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的实践探索*
——以《探索职业:航空》为例

2015-11-28梁林梅辛雪园王瑞涛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学生学校课程

梁林梅,辛雪园,孙 锐,邱 艺,王瑞涛

(1.河南大学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4;2.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3)

中学生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的实践探索*
——以《探索职业:航空》为例

梁林梅1,辛雪园2,孙 锐1,邱 艺1,王瑞涛1

(1.河南大学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4;2.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3)

中学生网络课程的实施是当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实践中的薄弱环节。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和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教育研究与装备中心的支持下,联合东方航空公司上海飞行培训有限公司、“视像中国”远程教育发展中心等部门,学习和借鉴了国内外MOOC设计与实施的有效经验,在2014年秋季学期为四个区域的中学生开设了生涯规划类网络课程《探索职业:航空》。以该课程为对象,该文采用文献研究、开发研究、调查研究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总结和分析了中学生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中的系列问题。研究发现:课程的完成率为8%,在线学习在项目学校中仍处于边缘状态;中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遇到了网速慢、时间不够、对网络课程平台不熟悉等问题。研究建议:(1)从政策、体制、社会宣传等方面提高对中学生数字化学习的重视程度;(2)提高SME和本地教师的学习支持参与度;(3)探索从单纯的在线学习到与校本课程相融合的多元化混合学习实施模式;(4)针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不同特点与需求,采用“梯度差异”的内容设计;(5)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积累的数据开展学习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中学生;生涯规划;网络课程;MOOC;数字化学习;设计;实施

一、研究背景介绍

对于中学生网络课程的相关研究,一直以来属于比较薄弱的领域。近十年来国内有不多的研究者陆续开展了一些理论探讨、实践开发及实施工作,例如韦鸿岸在2003年提出了新高中化学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实施策略建议[1];郭兆明和张庆林在2004年探讨了中学数学智能化网络课程的特色问题[2];唐永华在2007年基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建构了中学生网络课程模式,并对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进行了初步的设计[3];宋莉在2008年以上海市某中学的初二学生为对象,设计和开发了基于Moodle平台的旨在提高中学生媒介素养的网络课程,并开展了教学应用的实践探索[4];李海燕在2009年设计和开发了初中化学网络课程,并以深圳某中学的初三学生为对象,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网络课程应用试验研究[5]。除此之外,国内研究者关注比较多的是关于高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问题:魏劲2005年设计和开发了适用于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网络课程,以高一学生为对象做了初步的应用试验[6];梁燕飞在2010年同样设计和开发了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网络课程,并进行了初步的试运行[7];王立敏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于2012年借助于Moodle平台设计和开发了高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并开展了混合教学的实践探索[8]。总体而言,在中学生网络课程的研究方面,以理论分析和阐述居多,实践层面的探索相对缺乏;以设计和开发为主,应用层面的系统研究较为薄弱;以硕士研究生的个体研究为主,尚未形成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影响力。

近两年来,受到MOOC热潮及国内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需求的影响,中学生网络课程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MOOC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不但冲击着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到了基础教育领域。在2013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大会上,利哈伊大学的ScottGarrigan在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深刻革命时指出,在线课程将同样会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影响,2012年夏季高中生完成了超过15000门Udacity课程。到2019年,预计高中课程将会有50%在网络上进行[9];另据《泰晤士高等教育》2014 年 5 月 29日报道,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在线课程将成为超过1.1 万所高中的 11 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目前,美国要求学生学习在线课程的州的数量在增加,还有些州的学区把在线课程加入毕业要求。现已有6个州通过实际立法要求学生在公共教育期间参加在线课程[10]。

国内也开始有学者关注基础教育领域的在线课程问题。赵中建等提出了在高中阶段设置 MOOC课程的战略思考,建议“将学生掌握学习技术的要求列入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必要的基于网络的学习技术,哪怕是硬性规定(如规定每一位高中生必须修读至少两门MOOC课程),都是非常必须的,而通过MOOC课程的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11];康红兵探讨了基础教育阶段在线课程的实践合理性问题,认为在线课程的实施活动应该遵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及理性的规范与引领,以既合乎目的又合乎规律的手段与策略追求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并在对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与评价中寻求更完美的理想状态[12]。在实践方面,随着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天津市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空中课堂》 等相继上线。试点地区选择特色学校的优质师资,精心准备选修课程内容,上传到平台上,供高中学生跨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学校之间互认学分……,这样既丰富了高中选修课程的门类和内容,自主选课又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13]。

