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解析

2015-11-28郑云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4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发展奇迹

郑云

摘 要: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中国经济就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到2011年,中国大陆GDP总量高达47多亿元,位居全世界第二的领先位置,从可比性价格进行计算与上一年增长了9.2%.历经33年的增长,中国人民生活水准实现了十年翻一番的伟大创举,然而,与美国在实现这一突破性发展上却花费了30年的时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被全世界所瞩目,是公认的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接下来,文章针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进行解析,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可持续性发展

一、中国经济成功经验介绍

1.渐进式经济制度革新

中国渐进式经济制度革新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体现:其一,摸石头过河。开展具有规划性、有序的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在农村获得一定成效之后逐渐拓展到广大城市地区,这样可以有效的缩减经济制度革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二,定点性实验,以点带面。通过先发展一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富裕起来以后带动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渐发展成沿海、沿边、内陆各地区全方面、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发展局面。

2.政府部门强有力的经济干预

中国经济的腾飞与政府部门的经济干预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政府宏观调控发挥了极为关键性的影响,其中,政府部门对经济干预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政府制定持续的经济发展计划,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制订了到2050年的奋斗目标,5年一次的五年规划,对奋斗目标的具体落实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这些伟大的规划指引着中国经济稳定有序的快速前进;其二,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我国需要优先发展的情境下,政府部门集中力量大力支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并且,针对比较落后的产业实施淘汰机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问题出现的时候政府部门通过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促使我国经济在短暂的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确保我国经济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下去。

3.科学对待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中国经济的发展之所以可以在30年的历史长河当中以稳定的状态迅猛增长,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正确科学处理改革开放、经济稳定发展相互间的联系,要知道: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在以往的三十年发展过程当中并不是非常顺利的,譬如:1985年的经济过热现象、1988年因实施放开价格的办法致使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发生、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带给中国社会的动荡,可是,中国自始至终以保持维护社会为基本原则,科学对待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以促使中国经济制度革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从而成就了中国经济三十年的辉煌发展历史。

4.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

无论一个国家将以哪种制度、哪一道路进行经济的发展,都一定要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不可超越历史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目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发展时期,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自己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动一套与中国国情相对应的基本经济发展方案,以确保我国经济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迅速前进。

我们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之前,需要对经济增长的基本含义做出进一步的了解。其实,经济增长的实质是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将闲置资源做出科学合理的宠妃利用。经济增长是创建在效率基本前提下的一种净增长,是消费者获取同样效用的情况下以耗损最少量资源或者耗损相等资源量的消费者以实现最高的效用。

二、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秘密”

1.引进新产品

随着世界各个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电器时代,九十年代汽车、电脑、住房演变为大众消费的热点,这些在中国市场上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新产品的不断产出,意味着供不应求,这涵盖了高额的垄断利润率,代表着将会一系列新市场的不断涌现,这对于高投资回报起到了直接性的作用,意味着投资的快速增长。

2.采用全新的生产方法、新技术

中国作为之后发展起来的国家,可以很好的借用发达国家中早已发展城市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技术代表着逐渐提升的生产效率,象征着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依然会带动中国投资的快速提升,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中国面临着有大量的高度产业相关的新技术是可以直接采用的。

3.开辟全新市场

从中国自身来看,原本就是一个令很多国家所垂涎的大市场,这个市场只是在改革开放前期受到平均分配机制的影响未得到发展的机会,在中国实施“容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相关政策之后,人们之间的收入水平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市场多样化需求特征明显,从而便会使得产业结构变得复杂、高度性增加,然而,复杂、高度的产业结果代表着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升必定会带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遵循市场范围来划定分工深度,在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中,深化分工会促使生产效率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及经济利润的增加,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市场大环境下,新产品是比较容易推出的,因新产品在前期投资中投资额是较大的,所以潜存着一定的风险,,除此之外,交通运输费用的不断缩减也在为中国市场的拓展发挥了一定的推动性力量。

4.对原材料新供应源实施科学掌控

针对原材料的供应源实施科学掌控其实是有更加廉价的生产要素是可以利用的。改革开放前期的中国,有着上亿的剩余劳动力,在加上中国原本的生活水准过低,从马克思思想来分析,受到劳动力生产及在生产成本低的影响,整体较低的工资水平则决定了较低的一个水准。其中,廉价的生产要素成本是经常易被忽视的,从而会运用税收这一公共资源成本,在改革开放前期的中国,偷税漏税的现象是广泛存在的,这种情况的发生意味着生产成本的降低,使得利润率增加,促进了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

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当中,工业新组织所起到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我国制度的革新不单单是农村包产到户,也包含了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制度的改革,是对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其中,包产到户大体上促使中国粮食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制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企业管理者、生产人员工作的积极能动性能,促使以往亏本的企业逐渐发展成盈利企业,促使企业生产效率得到非常显著的提升。

三、中国经济奇迹可持续性解析

中国经济历经了三十年的发展史,可是,很多专家学者在关注:中国经济的能否可持续稳步发展这一重要的问题。当前的中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潜存一些问题,可是,中国经济发展中自身具备的独特有利条件是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下去的坚实的根基。

1.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及广阔的国内市场

在国家经济发展当中,人力资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当中发挥了非常关键性的影响。我国是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力量,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大范围普及,我国人口整体素质在以上升的趋势不断增长,在人力资源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为此,巨大的人力资源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除此之外,我国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宽广,若将中国的居民消费市场打开那么将会具有无限的经济发展空间。

2.积极实施经济制度革新 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

我国政府部门从以往经济发展中得出启示,积极的进行经济制度的革新,以确保我国经济制度与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相吻合,在制度上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我国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可有效的对经济出现的波动现象进行把控,将现有的资源使用在国家急需产业当中,以带动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4.充分的外汇储备力量

即便我国资源是比较匮乏的,但是,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这些充分的外汇储备力量确保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充分的购买资源及原材料的资格。

参考文献:

[1]王琼琼.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解析及对可持续增长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0(10).

[2]陈兴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及基本经验[J].重庆社会科学,2008(12).

[3]宗寒.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J].理论学习,2008(9).

[4]侯成鹏.中国经济奇迹成因分析[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

[5]郭信峰,王攀,吴植.中国“经济奇迹”持续还是终结?[N].新华每日电讯,2013.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发展奇迹
去看雨,就会有奇迹
生命是个奇迹
现代园林经济的建设与管理探析
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如何创新施工管理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奇迹并不存在
随手一画就是奇迹 随处一放就是风景
开心剧场
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家庭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