合服务平台,并在平台上公布课程目标和大纲,建立并公布课程QQ群组;(2)课程参与者利用已开通的腾讯综合服务加入课程;(3)课程组织者与学习参与者建立关联即成为QQ好友,并加特别关注,以保证相互之间的内容与资料更新可以及时被双方浏览。

2014年9月课程正式实施,开始组织课程教学活动。首先课程组织者发布学习任务与内容和资料;接着,学习参与者浏览学习任务并自主学习,建立学习者与内容和资料之间的关联,并将学习初步收获发布于基于腾讯综合服务建立的个人学习环境中,逐渐形成学习参与者节点;根据学习任务或学习者需求,课程组织者和课程参与者均可以建立主题讨论组、主题论坛,课程组织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参与者之间逐渐开始形成关联,社会化学习网络逐步构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丰富学习资料,另一方面要以个体或群体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并最终形成学习成果,学习成果的发布常常多种方式混合使用,包括发布在课程参与者共同建立的论坛、群组中,发布在学习者个人学习环境中,纳入课程内容或资料中等等。最终,由课程组织者和学习者共同完成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基于腾讯综合服务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共六讲,于2015年1月结束课程。

(三)课程效果分析

为了分析课程效果,本研究于2014年9月课程实施之前和2015年1月课程结束之后,对课程参与者开展“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问卷调查”,以分析基于社会化网络环境的MOOC对当前大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影响。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评估包括六个维度:(1)维度一:数字化学习的意识;(2)维度二:数字化学习的需求;(3)维度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工具的获取;(4)维度四: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筛选和处理;(5)维度五:数字化学习环境资源工具的利用;(6)维度六:数字化学习的安全与法律。

研究前后测两次均发放问卷45份,有效问卷45份,问卷的有效率为100%。将每个学习者个案的同一个维度的前后测数据(同一维度的数据取值是进行维度内部要素加和)编码到同一个编码表中,建立每个个案六个维度的前后测两组样本数据。使用SPSS for Windows17.0,研究者对数字化学习能力各维度的前后测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维度前后测的配对样本T检验

从问卷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社会化网络环境的MOOC对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影响如下:

(1)维度一(P=0.009 <0.01,达到差异非常显著的水平)和维度4(P=0.006 <0.01,达到差异非常显著的水平)前后检验差异非常显著,即数字化学习的意识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筛选和处理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因此可以推断:社会化网络环境的MOOC对大学生的数字化学习意识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筛选和处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维度二(P=0.298 >0.05,未达到差异显著的水平)、维度三(P=0.116 >0.05,未达到差异显著的水平)、维度五(P=0.338 >0.05,未达到差异显著的水平)和维度六(P=0.616 >0.05,未达到差异显著的水平)前后检验差异不显著,即数字化学习的需求、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工具的获取、数字化学习环境资源工具的利用、数字化学习的安全与法律四个方面在统计学意义上不存在差异。由此可以推断:社会化网络环境的MOOC对大学生的数字化学习的需求、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工具的获取、数字化学习环境资源工具的利用、数字化学习的安全与法律四个方面没有显示出影响价值。

2015年2月研究者选择9名样本,其中包括数字化学习能力强、一般和弱的各3位学习参与者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开展研究前数字化学习能力弱的一组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变化最大;开展研究前数字化学习能力强的一组数字化学习能力变化最低。由此可见,社会化网络环境的MOOC对于数字化学习能力基础较为薄弱的人影响最大。

