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儿科N1 级护士培训大纲的构建

2015-11-28张晓侠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纲胜任学时

◆张晓侠 王 洁 李 婷

张晓侠 王 洁 李 婷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根据原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理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1]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 ~2015年)》[2],陕 西 省人民医院护理部通过调研,结合实际情况,于2013年1月制订并下发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方案(试行)》。该方案指出:儿科N1级护士是指经过岗前培训,通过试用期考核,基本任职资格为3年以内,处于成长期的护士。其主要任务是在上一级护理人员指导下完成一般病人护理工作,能遵守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3],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和交流能力。以儿科N1 级护士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体现人文护理,建立和完善儿科护士岗位培训制度和计划,细化培训项目、目标及培训内容,以适应临床护理发展需要[4]。

1 理论基础及方法

岗位胜任力[5]是指在特定的组织中,促使员工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并且在本岗位上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的总和。从护理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看,胜任力主要包括护理技能、专业价值观、专业成长、管理协作、评判性思维、沟通、信息运用和终身学习能力等[6]。

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理论研究和小组讨论等方法,经多次修改形成培训大纲框架。同时,采用院内专家咨询法,完成两轮专家咨询,对整理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当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时,形成最终的N1 级护士岗前培训大纲。

2 主要做法

2.1 编制专家函询表

通过检索文献,分析国内外各层级护士培训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原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理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为参考,结合儿科N1 级护士岗位胜任特征及职责,遵循科学性、目标性、客观性和可行性等原则[7-8]。在岗位胜任力理论指导下,结合护士调查问卷、专家半结构化访谈等编制培训大纲初稿,形成第1 轮专家函询表。本函询表包括3 个部分,即问卷前言、问卷正文及专家基本信息。正文包含13 项培训项目、76 项培训内容、6 项培训目标和76 学时等。请专家对培训项目和内容的重要程度,按Likert5 级评分方法评分:5分为很重要、4 分为重要、3 分为一般重要、2 分为不太重要、1 分为不重要,同时对培训项目、内容、目标、学时数等提出修改意见。

2.2 确立专家入选标准

专家入选标准:(1)在护理及相关领域工作15年以上,熟悉护理培训的理论知识或具有实践经验;(2)副高级及以上职称;(3)本科及以上学历;(4)愿意参加咨询,并保证在课题研究时间内持续参加两轮咨询。按照此标准,共邀请医院15 名专家,其中护理部主任1名、总护士长5 名 、科护士长5 名、危重症专家1 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领域专家1 名、法规办专家1名、护理教育专家1 名。访谈专家平均工作年 限24.36 ± 5.76年,正高职称8 名(53.33%),副高职称7 名(46.67%),本科学历l0 名(66.66%),硕士或同等学历4 名(26.66%),博士同等学历1 名(6.67%),见表1。

表1 函询专家的一般情况(N=15)

2.3 资料整理与分析

收回两轮专家函询表后,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构成比表示。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均数I > 4.0 、变异系数≤0.25 的筛选原则,通过对专家函询表的条目进行修改、增加或删除,最终确定培训大纲。

3 效果分析

3.1 专家积极系数

表2 儿科N1 级护士培训项目及其可靠性分析(分,±S)

表2 儿科N1 级护士培训项目及其可靠性分析(分,±S)

项目 重要性赋值 变异系数医院文化4.32±0.31 0.053 4护理人文 4.76±0.22 0.043 2法律法规 4.33±0.58 0.025 0护理制度 4.66±0.10 0.045 8护理基础理论 4.65±0.21 0.052 6护理基本技能 4.80±0.25 0.013 6护理专科知识 4.79±0.36 0.036 5护理专科技能 4.36±0.55 0.025 1护理文书 4.73±0.18 0.032 5应急能力 4.72±0.15 0.122 5院感知识 4.68±0.13 0.156 0计算机信息4.25±0.79 0.181 6

专家积极系数即专家咨询调查表回收率,用来表示专家对本研究的关心与合作程度[9]。本研究两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和100%,分别有75% 和65%的专家对培训项目、内容及学时提出建议,说明专家关心、合作程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

