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

2015-11-27陈嘉玲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参与意识个体差异兴趣

陈嘉玲

摘 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感受艺术美的前提。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喜欢艺术,就应该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创设情感氛围,拨动美的心弦,让学生愉快地学习音乐。

关键词:兴趣;生活;参与意识;个体差异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觉得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由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音乐欣赏水平较低,教师不能用抽象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而要把音乐同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喜欢的事物,把歌曲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学生很快就会唱了,但唱得没什么感情。于是,我问:“你们见过或坐过火车吗,谁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呢?”一些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我请几个坐过火车的学生说说第一次坐火车时的感受。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争着举手回答,沉浸在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学生高兴地喊起来:“福州”“厦门”“泉州”“贵州”。有一个学生说:“我想回老家重庆。”“好!我们一站一站走。”学生想象自己坐上了火车,伴着音乐高兴地唱起歌,歌声中散发着快乐的情感。

二、激发参与意识,体验学习乐趣

音乐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艺术,因此要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想和说、感觉和体验。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表现欲望更强,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堂活动为主体,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活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人人动口、动脑、动手,增强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如在学完《小青蛙找家》后,学生的兴致很高,我即兴把全班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戴上青蛙头饰,演小青蛙,蹦蹦跳跳找到家;一部分学生为歌曲伴奏;最后一部分学生一边唱歌一边拍手。课堂上学生有的动手、有的动脚、有的动口,歌声笑声一片,学生不仅感受到音乐的欢快,又加深了对歌曲寓意的理解。又如,在学习唱《过新年》时,我先复习《新年好》这首歌,让学生感受到过新年时的快乐心情,这时再来学习《过新年》,有的学生已经边唱边跳了,手舞足蹈的,完全参与到音乐中,与音乐共鸣,情感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三、把握评价尺度,关注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实施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分层评价学生,注意不同年龄学生实施评价时的差异。以低年级的学生为例,他们在学习中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对他们的评价应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各种声音为标准,这与小学中高年级的评价内容是截然不同的。

在学习音乐中,同一个年级或班级的学生在个体差异上也很明显,对此,我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学唱一首歌时,我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分为四个层次:(1)学生会唱1~2句即可;(2)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3)学生能基本唱准;(4)学生必须把握音准节奏,较好地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能按要求完成就评为“优”,再对他们今后学习的方向提出下一步的要求。这样,让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学习歌曲《小红帽》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编排,接着请小组同学上台表演,最后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学生很高兴,对表演的同学进行评价,当说到谁动作做得不好,歌曲唱得不好时,我就让他们互相帮助,对表演得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对表演得不好的同学帮助他们改正并进行表扬。表扬的形式不一,有时是口头表扬,有时是奖励一颗小红星或一个爱心等,尽量让每个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努力,使自己的音乐水平不断提高。

兴趣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采取各种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亲近音乐,让音乐真正进驻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从而达到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苟晓霞.激活孩子的音乐兴趣,感受音乐的魅力[J].新课程:上,2012(09).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参与意识个体差异兴趣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