为了满足基础教育信息化发达地区新课程改革及对中学生数字化学习和生涯规划教育的多方面需求,本研究团队和北京师范大学相关团队从2013年开始,先是尝试借助于Moodle平台,为“视像中国” 项目学校的中学生开设了《数字化学习》和《触摸信息技术前沿》的网络课程。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又基于开源的汉化版edX网络教学平台 ,为多所学校的中学生开设生涯规划类系列网络课程,文中的案例(《探索职业:航空》)即是其中之一。

二、中学生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领域对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东方航空公司上海飞行培训有限公司、“视像中国”远程教育发展中心、上海市七宝中学、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教育研究与装备中心、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等单位的共同协作下,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为“视像中国”项目学校的中学生开设《探索职业:航空》网络课程(课程页面如图1所示),目前第2轮的实施已经完成,第3轮的课程正在启动。本研究的数据来自2014年秋季学期的第1轮实践探索。

在已有中学生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借鉴了当前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中比较流行的xMOOC模式,以模块化的方式、按周组织教学内容。课程时长为8周,其中第1周是课程简介和网络学习指导,第8周是网上考试和作业提交,主体内容共6周。课程团队每周五发布新的模块内容,以便于中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学习。在课程的负载量方面,期望学生每周的学习投入大约在1-2个小时。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自学为主,以网络异步学习为主,辅之以适量的网络实时讲座和本地教师参与的线下交流、辅导活动。除了课程主持教师之外,还组成了由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河南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和东方航空公司上海东方飞行培训有限公司相关教员构成的导学团队。一些参与学校还专门配备了中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本地辅导教师,对于课程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线下学习支持作用。除了网络学习平台之外,课程团队还为中学生学习者提供了QQ群、“航空探索”微信公众号(tszyhk)、电子邮件通知/提醒等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按要求完成课程的学生,将会获得电子证书(如图2所示)。

图1 课程页面

图2 网络课程的电子证书

1.课程定位

本课程定位于适合中学生(既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自主学习的通识类生涯规划选修(拓展)课程,从乘客(尤其是青少年乘客)的视角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而不是从航空领域专业人员的视角);适合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周末时间)进行非正式自主学习;课程以了解、体验和培养中学生的职业兴趣为主,因此在难度和任务量方面必须适当,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媒体的设计和呈现方面要和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实际生活相关联,且具有趣味性。

2.课程目标

(1)了解航空知识;(2)体验网络学习;(3)认识和探索航空职业。

3.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的原始资料主要由东方航空公司上海飞行培训有限公司提供,本团队从教学设计师的视角,基于中学生的个性特性和网络学习的特点,在多方沟通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课程主体内容及结构如图3所示。

4.模块结构设计

每一个模块的内容分别由学习导语、以自主开发微视频为载体的课程主体内容、以PDF富文本格式为主的航空小知识、以网络共享资源为主的拓展阅读、网上论坛和测验六部分组成(如图4所示)。

图4 模块结构设计

(1)学习导语

学习导语主要以微视频(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长度一般在一分钟以内,对于本模块的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式的简要介绍(如图5所示),以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对所学内容和要求有一个整体性了解。

图5 学习导语示例

(2)微视频

课程的微视频由东方航空公司上海飞行培训有限公司和本团队合作开发,每个模块的微视频负载量在3-5个左右,每个微视频的时间长度在10分钟左右。微视频的形式主要有演播室讲授、PPT录屏、Prezi演示等多种形式。

(3)航空小知识和拓展阅读资料

除了以微视频形式提供的课程主体学习内容之外,还为学习者提供了趣味性强、内容新颖、与主题密切关联的系列航空小知识及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微视频形式的,也有PDF富文本形式的(如下页图6所示)。

