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们喜欢上写作

2015-11-27周云虹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生活

周云虹

大多数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每次提起笔就抓耳挠腮,觉得无话可说,而且越到高年级,对作文的这种畏难心理就越严重。所以一直以来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写作呢?在作文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让生活的音符在习作中流淌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我将习作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经常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回归生活,观察生活,让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经常开展活动,让孩子们的亲身经历变成写作素材;经常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经常带领学生无拘无束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意识地让阅读融入学生生活,使学生在写作时左右逢源,妙笔生花。

1.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不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只有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取材,文章素材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实践中,我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作为重点,扎扎实实地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后,指导学生观察了学校里的鸡冠花,有个学生观察后对鸡冠花的茎和叶作了这样的描述:“鸡冠花的茎很高,足有五六十厘米高。茎上有一道一道的纵横交错纹路。茎的根部又粗又壮,而茎的上部又扁又宽。鸡冠花的茎光滑无毛,有的呈紫红色,有的呈黄绿色。鸡冠花的叶子十分狭长,像桃树的叶子,可叶子的边缘十分光滑,没有锯齿。鸡冠花的叶柄与叶脉相连,尖尖的叶子,一片挨着一片,叶尖一顺儿向下。”

2.开展活动,亲身经历变素材

实践是认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充分利用广阔的生活资源,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可以调解沉闷的教学气氛,还可以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我们通常开展的活动有:(1)时令活动,即结合节日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母亲节到了,开展“谁的妈妈最幸福”“烛光赞歌”活动;中秋节到了,开展“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庆团圆、吃月饼”活动等。(2)调查活动,如带领学生调查武宁县城朝阳湖受污染的现状,武宁人自觉遵守交通的情况等。(3)竞赛活动,如评选“五小标兵”、才艺展示、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4)其他活动,如献爱心、春游等。各种活动的开展,开放了课堂作文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3.体验社会生活,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作为教师,应该多引领学生走进社会,接触各色各样的劳动者,了解各行各业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体验劳动成果的快乐与满足,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比如,可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老师”“我是环保小卫士”“我是服务员”“我是小记者”等活动,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和升华学生热心助人的情感;还可动员学生给灾区献爱心,给灾区的孩子写一封信,唤起他们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之情;还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注重他们的交际能力,让他们学写应用文:(1)解说词。武宁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前来观光的人络绎不绝,我便组织学生当小导游,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景点,自行设计解说词。(2)倡议书。如武宁县在创建全国文明小城镇时,我让学生写了“请做绿色环保人”“交通安全你我他”等倡议书,既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支持,又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思想感情。

4.亲近大自然,丰富学生生活

作文离不开生活,只有让学生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作文才能丰盈。学生眼中的世界是多彩的、迷人的。如:春天,带着孩子们去看校园里绿的柳树、白的玉兰,感受春风的温柔;夏天,去欣赏初升的太阳、火红的晚霞、一河两岸的美景、公园里千姿百态的荷花;秋天,欣赏学校附近丰收的菜园和金黄的稻田;冬天,让学生置身于粉妆玉砌的世界,尽情享受童年的欢乐……还可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活动,例如种花、养金鱼、做小实验,到工厂、居民区、商店去参观访问。孩子们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多了,习作的源泉丰盈了,下笔时自然文思如泉涌。

5.让阅读融入生活

有些人在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作时“文思如泉涌”“妙笔生花”,这一切都来源于阅读积累,来源于浓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广泛的阅读可使学生在写作时左右逢源,妙笔生花。我校为了让阅读融入学生生活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分别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和《论语》。

让生活的音符在习作中流淌。我尝试着把孩子的心灵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把生活里平常的事情搬进课堂,让作文课成为日常生活的缩影,让孩子们觉得作文就在自己身边。结果我发现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参与进来,并最终打心底喜欢上了写作。

二、让孩子们的心灵对话走向自由

巴金先生曾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真性情是文章的灵魂,让孩子们自由吐露内心真实的感受,让孩子们的心灵交流对话走向自由,孩子们一定会一吐为快。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所表达的应该是学生的真情实感。因此我尽可能地让学生敞开心扉,展示个性,抒写真情,让写作成为孩子心灵涌动的流淌,成为他们生活和生命成长的需要。

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就像山涧的小溪,一边流一边唱,无拘无束,唱出自己的心,唱出自己的情。学生的作文应该让学生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能用自己的话语系统来表达,在作文的过程中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正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土壤一样,情感的释放也需要自由的空间。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给学生提供这样的空间,让他们在交流和对话中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表达。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倾诉,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写作。

总之,让写作成为孩子们生活音符在笔尖的流淌,让写作成为孩子们心灵涌动的倾泻,孩子们写作的激情就会迸发,最后从心底里喜欢上写作。

参考文献:

华丽.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