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在阅读能力培养中体现学习的主动性

2015-11-27梁启文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动脑学问自学

梁启文

阅读,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的内容理解还是可以的,可一旦独立完成对一篇文章的理解,阅读就成了一只“拦路虎”,出现一种“丢不开手”的现象。

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通过这些年语文教学的实践,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一、培养自学能力

阅读自学,包括课内自学和课外自学。阅读教学并不是教师把一篇或几篇文章讲懂了,学生就会读其他文章。所以课堂阅读切不可越俎代庖,而应留下一定的、适当的内容由学生去自学,做一匹试着过河的小马。这样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多了,说的、想的多了,自学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了,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课外自学也不容忽视。针对农村小学条件有限,教师可因陋就简组织学生集体自学,共用参考书、工具书。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多读课外书,增加阅读量,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如办“小小图书角”“我为班级献本书”活动或开展读书活动等。

二、鼓励好问、善问

“求学问,需多问,只回答,非学问。”生动地说明了求知过程中好问的重要性。传统模式中的师生问答,无可非议,但容易形成“填鸭式”教学,束缚学生思维,所以,教师应突破传统模式,改为生师问答或生生问答,让学生来自我发现、自我提出,积极鼓励他们大胆问。刚开始时,学生的提问也许会很幼稚,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他们不但好问,而且善问。思维也会越来越灵活,有的问题思维新颖,具有创造性,是教师都为之惊叹的。众所周知的许多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成功不都是从“问”开始的吗?

三、问题的自我回答、解决

当学生在自我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回复到自学阶段,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查资料,动脑思考来解决。当然,也可发挥团体协作精神,组织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最后才由教师做出判断、总结。这样能够有效地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克服其依赖思想,克服其不会用或懒于用工具书的惰性。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心理上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更能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求。

自学、自问、自答三者之间是不断循环往复的,学生在不断的勤学善问会答中逐步学会了全面的、多角度地看、读、想。自然而然在一种螺旋式上升中培养并提高了阅读能力,做到了“能读、愿读、会读”。

参考文献:

[1]徐志刚.优等生必备的学习法则[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8.

[2]张东操.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李政道与青少年谈学问[N].中国青年报,2000-06-16.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动脑学问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比多少的学问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一”的学问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肯动脑就会成功
动手动脑多快乐
动脑填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