(4)网络论坛和小测验

在每个模块的课程学习中,会根据不同内容设定不同的论坛讨论主题和客观测验题,测验允许学生提交2次,以得分最高的一次计算成绩。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测验题的完成没有时间限定,在课程结束前学生可以随时学习、随时完成测验。

图6 航空小知识示例

5.学习活动、学习支持设计

(1)网上实时讲座

为了弥补在线异步学习的不足,为了增加课程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除了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论坛讨论、答疑和借助于QQ群的在线实时支持之外,课程还开展了基于Weboffice视频会议系统的网上实时互动,邀请相关人员进行网络讲座和实时研讨活动。在课程开始的第1周设计了“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网络学习者”的网络讲座,通过对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活动等的介绍,让中学生及早了解网络课程的特点及学习要求,使学生尽早适应课程的学习。课程还邀请了东方航空公司上海飞行培训有限公司的培训教员开展专业讲座,与学生进行线上答疑和互动;邀请了课程学习中涌现出的优秀中学生“航空迷”介绍自己的网络学习经历,并从学生的视角对课程学习进行总结(如图7和图8所示)。

图7 东航上海飞行培训有限公司的教员

图8 优秀中学生分享自己的网络学习经历

(2)利用微信平台支持学习者的移动学习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学习的发展,课程团队还借助于微信公众平台,定时推送课程通知、航空小知识、航空英雄小故事等与课程学习密切相关的趣味性拓展内容(如图9所示),支持学习者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

(3)航空冬令营活动

在东航上海飞行培训有限公司和“视像中国”远程教育发展中心的支持下,第一轮课程结束后,组织学习优秀的同学到上海飞行培训有限公司参加中学生航空冬令营活动,让学生们与航空专家、飞行教员、资深机长和飞行学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学生们还有机会进入飞行模拟器体验真实的飞机驾驶。通过这样的线下活动,学生们不仅圆了自己的航空梦,更让他们体验到飞行员的职业责任感。在课程总结中有学生谈到:“冬令营带给我的,不仅是飞行,更是一场蜕变。对我而言,航空只是一个梦,飞行员是处于云端的职业,而这次冬令营却带我飞上了云端,去触摸这天上的世界,我明白了无论是什么职业,无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如何,一个人总有属于他的责任,这不是兴趣,更不是爱好,而是需要挑在肩上的,沉甸甸的东西”……“通过冬令营使我更加了解飞行员的职业,我原来觉得飞行员很轻松,每次可以在世界各国飞来飞去,后来知道每次安全飞行的后面其实都凝聚着很多人的辛苦。我以后遇到航班延误不会抱怨,也不会对空姐的小过失表示愤怒或者大打出手”……“在学校里已经体验了生涯规划课程,但是毕竟只是简单地体验,没有专业的设备、人员以及一系列的职业元素。通过冬令营活动,这是第一次,也是最正规的一次职业体验!让我对于未来的道路规划又多了一些思考”。

图9 课程微信公众平台及微信内容示例

6.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采用了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课程总成绩由以下部分构成:平时成绩(网上小测验)(35%)+期末网上考试(50%)+课程学习总结与反思(10%)+论坛参与情况(5%)。总成绩达到50分可获得电子证书,总分90分及以上的学生可获得优秀证书。

三、网络课程的实施效果与总结

(一)网络课程实施总结

1.学生参加课程学习的总体情况

2014年秋季学期,共有4个区域(上海市闵行区、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和河南省洛阳市)8所中学的298名学生报名选修了《探索职业:航空》网络课程,年级从初二到高二,年龄范围在13-17周岁之间;在课程开始后,实际进入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为68人(占报名人数的23%),与国际上关于MOOC学习者的研究数据比较一致,课程实施中存在大量的“爽约者”,即那些虽然注册了课程,但在课程开设期间却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学习者[14]。课程结束时,有24名学生取得了电子证书,课程完成率为8%。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发现,在那些参加了课程学习但没有拿到证书的学习者当中,大部分只是偶尔登录平台、浏览相关的网页内容,或者仅仅进行了1-2个模块的学习,因为某种原因中途放弃了学习,未能坚持到最后。