3.2 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程度(Cr)由专家对问题判断的依据(Ca)和熟悉程度(Cs)决定。专家权威与否对评价的可靠性影响较大。专家权威程度的计算公式是:Cr = (Ca +Cs)/2。统计分析显示,本组专家权威 系 数 在0.775 ~1.000,其 中12 名专家的权威系数集中在0.852~1.000,占80%,而20% 的 专家权威系数在0.923 以上。可见,本组专家对研究咨询内容的权威程度较高,咨询结果可靠。

3.3 专家协调程度

专家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表示,变异系数越小,说明专家的协调程度越高[10]。本研究中,培训项目与内容的赋值变异系数分别在0.013 6 ~0.181 6 与0.013 2 ~0.181 5,说明专家协调程度较高,意见较一致,见表2。

3.4 两轮专家咨询的主要修改建议

经过第1 轮专家咨询后,对部分项目进行修改,如“规章制度培训”改为“护理制度培训”,“电子医嘱系统使用方法”改为“计算机信息培训”等。在培训内容方面:如“医院简史”与“医院发展5年规划”合并为“院史院训讲解”,将医院下发文件《五位一体标准化病区管理》与《五化、五标准服务》内容纳入“医院文化建设培训”中。在“护理人文培训”中增加了“护士礼仪规范”及法律法规培训。修改后的大纲共有72 项培训内容,72 学时,同时采纳专家意见,将这72 项内容分解于N1 级护士任职3年的具体月份中,使培训大纲更加细致,方便实施。专家组在第2 轮咨询中对培训内容没有异议。

3.5 确立儿科N1 级护士培训大纲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后,最终形成的培训大纲涵盖了6 个培训项目和72 项培训内容,确定了72 学时,包括理论培训41 学时,技能培训24 学时,应急演练7 学时。按照第1年36 学时,第2年24 学时,第3年12 学时的计划,共为3年时间,见表3。

表3 儿科N1 级护士第1年培训内容和学时及其可靠性分析(分,± S)

表3 儿科N1 级护士第1年培训内容和学时及其可靠性分析(分,± S)

注:1 学时为45min,培训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培训学时进行调整。

时间 培训项目 培训内容 重要性赋值 变异系数 学时数1月 医院文化 院史院训讲解4.56±0.31 0.024 0 1五位一体标准化病区管理 4.25±0.36 0.024 9 1五化、五标准服务 4.47±0.27 0.025 7 1 2月 护理人文 护士职业素养 4.76±0.22 0.043 2 1护患沟通技巧 4.77±0.32 0.132 1 1护士礼仪规范 4.68±0.26 0.049 0 1 3月 法律法规 《护士管理条例》 4.63±0.58 0.025 0 1《侵权责任法》 4.21±0.16 0.086 5 1《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4.37±0.55 0.062 3 1 4月 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 4.66±0.10 0.025 8 1护理查对 4.87±0.12 0.013 2 1护理抢救 4.79±0.56 0.015 4 1 5月 护理制度 护理抢救 4.79±0.56 0.015 4 1护理交接班 4.67±0.32 0.027 6 1患者身份识别 4.78±0.24 0.037 8 1 6月 护理制度 护士岗位职责 4.68±0.26 0.048 2 1各班工作流程(一) 4.46±0.34 0.024 5 1各班工作流程(二) 4.46±0.34 0.024 5 1 7月 护理基本技能 心肺复苏术 4.87±0.14 0.014 2 1心电监测技术 4.74±0.28 0.073 6 1呼吸气囊使用方法 4.37±0.38 0.035 6 1 8月 护理基本技能 口腔护理 4.74±0.54 0.036 5 1口服给药法 4.23±0.47 0.068 0 1灌肠法 4.32±0.25 0.037 6 1 9月 护理基本技能 静脉输液法 4.34±0.26 0.024 6 1温水擦浴 4.31±0.24 0.058 7 1无菌技术 4.57±0.28 0.048 7 1 10月 护理基本技能 皮下注射法 4.67±0.32 0.023 7 1肌肉注射法 4.57±0.26 0.053 4 1皮内注射法 4.66±0.34 0.032 6 1 11月 护理基本技能 轴线翻身法 4.28±0.29 0.047 6 1吸痰法 4.68±0.43 0.041 6 1鼻饲法 4.27±0.24 0.063 2 1 12月 护理基础理论 健康教育原则和方法 4.38±0.33 0.047 5 1患者营养状况评估 4.23±0.26 0.073 4 1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4.68±0.39 0.063 8 1

