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子大学校园景观发展概况及趋势

2015-11-28王熙竹湖南女子学院410004

大众文艺 2015年22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大学校园景观

王熙竹 (湖南女子学院 410004)

女子大学校园景观发展概况及趋势

王熙竹 (湖南女子学院 410004)

女子大学是培养女性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重要教育场地。女子大学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专门培养女性的高等教育机构,能够最直观的展示女性校园建设的特色,其校园的景观设计对女性教育事业的发展、女子大学的建设,有着承上启下、紧密联系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国内外女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发展概况研究,对我国女子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建设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和探索。

女性;女子大学;校园景观;发展趋势

一、国外女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发展概况

从整个国外女子大学的发展来看,其发展经历了很多阶段。自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开启。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使女性教育机构也随着开始萌芽发展。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家在女性教育起步较早,早期开办比较著名的女子大学有美国的威斯里安学院(1836)、霍山女校(1837)等;日本的日本女子大学(1901)、东京女子医科大学(1900)、东京女子师范学校(1875年);印度的S·N·D·T女子大学(1920);韩国的梨花女子大学(1886)。这批早期的女子大学校园环境主要特点是,学校学生较少,主要以贵族女性为主;校园面积较小,校园环境基本以古典式风格为主,包括建筑形式和户外公共空间。例如1836年创办的美国的威斯里安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女子高校,原名为佐治亚女子学院。当初的校园规模不大,仅有一幢希腊复兴时代风格的主楼,学生较少,主要学生来源是南美富裕人家的小姐。后来增建了配套建筑。在20世纪初,建筑风格改为维多利亚式的华美楼房,又增盖了双层斜坡式楼顶,使之成为“教育用房最完美的大厦”。校园内建有的学生宿舍内部设有大洗脸室和更衣室,每层楼还有一间浴室,里面还有浴盆和瓷质便器。随着学生的增加,于1900年又增建了一座附属建筑,为新入学生提供住处。整个校园占地200英亩,四周绿荫环绕,环境清静舒适,具有百年历史的古树为校园增添了历史底蕴,如图1所示。

图1 威斯里安学院

进入20世纪,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女性大学校园建设由逐渐衰落走向新的高潮时期。各国随着女性的约束力逐渐减弱,社会对女性的教学内容进行特色更新,使得女子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女子大学是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两者在物质形态上大相径庭。校园环境逐渐从最初临时安排或租来的房间和大厅的聚会场,转向具有明确边界并附设学者和学生住宿的综合建设规模化大学校园。例如具有跟上时代发展的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从1886年建校到目前已经达到15个学院、70多个专业、32各研究中心,在校学生达3万多人,如图2所示。在新科技及新理念的发展下,该校校园以一种全球化的地景式设计策略将梨花大学校园的组织结构融入到城市中。整个校园的设计概念和实际功能上的灵活性使梨花女子大学恰到好处地融合到景观中,在建筑、景观和雕塑三种角色中自由转换。

图2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

二、国内女子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发展概况

从近代国内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后,使得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外国势力的侵入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西学”的风气逐渐在国内萌芽。最早的女子大学雏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由西方传教士专门设立的教会学校。这类主要的校园特色为课程设置简单,教学设备较少,师生员工也不多,校园规模较小,早期阶段主要在沿海岛屿设立规模小、程度低。后期不断向内地深入,由于经费充足和师资力量较强,校园设计意识较强。例如建于1919-1923年间的金陵女子大学陶谷校区,其校园主设计师是由当时著名的美籍设计师,中国建筑古典复兴思潮的代表性人物亨利·墨菲。校园前期建设是在被称为“李鸿章花园”的房产原建筑场进行维修改善,合理规划校园建筑内部使用功能。后期在新校区设计中,将西方的轴线院落式布局和重视风格特色进行融合,合理组织校园空间形态。

三、当前我国女子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建设发展趋势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处于曲折发展中。从1919年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女子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到新中国成立,当时尚存的4所女子普通高校并入其他大学,使女子大学一度出现中断阶段。其校园景观主要以建筑楼舍为主。直到改革开放80年代才开始再度复出和兴起。校园环境设计受西方设计影响较大,主要突出建筑风格,对校园内景观环境的设计缺乏重视。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进步,女子大学教育机构也在大学教育发展热潮中迅速发展。校园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同时也加快了校园建设新的浪潮。在这一背景之下,由于女子校园景观形成期较短,一直受到普通高等院校的校园景观设计影响,整个校园景观与办学特色、办学质量不相互融合一直是未来女子大学发展趋势的重要探讨问题。女子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建设应着重分析整个高校校园环境发展的动态趋势,将女性与男女混合的高校区分开来,在校园景观特色打造中,挖掘女性高校文化特色,将女性与校园景观进行相结合,发展属于女性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同时,在社会建设推进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方针下。女子大学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会导致校园人数集中增加,人口密度大,环境受人的干扰性强等问题。校园环境的建设发展必须从所处时代的背景出发,将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低碳校园、可持续校园等校园景观建设新趋势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当中。实现环境、生态、文化、资源等可持续发展,让校园景观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有机结合,将女子大学校园建设成为一个符合高校发展的主流特色校园景观。

[1]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许臣红.性别差异与校园空间环境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大学校园景观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迎接新学期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