在第一轮课程学习结束后,研究者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及对学生课程学习总结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系统了解中学生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况。访谈教师2名(初中、高中各一名),中学生8名(其中初中生和高中生各4名);共回收问卷28份,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初中生占到70%①注:可能是因为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更大一些,最后完成课程的比例会低于初中生。,男生占68%②注:男生多的现象可能与课程内容有关。,有25%的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有过网络学习的经历③注:与课程的学习者主要来自基础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发达地区有关。。在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中,发现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信息素养处于中等偏上,只有7.14%的学生处于中等偏下④注:也与课程的学习者主要来自基础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发达地区有关。。学生每周实际的学习投入在2个小时之内(50%的被调查者少于1个小时,另有43%在1-2个小时之间)。

2.对中学生网络学习过程的总结

从中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来看,刚开始参与的人数比较多,最后坚持下来的少;从学习活动的参与来看,大多数学生更喜欢游览论坛中的内容,而不愿主动发言、参与讨论。由于网络实时讲座基本上安排在周末,因为家长为中学生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学习班等活动,实际上能够坚持参加网络讲座的中学生人数也非常有限;从课程内容来看,中学生对于网络课程内容设计的满意度较高,尤其是航空小知识和微视频;由于受到网速(尤其是观看视频时流畅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还不是很理想。

(1)加入课程学习的时间

从进入课程学习的时间段来看,有43%的学生在课程上线后即同步开始学习,15%的学生在课程开始后的第一周进入课程,还有36%的学生在课程上线后的第四周(几乎是课程学习的中间段)才开始学习。

(2)网络学习的坚持性及影响因素

在被调查的学习者中,46%坚持完成了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21%完成了大部分内容,7%完成了小部分内容,还有10%的学生只是偶尔进来看了看(或是偶尔参加了一些课程活动)。在影响课程坚持性的原因中,“时间不够”(71%)、“时间冲突”(64%)、“不适应网络学习的方式”(21%)和“缺乏外在约束,难以坚持”(14%)占主要因素。

(3)网络学习的计划性

有43%的被调查者没有制定学习计划;18%有计划,但没有按照计划执行;39%的学生不但有计划,而且基本上能够按照计划执行。

(4)学生经常访问的课程学习资源

航空小知识、QQ群以及微视频是学生经常访问的课程学习资源,而微信公众号最低(如图10所示)。通过访谈发现,中学生经常访问航空小知识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容丰富和有趣味,而且通俗易懂。有学生谈到,“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丰富,贴合‘90后’的口味。做的好玩,所以就比较喜欢看”;微视频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内容:“微视频也很吸引我,我是第一次接触,以前只是听说过,现在发现微视频可以给我带来很多知识,也比较便捷,在网络上可以直接观看” 。

图10 学生经常访问的课程学习资源

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由于学校及家长担心中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担心因为沉迷于网络而影响到正常的学校学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对网络(包括手机)的使用,致使课程学习的许多学生平时不能上网,也不能使用手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坛的参与度和微信的使用。参与访谈的学生反映:“因为学校规定的限制,(我们)没有太多机会参与论坛、QQ这样的讨论,其实不参与论坛和QQ,是对学习有一定影响的”。参与访谈的教师也表示:“我本身是班主任,平时在学校会限制学生用QQ和微信”。因此,虽然大部分中学生都具有移动设备,有一定的上网条件,但迫于家长和学校的压力,往往不能够及时登录论坛和使用微信、QQ等工具进行互动、交流。

(5)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

研究者调查了中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论坛发言、关注微信公众号及与同学讨论的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 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情况

通过学生在论坛中的发帖情况可以发现,有67%的中学生发帖数在1-3次,有22%的学生没有在论坛发过任何帖子,9%的学生发帖次数在3-5次,只有2%的学生发帖次数超过了5次。总的来说,学生论坛的活跃度不是很高。