同时,研究者亦对4位课程组织者和9位课程学习者进行访谈,一方面回溯MOOC要素和基本模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探寻该个案中已有的社会化网络关系是否有助于更好地设计MOOC。课程组织者认为“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MOOC要素和基本模型能有效指导MOOC课程设计,让MOOC课程更能满足社交网络时代学习者的需求。”“个案中能够有效将学习参与者已有的社交能力迁移至MOOC学习过程中,也能充分发挥学习者已有的社交网络关系以更好地促进MOOC学习者之间形成紧密的互联。”课程参与者认为“以QQ和QQ空间为核心的腾讯服务中已有的社会网络关系是MOOC学习的良好基础,使得学习者在开展MOOC学习之初能够快速建立学习互联,使得学习者在MOOC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进行学习交互、形成更紧密的学习互联。”也有课程学习者认为“MOOC学习过程中的互联反过来亦能促进学习者在社交网络中关系的发展,是一种双向促进的关系。”

在对课程组织者和学习者的访谈过程中,也发现社会化网络环境的MOOC设计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有学习者认为“由于以前经常通过QQ聊天,所以在MOOC学习过程中容易跑题。”“希望在MOOC学习的同时,能定期组织面授课程,面对面的互动更能促进大家的感情交流。”“希望课程以权威性的学习内容为主,以学习者自己生成的学习内容为辅,保证课程内容的权威性”等。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MOOC是一种社会化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社会关系网络优势,通过网络连接整合社会化学习中的内容、教学活动、社会关系,形成区别于传统网络教学的实践模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粘性与参与度。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MOOC一般应具备五大要素:课程组织者节点、学习参与者节点、内容与资源节点、教与学的关联活动以及社会化网络环境中的工具与媒体。课程组织者节点负责发起课程、组织学习活动、监督学习过程;学习参与者节点是MOOC学习的主体;内容与资源节点是MOOC的核心学习内容;教与学的关联活动是MOOC的学习方式;社会化网络环境是MOOC建立的基础条件。

面向大学生的MOOC个案研究表明: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要素和基本模型能够有效指导MOOC的设计;应用已有的社会化网络建立MOOC,能够将学习者已有的社交能力迁移至MOOC学习过程中,也能将学习者已有的社会化网络关系融合进MOOC学习互联之中。在应用社会化网络设计与构建MOOC课程过程中,应注意:(1)课程建立在课程组织者与学习者已有社交网络的基础之上,有利于充分发挥已有参与者间的信任度,建立稳固有效的学习关联;(2)处理好课程内容与网络互动的关系,既要有经典的权威知识内容,也要及时吸纳学习参与者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创造的新知识和内容;(3)处理好目标主导与学习自组织的关系,有利于引导学习参与者达成课程的既定目标,避免导致无效和盲目的学习自组织活动。

社会化网络环境与MOOC整合为创新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如何在MOOC学习过程中增强师生在社交环境下的角色存在感,发现学生的社会化学习规律,探索学生社交能力向学习能力迁移的有效路径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庞慧,李萌.CAT技术及MOOC在医学教育中的联合应用模式探讨[J].福建电脑,2013,(9):41-43.

[2]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9.

[3][8]韩依民.95后的社交网络图谱:年轻人都在哪里交朋友?[DB/OL].http://tech.qq.com/a/20140818/005996.htm,2014-08-18.

[4]李曼丽,张羽,叶赋桂等.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2-17.

[6][7]黄小强,柯清超.cMOOC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模型[J].远程教育杂志,2014,(6):87-94.

[9]韩锡斌,葛文双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8.

马秀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应用(19462046@qq.com)。

2015年10月8日

责任编辑:李馨 赵云建

Design of MOOC in the Social Network Environment

Ma Xiufa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social networks, social network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ocial, open,interactive and so on,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OO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lements and basic patterns of MOOC design in the social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explores the methods of integrating MOOC with social network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design process, curriculum objectives, curriculum environment,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activities, curriculum evaluation, etc., 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MOOC design.

Social Network Environment; MOOC; Curriculum Design

G434

A

1006—9860(2015)12—0059—06

* 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面向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发展的网络开放课程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2YJC88007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组织者日志参与者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一名老党员的工作日志
扶贫日志
雅皮的心情日志
雅皮的心情日志
导演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换签名方案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