4 讨论

4.1 培训项目全面

本大纲涵盖6 大培训项目,较全面的体现了儿科N1 级护士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与特质等综合要素,内容主要突出儿科专科特点。该院儿科N1 级护士是经过岗前培训,试用期考核,工作年限在3年内的注册护士,定位于成长期护士。其对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已初步了解,但未熟练掌握,在培训中作为重点内容。同时,基于儿科N1 级护士关键岗位胜任力的需求,更注重专科知识培训,明确该层级护士的培训目标、内容,避免了过去“一刀切”的弊端,满足其岗位需求[11]。

4.2 重视人文素养培训

为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原卫生部2010年开始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2]。人文素养的提升能够调动各层级护士工作积极性,带给患者温馨的护理体验,体现优质护理服务内涵[13]。本大纲中医院文化培训是树立N1 级护士爱院敬岗,践行医院合格职工标准的基石。通过院史院训介绍,使每名护士紧跟医院发展需要,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护理人文培训为提升护士职业荣誉感和护士形象奠定了基础。通过护士职业素养教育,情景对话讲解沟通技巧,真人演示礼仪规范,使每名N1 级护士树立良好职业形象,彰显护理人员优雅气质。本大纲设计了9 学时的护理制度培训,旨在培养护士遵守规范、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进行应急能力培训,采用应急演练形式强化儿科N1 级护士应急能力。通过设置不同场景,训练护士遇突发事件时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应急预案的执行能力。

4.3 培训大纲层次分明

刚入职护士对医学知识掌握较好,但缺乏对护理法律法规、职业形象等系统规范的培训[14]。同时,儿科N1 级护士虽已通过试用期培训与考核,初步了解护理基础知识及技能,但未能熟练掌握。在临床工作中履行试用期责任岗职责,在上级护士带教下完成轻病人的基础护理及技术操作。为此,第1年重点进行医院文化、护理人文、法律法规、护理制度、护理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培训等。共计36 学时,每月3 次,每次1 学时。第2年的儿科N1 级护士对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护患沟通技巧等素质已初步理解,基础知识及技能基本掌握。同时,独立履行普通责任岗职责,负责一般病人治疗、护理,完成一般性专科护理。因此,第2年主要进行护理专科知识、专科技能培训。共计24 学时,每月2 次,每次1 学时。第3年的儿科N1 级护士已具备一定的专科知识及技能,健康教育及沟通能力大幅提升,但应急能力等较欠缺。同时,独立履行临床夜班岗职责,负责夜间患儿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等工作。因此,第3年主要进行护理文书书写、应急能力、院感知识及计算机信息培训,共12 学时,每月1 次,每次1 学时。本大纲结合儿科N1 级护士岗位特点,层次分明、细致具体、可操作性强,旨在全面提升该层级护士岗位胜任力。

[1]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EB/OL].卫医政发〔2012〕30 号,2012-05-04.

[2]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 ~2015年)》的通知[EB/OL].卫医政发[2011]96号,2011-12-31.

[3]陕西省人民医院.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S].2013.

[4]张玉莲,高建民,周忠良,等.护士岗位管理的探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4 ):76-78.

[5]姜海燕.岗位胜任力评价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5.

[6]曹梅娟,姜安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整体胜任力标准框架模型的构建[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3(4):21.

[7]温贤秀,敬 洁.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机动库护士培训大纲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27-330 .

[8]洪海兰,王 薇.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岗前培训大纲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53-255 .

[9]Deborah H,Carolyn H.The ideal attributes of chief nurses in Europe:a Delphi study[J].Advanced Nursing,2003,43(5):441-448.

[10]曾 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50-270.

[11]陈坤荣.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模式的建立及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2):129-131.

[12]徐蕊凤.以人力管理为抓手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1):37-39.

[13]张玉莲,刘红梅,苟 宁.落实优质护理 提升服务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3):15-17.

[14]周小娟.对护士职业素质的探讨[J].才智,2013(28):322-322.

猜你喜欢

大纲胜任学时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