(6)参加网络课程学习的主要收获

在课程的三个目标(“了解航空知识”“体验网络学习”和“认识和探索航空职业”)中,前两个目标的达成情况比较好,学生最大的收获依次是:“开阔了视野”“了解了航空知识”和“接触了数字化学习方式”(如图12所示)。有学生在访谈中说道:“网络学习能够给我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这个平台是全国很多地方的中学生都来学习的,能够让我感受到全国一个大家庭的感觉……有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氛围是和在学校中学习不一样的,大家是因为同一门课程聚在一起的”。

2)中孔数量增加更有利N2和I-3吸附量(孔容)的增加。随硝酸改性时间、温度、浓度和超声功率增加,I-3的吸附量先增后减,在75 min、343 K、硝酸浓度为7 mol/L、功率为70~80 W时,改性活性碳I-3吸附最佳。

图12 学生的课程学习收获

(7)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网速问题(86%)、时间不够(57%)、对网络课程平台不熟悉(36%)和缺少交流与互动(21%)。

3.学生对自身学习适应性及学习满意情况的分析

(1)学生对自身网络学习适应性的评价

学生对自身网络学习的适应性评价比较高,有11%的学生表示非常适应,18%的学生适应,50%的学生基本适应,21%的学生表示不适应。

(2)学生对自己网络学习经历满意度的评价

学生对自身网络学习经历的满意度适中,有11%的学生表示很满意,36%表示满意,50%表示一般,4%的同学不满意。

(3)对课程满意度的评价

在课程满意度方面,各项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为4.23(满分为5分),其中“航空小知识”和“教师团队”的得分最高,课程论坛和微信平台的满意度最低(如图13所示)。

图13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得分

(二)分析与讨论

(1)教学设计(开发)团队与专业人员的及时沟通和协调问题

在网络课程的开发方式上,有以教学设计师为主体的开发方式(例如本课程),也有以学科专家(SME)为主体的开发方式。在采用前一种课程开发方式的情况下,教学设计团队与专业人员的及时沟通和协调就显得异常重要,例如SME(尤其是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缺乏了解的专业人士)对于课程学习对象及认知水平的了解,SME对于数字化学习及在线学习方式的熟悉程度,SME对微视频设计和制作的掌握等等。在课程设计和开发的每一个关键阶段,东方航空公司上海飞行培训有限公司的教员(SME)、课程开发团队(教学设计师)和“视像中国”远程教育发展中心(中小学用户)都会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研讨形式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2)内容选择和设计上如何协调初、高中生的差异问题

参加网络课程学习的学生中既有初中生(以初一和初二学生为主),也有高中生(以高一学生为主),调查表明二者在对学习内容的难度要求及学习时间投入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在课程投入方面,大部分高中生在一个小时以内,而初中生则需要两个小时左右。在对课程难度的判断方面,大部分高中生认为课程内容难度一般,而很多初中生则认为课程难度偏大,初中生希望得到教师和助教更多的学习支持。

2.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中学生网络课程学习必要的时间投入和必须的上网时间难以保证

刘楠在2014年曾以天津某国际学校为个案,对天津市开展的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研究,调研发现存在“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用于选修课程学习的时间有限;家长缺乏了解;教师热情不高”等问题[15]。在本课程的实施中,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无论是网络学习还是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学校中都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家长的积极性也不高。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的中学生(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在学校能够用于自主性拓展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周末时间又常常被大量的辅导班、兴趣班所占据,能够给网络课程学习留出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导致学生必要的网络学习时间投入无法保证。在本研究的调查中,影响学生课程坚持性的前两个主要因素都是时间问题(“时间不够”和“时间冲突”)。访谈中有教师谈到:“困难还是时间比较少……初中生的压力真的是很大,如果不深入了解他们的话,真的很难体会他们学习的压力”。

另外,目前学校和家长对中学生上网一般都有严格的要求,一些学校和家长甚至规定,学生只能在周末上网及使用手机。学生平时无法上网,导致课程通过网络平台、QQ群、微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发布的活动信息(例如网络讲座)无法及时通知到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访谈中许多学生谈到了这一困惑:“既然学校鼓励我们学习网络课程,就应该多给我们一些自由,起码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内允许我们上论坛或者QQ”;“有些问题不懂就一直不懂,没有机会问。因为我平时QQ很少上,所以他们在QQ里面回答的一些问题,我都不知道”。

(2)课程学习过程中专业人员(SME)的持续支持

“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课程内不懂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像上课一样直接向老师提问……希望专业的老师来给我们提供支持和帮助”。除了前期的设计和开发问题,SME还需要和教学设计师团队合作,参与课程实施中的学习辅导、答疑反馈等支持性环节。教学设计师和课程助教团队需要及时追踪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整理、反馈给SME,设计和协调专业人员(SME)的线上辅导、答疑、互动等活动。如果教学设计师团队和SME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充分、不及时,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积极性。

(3)本地学校的线下课程组织与支持问题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同学校采取了不同的实施策略。有的学校采用了学生个别自主学习的方式,一些学校(例如宁波市江东区的参与学校)则安排了本地教师利用兴趣班(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集体学习或线下辅导。访谈中有教师谈到:“因为我们学校每周都有一次社团活动,大概是一节课,我们就以兴趣班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网络课程。但也会受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及其它大型活动的影响”。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分析表明,本地学校的线下课程组织与支持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坚持性产生很大影响。在那些完全由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校,学生中的“爽约”情况和退学率比较高,而最后能够坚持下来的,除了学习动机非常强的少数学生,往往是那些本地教师参与组织和支持的学校学生。

3.课程改进建议

(1)从政策、体制、社会宣传等方面提高对中学生数字化学习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

从国内当前的普遍状况来看,数字化学习(尤其是依托网络课程的数字化学习)在基础教育阶段仍然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尚未受到教育管理者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因此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家长因为担心影响校内课程的学习,而大多采取了不置可否的态度。并且,家长和学校教师往往会联合起来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网络课程的实施效果。因此,要想改变中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首先要从教育观念上认识到基础教育领域数字化学习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教育管理的政策和体制上制定出符合所在地区及学校实际的中学生网络学习管理、支持、激励制度,进而影响家长的判断、选择和行动。

(2)从单纯的在线学习到与校本课程相融合的多元化混合学习实施模式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国内外数字化学习实践的多年经验表明,单纯的网络学习有其局限和不足,尤其是对于信息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尚未成熟的中学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将是未来中学生数字化学习的发展趋势。本研究的相关结论也表明,有本地教师参与和组织的学校,其学生的课程完成率和学习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完全让学生自主在线学习的学校。

在混合学习具体实施的制度和保障方面,建议借鉴一些学校的已有做法,将网络课程纳入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根据学校的实际,与目前学校中已经在开展的生涯规划选修课、活动课或兴趣班、课外活动小组等组织方式相融合,以确保学生课程学习的教师指导、时间投入和必要的上网条件支持。进而,在课程管理体制上,能够将网络课程列入学校正规的选修课程体系,鼓励各学校在共享网络课程资源的前提下,探索符合各校实际和特色的混合学习模式。

(3)针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特点与需求,在学习内容上采取“梯度差异”设计

在课程学习者方面,根据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来看,以初二学生和高一学生为主体。无论在知识基础,还是在理解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初中生和高中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目前课程开发团队正在采用“梯度差异”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修订,下一轮上线的课程将分为《探索职业:航空》(初中版)和《探索职业:航空》(高中版),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群体的需求。

(4)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积累的数据开展学习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由于网络课程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于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数据提取和分析也刚刚开始。随着课程团队对平台的不断熟悉,随着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不断积累,利用平台数据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定期反馈给学生和专业支持人员,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是未来课程实施和改进中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四、结束语

虽然当前我国中学生在线学习实践探索仍然处于初期的起步阶段,可谓是困难重重,但其薄弱性和重要性已经开始得到关注。正如国内有学者坦言:“我国始于 2000 年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这一课程改革及其在学校和课堂中的落实似乎未能与发展极为迅速的网络技术/教育技术保持一致,或者说已经落后于后者的发展”[16]。随着国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了保证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下一步的高中课程方案修订将会充分考虑课程的可选择性……使得国家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学分比例达到2:1,国家的选修课和学校自主开设的选修课之间大致达到2:1的比例”[17]。选修课程比例的加大,必然要求学校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新的多样化课程资源。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地区率先开展了高中网络选修课的实践探索,例如“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云南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堂”①注:http://gzxxk.ynyj.com/htm/l_login.htm?wzbcode=“天津市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空中课堂”等等,目前已经开发和积累了一定的网络课程资源,但如何在学校教学中有效应用实施,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当前国内中学生的网络学习需求来看,事实上已经有一些高中生在有意识地利用网络上的MOOC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清华大学研究者2013年对中国MOOC学习者的调查中,发现有20%的高中生[18];在本研究团队2013年对国内MOOC学习者现状的调查中,高中生占到了被调查对象的10%[19]。可见,借助于网络课程的形式,为中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将是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由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通过的《青岛宣言》中提出,“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学习途径并使之多元化,提高学习质量”[20]。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包括MOOC)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可供学生选择和学习的优质教育资源。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如何借助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更加灵活、个性化、可选择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创新和发展的重大主题之一。

[1]韦鸿岸.新高中化学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实施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3):74-77.

[2]郭兆明,张庆林.中学数学智能化网络课程的特色[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63-65.

[3]唐永华.基于中学生心理特征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4]宋莉.中小学媒介素养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施[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5]李海燕.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网络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6]魏劲.高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7]梁燕飞.高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0.

[8]王立敏.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实践[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9][11][16]赵中建,沈祖芸.探索一个新的学习前沿: 关于高中阶段设置 MOOCs 课程的战略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3,(11):53-58.

[10]任丽编译.美国高中生在课堂里学习在线课程[J].世界教育信息,2014,(12):78.

[12]康红兵.基础教育阶段在线课程的实践合理性研究——基于慕课(MOOC)热潮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6):52-56.

[13]周蓉.浅谈高中特色网络选修课程建设方式[J].天津教育,2014,(7):41-42.

[14]梁林梅. MOOCs学习者:分类、特征与坚持性[J].比较教育研究,2015,(1):28-34.

[15]刘楠.天津市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运行情况的个案研究——以天津市枫叶国际学校为个案[D].银川:宁夏大学,2014.

[17]德宏观教.高中课程酝酿大变脸:必修课学分拟减三成[EB/OL].http://bj.xdf.cn/publish/portal24/tab13131/info822847.htm,2015-09-16.

[18]刘杨,黄振中等.中国MOOCs学习者参与情况调查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27-34.

[19]唐卉.中国本土学习者MOOCs学习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

[20]新华社.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闭幕并通过《青岛宣言》[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5/25/content_2868526.htm,2015-09-16.

梁林梅: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与国际比较、教育信息化与学习变革等(50468167@qq.com)。

2015年9月10日

责任编辑:李馨 赵云建

A Case Study on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Cours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Taking the Course Exploring Career: Aviation as A Sample

Liang Linmei1, Xin Xueyuan2,Sun Rui1, Qiu Yi1, Wang Ruitao1
(1.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2. Institute of Education,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cours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the weak point of Chinese basic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Bureau of Education,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nd the Bureau of Education, Jiangdong District, Ningbo,Zhejiang Province,collaborated with Shanghai Eastern Flight Training Co.LTD, vChina Distance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an online course Exploring Career: Aviation wa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four district of China during the fall semester in 2014.Data was collected 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alysis, R&D, survey and text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were found that:(1)The completion rate of the online course was 8%,the situation of online course in middle schools was marginalization;(2)The main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learners were slow speed of Internet, having not enough time, not familiar with learning platform.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by the following:(1) Strengthing the awareness of e-learning in middle school by policy making and social propaganda;(2)Engaging Subject Matter Experts and local teachers in the online learning support;(3)Exploring the blended learning model;(4)Distinguishing Junior school students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content design;(5)Trying learning analysis based on the learning platform data.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Online Course; MOOC;e-Learning; Design; Implementation

G434

A

1006—9860(2015)12—0026—09

*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编号:2015-CXTD-03)、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关键指标与评估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5A88000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中学生学校课程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